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文革中人民思想根源探索与反思
信息试验班1101肖元文革危害在长达10年的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10年间,国民收入损失达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造成了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以及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泛滥,一些人严重削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许多科研机构被撤销,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文革中的群众(一)①知识青年下乡运动②欢呼万岁文革中的群众(二)③批斗彭德怀④批斗刘少奇文革中的群众(三)⑤红卫兵运动文革中的人民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我们从中该看到和反思些什么呢?文革中的人民的思想根源•1.个人崇拜•2.盲目主义(随大流)•3.强权压迫个人崇拜•片面夸大个人作用,把个人加以神化,即把个别人物当作偶像崇拜的社会现象。•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个人崇拜的历史根源是农村社会的与世隔绝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的分散性,他们虽有共同的利益但是很难形成全国性的联系,从而不能形成政治组织,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而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因此马克思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因此他们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来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毛泽东与个人崇拜•民间崇拜埃德加·斯诺1936年达到陕北跟毛泽东会见时就已经发现年仅43岁的毛泽东已作为“能够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人在红区闻名了。群众(农民)对毛泽东的认识跟他指挥中共军队成功经受住了长征残酷考验有很大关系,在经过了难以想象大多是不毛之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存活下来的人,大多都坚定地相信毛才是他们的“真命天子”,相信他像先知一样可以带领他们走向胜利,走向可以展望得到的幸福未来。而到了延安,民间对毛泽东的崇拜更是通过某些正式安排而得到了强化。•官方确立到了1945年的中共七大,毛泽东的政治领导地位正式得到官方的确立,并且也使“毛泽东思想”被奉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上,几乎所有中共领导人都在大肆吹捧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特别的是刘少奇,他公开赞扬毛泽东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理论家和科学家”。因此,刘少奇在形成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回顾对毛泽东崇拜的历史,无论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或者是合作化,大跃进年代,抑或是文革时期,农民一直是毛泽东最坚定的支持力量。而巧合的是,毛泽东不同于马克思和列宁之处,正是在于他把农民看成是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力量,从早年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就可以看出毛对农民是寄予厚望的,因此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毛就相信依靠农村和农民可以夺取革命的胜利,而贫苦的农民也相信毛泽东是他们的“大救星”,到了建国后的历次经济政治运动,毛泽东在城乡发展战略上对农村发展有明显的倾斜性,因此农民对毛泽东崇拜便以日益以明显的形式被用来表达农民的利益诉求。而相比起来,毛对于知识分子和城市工人阶级的吸引力则小很多,正如斯诺所说,毛泽东的非凡在于他对农民的“迫切要求做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盲目主义(随大流)•从众行为的原因来源于两种压力。一种压力为群体的规范的压力,任何与群体规范相违背的行为都会受到群体的排斥,个体由于惧怕受到惩罚,或者为了表明自己归属于群体的愿望,就会作出从众行为。•这个主要还是在当时人们思想的封闭性,一方面是当时的人们缺少思想的独立意思,没有主见地盲目跟从,而没有自主思考。总而言之,就是思想上易跟风。强权压迫•关于这一点,我主要是从文化大革命中大量的政府官员、普通知识文化分子、以及一些前地主、富农受到大量批斗来说的。高压统治压抑了人们的言论自由,也打击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文革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统计•文革十年间总死亡人数相当高,北京市因冤狱而死的即有九千八百多人。上海被“立案审查”的有二十四万余人,被折磨致死、自杀的超过一万人,被逼疯、打残的更多。至于县以下单位,全国两千余县,平均每个县死亡当在五百至一千人。譬如陕西安康县,文革中“非正常死亡一千三百人”。•官方的统计数字是:“总的估计,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一亿人以上。”“去台人员家属”中的冤、假、错冤多达十多万。概而论之,说文革中非正常死亡在二百万以上不会过多。•一九八○年邓小平对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所说的那样:“永远也统计不了。因为死的原因各种各样,中国又是那样广阔。总之,人死了很多。”反思文革•反对独裁和专制。•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实现民主、自由。(重点是言论自由、允许价值观的多元化)•健全法制,逐渐是中国过渡到宪政。健全法制,逐渐使中国过渡到宪政•法制永远是一个国家稳定和繁荣的根本。而宪法无疑是这个根基中的核心。•宪政概括来讲就是:以宪法为前提,民主政治为核心,法治为基石,人权保障为目的。有了宪政并严格实施,就可以保证民主、自由、人权。
本文标题:文革中人民思想根源探索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0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