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啤酒花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一、国内啤酒花行业概况啤酒花是啤酒工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啤酒酿造中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她赋予了啤酒柔和优美的芳香和爽口的微苦味,使其在啤酒原料中占据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一块他人无法攻克的领地。随着中国啤酒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及WTO的加入,中国啤酒花产业迎来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行业的发展仅限于西北地区由于啤酒花对生长环境的独特要求,使其在中国的发展被严格的划分。中国的新疆、甘肃两省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北纬40°-60°之间,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少,有效积温大,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啤酒花的区域之一。经过三十年多的发展,新疆、甘肃两省区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啤酒花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其重要的经济作物。2.啤酒花产量和生产能力的不稳定发展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啤酒花种植和生产大国,在全球的种植和贸易量在第3-4位左右。从五十年代初,先后在黑龙江一面坡和山东青岛等地试种啤酒花,并在十多个省区布点试种。七十年代末,新疆已成为我国酒花的主要产区。八十年代初,甘肃、宁夏的国营农场开始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啤酒花。此后逐渐形成了以新疆和甘肃为主的啤酒花生产局面。到1985年种植面积达十万亩以上,曾一度走出了国门。截止1995年,中国啤酒花种植面积已近二十万亩,总产量在2万吨以上,造成了严重的积压。此后的十五年内,面积和产量均呈大幅下降趋势。目前中国每年的酒花总产量在1.2-1.3万吨,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地区,其中2002年新疆的产量为6500吨、甘肃为5200吨、内蒙古地区为200吨左右。2003年的产量略好于2002年,数字差别不大(参看图一)。中国的酒花进出口市场所占比例很小,其中进口颗粒酒花和其他高档酒花制品的数量为500-700吨左右(以产品全部折算为颗粒酒花数量计算),并且极为不稳定,每年的数量均有较大的变化。中国的酒花出口则数量为100-300吨之间,全部销往日本,数量也极不稳定。中国的酒花品种以青岛大花为主,占全部数量的90%以上,其次为麒麟丰绿、扎一和马可波罗等品种。青岛大花的甲酸含量普遍在6.0-6.7%左右,麒麟丰绿在9.0%以上,扎一则在4.0%左右。目前青岛大花品种在中国占据绝对多数,不过该品种属于大路货,且已经出现品种退化等迹象。麒麟丰绿等其他品种在中国的种植量正在每年扩展。随着中国啤酒工业的迅猛发展,啤酒厂对酒花的需求和使用也正发生许多有趣的变化。从总量分析,近几年虽然啤酒产量增长幅度很大,但啤酒花的使用数量并没有相应的增长,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数量之间。2图一(酒花产量的变化):3.啤酒花加工企业的发展情况我国啤酒花颗粒加工工业是在近六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目前全国共有18家啤酒花颗粒加工厂,其中新疆9家,甘肃8家,北京1家。18家颗粒加工厂中有4家是外资独有或合资合作企业,1家为上市公司,其余几家为国有或民营企业。总计生产能力近60000吨,超出酒花产量三倍以上。4.啤酒花品种和质量状况如上所述,中国引种啤酒花从五十年代就已开始,到今天已有五十年的种植历史。在五十年里,仅有一个啤酒花品种――青岛大花在被种植。试想一下,一个品种在被不间息的种植了五十年以后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青岛大花原同美国的克鲁斯特(Cluster641)品种的性状一致,a-酸含量在6-8.5%,在盛产期时,平均含量可达7.5%。但现今,平均a-酸含量还不到6.2%,品质下降严重。目前,青岛大花这一品种由于根系老化,植龄过长,生长性能下降,已进入了“老年期”。而在新疆和甘肃青岛大花的种植面积高达93%以上,这只说明了一个事实:种植品种的单一。如要进行更新换代,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原酒花质量的逐年下降,致使加工企业为生产出符合啤酒酿造者检测要求的颗粒啤酒花,不得不使用高a-酸的其它酒花品种,以适应这一需求。二、国际啤酒花行业概况1.世界酒花的分布世界α—酸产量上主要的三大啤酒花种植和生产国为德国、美国和捷克,其市场份额约占全球的60%,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在全球酒花种植的比例也比较高,但仅能满足国内的啤酒工业需求,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因素,则以上四国的啤酒花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2.世界酒花品种情况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85年1995年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3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酒花和其他作物一样,品种得以不断改良,新品种相继问世。世界酒花品种的改良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由低α—酸向高α—酸品种发展;(2)由香型和苦型花向香苦兼优品种发展;(3)由传统品种向矮化低架栽培品种发展。三、中国啤酒花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问题1.和国际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①品种的差距:中国从种植啤酒花至今,一直疏于对啤酒花品种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亦没有对现种品种进行改良,使酒花种植长进无望;而国外的酒花种植者,最关心的恰恰就是酒花品种的更新,这也是国外酿造者对酒花发展提出的要求。②机械化程度低:中国的酒花种植基本上处于一种原始的人工劳作状态,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酒花的利用价值和满足酿造者的要求。③加工技术亟待提高:a.烘烤加工技术:中国的酒花烘烤温度平均温度都不低于75℃,在此温度下烘烤出的酒花质量已严重受损,根本无法满足酿造的需求;在国外,烘烤温度被严格控制在55℃以下,并配有熏硫工艺,从色泽和质量上对酒花都有了一个基本保证。b.颗粒加工工艺:酒花颗粒加工是一个纯物理过程,要求混合均匀、质量稳定,制粒温度控制在55℃以下。因此,只要国内的酒花生产加工企业的设备配置进行充分的改进和提高,生产的产品质量就完全可以与进口颗粒酒花相媲美。④酿造者与种植者的合作交流:国外的种植者与酿造者之间是相互扶持与相互沟通的,种植者是以与酿造者约定的品种、种植面积及加工方式来安排生产的,年成不好时,能得到酿造者相应的补偿,不会影响到第二年的耕作和种植积极性;但由于中国酿造者与种植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中国的种植者往往会因常年的丰产或欠收,而导致收益不稳定,很难进一步的对酒花再投入和深入研究。2.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啤酒花行业是竞争性很强的行业,没有竞争就没有优质的产品,行业也难以发展进步,无序、无规则的竞争则有害无益。自1993年酒花市场放开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管理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行为及缺乏正确的行业引导,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规范。酒花的市场份额本应通过提高质量、技术水平,加强服务,公平、合理的去争夺市场,而不应为了多销产品,对销售价格不加限制,进行不正当的竞争,从而降低了中国的酒花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当然,更不要说国际竞争力了。43.落后的发展观念:受中国保守思想的影响,中国的酒花种植者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跟风思想,不能正确的面对中国酒花需要改变的现状。致使盲目扩种已老化品种--青岛大花、盲目更换品种和盲目的砍伐、烧毁酒花的现象频频发生。4.发展受体制限制过多:酒花作为新疆、甘肃独特的资源性经济作物,是在兵团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由于不是兵团主要的经济作物,一直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虽然有一定的研究课题和成果,但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且得不到应有的优惠政策。“兵团种植,地方销售”,终究无法达到和协一致,致使最终也没能形成产业化发展。四、促进啤酒花行业发展的建议在刚刚经历了少量短缺的中国啤酒花生产、经营者们又极不情愿地迎来了相对过剩的一年。在经历了1993—1995年的巨痛之后,中国啤酒花要脱离此种境地,就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1.对现有的品种—青岛大花进行提纯复壮,同时进行新品种的扩繁,逐渐替代老化品种;2.建立新基地,因为现有酒花基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已严重失衡;3.建立严格的酒花无公害种植和机械采摘及严格控制烘干处理等农业现代化管理机制。因为:1.从植物地理学分析新疆、甘肃的区域气候,种植的啤酒花的生物表现、生长性能、抗病性、适应性均优于欧洲和美洲。目前,新疆、甘肃的酒花种植者都进行了大面积的酒花扩种,甘肃酒花源于新疆优于新疆,从酒花认识、栽培技术,新品种引种、运距、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看,甘肃酒花发展在未来的两三年内有望超越新疆,但其内在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国的酒花要想再有新的发展或突破,必须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走发展适合于不同酿造需求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酒花产业化道路。2.从劳动力成本,种植成本,组织成本看也优于国外酒花农场。啤酒花属园林植物,在其生长期间需要密集的劳动力和精耕细作,而国外种植者人均管理面积过大,对酒花的机械割芽、施肥(国外几乎不使用农家肥)、及采收、烘烤的机械管理费用很大且不适应啤酒花的人工管理。3.广大种植者已对酒花新品种的种植和对青岛大花的提纯复壮提出迫切要求。4.从对国内各大啤酒厂的调查显示,当前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尤其对啤酒大集团,如何稳定一个品牌的质量,做到风味一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大都希望国内的酒花供应在品种、品质和制品上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五、展望5令人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与观念的调整、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的实现,新疆、甘肃酒花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因此,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增强及啤酒风味多样性的发展趋势,酒花新品种市场优势的体现只在早晚。部分农场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发展酒花新品种,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引种上,对于酒花新品种引种后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及采摘、烘烤、包装、储运等诸多环节并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啤酒市场体系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全国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和更迅速、更频繁地开发新产品的压力,已经导致了啤酒酿造业改变了其对酒花供应者的看法。今天现代的酒花市场是一种全球产业,从以前商品买卖双方的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向形成具有品种研究、栽培种植、分析专业、产业技能,及向啤酒业提供信息的功能性同一体化的经济转化。酒花市场的另一方面是长期合同体系,根据品种、数量、价格和年度签订,以限制价格的暴涨暴跌和稳定市场。让我们再来看两组数据:一组:年份全国啤酒产量(万吨)增长量(万吨)增长率(%)19951568.82154.1910.919961681.91113.097.219971888.49206.5812.319981987.6899.195.319992088.4100.725.120002231.32142.926.8420012273.842.481.920022386.83113.034.74二组:2000年世界人均啤酒消费量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中,消费量最高的是捷克,人均消费量为158.1升;最低的是葡萄牙,人均消费量也有64.6升;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仅为17.5升,与世界平均消费量34升这一数字相比,中国啤酒消费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从以上两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中国啤酒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五年后中国的啤酒消费量能达到或超过世界啤酒平均消费水平,对啤酒花行业而言,每年啤酒花市场的需求量预计将达到2.6万吨以上!对啤酒花种植者来说,中国的啤酒花市场的前景是远大的,得到的也将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的、丰厚的回报。6
本文标题:啤酒花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5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