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经方的内涵及外延青羊区中医医院刘欢2内涵——某一概念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某一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者范围。经方的定义经方什么是经?阴阳之根本方,船也,阴阳之配伍有些人认为经方就是古人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后人经过系统总结而创立的、公认的、有效的、可重复的药物组合——方剂。以医圣张仲景的《伤寒》、《金匮》为代表经方在仲景之前已存在,约有两千余年的历史4《汉书》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阴阳学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理论,也是经方学的根本理论。经方的范围年代问题民间汉传中医经方大家刘志杰老师遍览历代中医古籍,终自《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小品方》、《名医别录》、《外台秘要》、《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中医著作及各种文献史料复原汉代以前中医学的本来面目。近代出了很多经方大家日本韩国对经方也十分推崇《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外延)《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创瘲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辅行诀…)可看作汤液经的节略本《神农黄帝食禁》七卷9经方渊源《汤液经法》等11家。现在有据可考的-陶弘景的《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1.二旦六神系列------青龙白虎朱鸟玄武勾陈腾蛇2.五脏大小补泻系列------心包肺脾肝肾《汤液经法》-商.伊尹源自马继兴《敦煌医学文献辑校》-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汉晋以来,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士安、支法存等,咸师式此。陶云: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书中有阴阳补泻示意图,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大小阳旦汤、大小阴旦汤、大小青龙汤、大小白虎汤、大小朱鸟汤、大小玄武汤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111、指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意义,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2、经方的内涵已经包含了煎服法和剂量。3、改变了煎服法和剂量原则上讲已不是经方!4、仲景方是经方的典型代表。5、桂枝汤、桂枝加桂、桂枝加芍、小承气、厚朴大黄、厚朴三物、四逆、通脉四逆说明了经方药量的不可变性!经方的内涵阐释12经方内涵八字诀1.方——2.药——3.剂——4.量——5.煎——6.服——7.证——8.禁——13方——1、方源——原创人?原著?2、方根——桂芍、柴芩夏、石膏知母、吴萸生姜3、方人——桂枝体、麻黄体、柴胡体、承气体4、方类——14药——张仲景是采药?自己药房?官药房?1、药源—道地药材?科种属?采摘时节?野生栽培?农药化肥?杀虫剂?2、药质—干药?湿药(生地黄、知母、麦冬去心、生姜、生葛、百合)?桂枝?芍药?枳实?半夏?柴胡?术?3、炮制——去皮(桂枝、厚朴)、酒洗(大黄)、炙、熬、捣、汤洗、切、掰、研、炮、去皮尖4、药征?——桂甘、麻甘、芍甘、姜甘、黄甘、石膏散、柴胡散5、药禁?15剂——汤、丸、散、膏、丹量——重量?容量?长度?剂、量——16煎——溶媒------水、白酒、清酒、醇酒、苦酒、潦水、浆水、白饮、甘澜水、先煎去沫------麻黄、葛根去滓再煎------柴胡剂、泻心剂汤洗------半夏、吴茱萸蜜、饴糖、粳米烊化麻沸汤火——微火、文火、武火17服——1、顿服;(桂甘汤、姜附汤、十枣汤)2、二服;(芍甘汤、姜甘汤、小承气、四逆汤)3、三服(常规);4、五服;(当归四逆加…)5、一日一夜服;(桂枝汤)6、半日许3服尽;(桂枝汤)7、少少与服之(调胃)8、昼二夜一服、昼三夜二服(黄芩汤、理中丸)18证——适应症:桂枝四证、麻黄八证、柴胡四证、理中四证但见一症脉舌病机?体质(桂枝、麻黄、柴胡、大黄…)19禁——1、桂枝禁?——a伤寒禁、b酒客禁、c呕吐禁2、麻黄禁——3、白虎禁——吴鞠通“白虎四禁”内经:“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4、共性: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嗅恶5、个性:20将息啜热粥(一升许)------桂枝汤、理中汤温覆(一时许)------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理中汤多饮暖水------五苓散温粉覆之------大青龙汤21经方药源桂枝桂心桂皮嫩枝柳桂芍药白芍赤芍枳实枳壳柴胡前胡半夏江油附子辽细辛怀牛膝云苓22道地药材232425经方药量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2年闰2月23日(公元179年,正是张仲景在世的年代)按汉代权的量级程序,当是十二斤权,实测为2996g,一斤为249.7g,约等于250g.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据此标准:汉代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汉代的容量: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光和二年制---公元179年),实容小米20390ml,据此可知,汉代一升=200ml。斛=10斗=100升=1000合。一尺大约23cm。26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附子中者1枚=15克27强乌头1枚小者=3克强乌头1枚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28《神农本草经》麻黄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山谷。茨胡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生川谷。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大黄味苦寒有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29《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有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堅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生山谷。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箘桂味辛温。主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娉通使。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生交止*山谷。(肉桂、官桂)牡桂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桂枝)30伤寒论方-----(仲景是传方之人?还是创方之人?)晋·皇甫谧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张仲景从五脏补泻方证中,选取了21首,即一半的方证撰进《伤寒杂病论》。大小二旦六神方证共计是17个,张仲景把17个方证全都撰入了《伤寒》。辅行决弘景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32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国传统四大神兽333435361.正阳旦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饴糖小阳旦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大阳旦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饴糖、人参小阴旦汤------黄芩、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大阴旦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37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小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大白虎汤------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甘草、粳米、生姜。在《伤寒》:去生姜,加人参,称竹叶石膏汤38小朱鸟汤------黄连、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芩大朱鸟汤-----黄连、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芩、人参、干姜、苦酒小玄武汤-----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大玄武汤----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生姜、人参、甘草。在《伤寒论》去甘草、生姜,称附子汤391.小勾陈汤-----干姜、人参、大枣、甘草。在《伤寒》去人参、大枣称甘草干姜汤。2.大勾陈汤-----半夏、黄连、黄芩、人参、生姜、大枣、甘草。在《伤寒》:加干姜,称生姜泻心汤。3.小腾蛇汤-----枳实、厚朴、芒硝、甘草。在《伤寒》:去甘草,加大黄,称大承气汤。大腾蛇汤-----枳实、厚朴、芒硝、大黄、葶苈子、甘草、生姜(一作大枣)。40–陶弘景云: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为方亦三百六十首。……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汤液经法》之节略本。“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悯民疾苦,造福含灵。”41为什么要学习伤寒论方---众方之祖!医家之宗!经方之冠首!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也。42医圣仲景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43医圣仲景(经方的典型代表!)1.张仲景简介(为什么汉书无传?)2.时代背景-----公元150~219年3.《伤寒杂病论》是怎样写成的?A:方药的来源—《汤液经法》B:六经的来源—《素问.热论》刘志杰老师提出的六纲实质:即六纲病的(病位、病态、病性)太阳病实质:表、实、热,少阴病实质:表、虚、寒,阳明病实质:里、实、热,太阴病实质:里、虚、寒,少阳病实质: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偏热厥阴病实质: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偏寒45仲景单方甘草汤(诸方之主)桔梗汤桂枝甘草汤芍甘汤麻黄甘草汤柴胡甘草汤(许叔微)石膏甘草汤(石膏粳米汤)大黄甘草汤(下方之主)干姜甘草汤(温中方之主)附子甘草汤乌梅甘草汤46六经达药——六经中的关键药物麻、桂——太阳达药石膏、硝黄——阳明达药柴——少阳达药术、姜——太阴达药附子——少阴达药吴茱萸、乌梅——厥阴达药47麻黄(开太阳之药)+桂:麻黄汤、各半汤类、续命汤类。治痛、治痹、无汗、阴寒凝聚+杏仁:麻黄汤、三拗汤、麻杏石甘治喘+石膏:越卑汤类。治热饮、热喘、热水、热痹+附子:两感证+乌头、+连翘、+薏苡仁、+苍术、+五味子48桂枝(太阳、太阴之药)+芍药:外和营卫、内调阴阳+麻黄:通阳+桂甘系列+附子:太少两感+石膏:温虐+柴胡:太少合病+茯苓、+白术、+乌头、+黄芪、+当归、+桃仁、大黄49葛根(阳明之药)+桂枝+麻黄+芍药+芩连+花粉50柴胡(少阳枢机之药)+芩夏+桂+大黄+芒硝+龙牡+枳芍+桂姜51石膏(阳明之药)知母人参桂枝大黄52大黄(阳明之药)+芒硝+枳朴+桂枝+柴胡+附子+干姜+桃仁+茵陈、+葶苈子、+芩连、+甘遂53干姜(温太阴之药)+附子+白术+桂枝+乌梅+半夏+芩连、山栀子+茯苓54附子(少阴救命之药)+干姜+麝香+白术+茯苓+芍药、+山萸肉、+龙牡+人参+吴茱萸、肉桂+桂枝、+麻黄、+葱白+大黄、+败酱、+薏苡仁、+阿胶、+地黄55乌梅(山萸肉、五味子)---厥阴之药+附子+干姜+细辛+川椒+桂+人参、+当归+黄连、黄柏、56细辛+麻黄、附子:交通阴阳+大黄、附子:调和阴阳+当归四逆汤:通阳+小青龙汤:通阳化饮57龙牡+桂枝+柴胡+大黄+干姜+附子58太阳经药量:桂枝5-3-2芍药6-4-3-2麻
本文标题:经方的内涵和外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9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