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9章-图书版权贸易
第9章图书版权贸易书籍,是文明交流的载体。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于丹论语心得》具体的案例《于丹论语心得》2006年经有中华书局首发,在2年内突破销量500万册。热销之初,中华书局就开始版权贸易工作:2007.01第一个输出地是台湾,上市当月就重印2次2007.02,韩文版落地,韩国画家为该书增配全新的插图,与这个书带动有很大关系,历史、文化艺术是他们关心的重点。2007.05日文版的《论语力》面世,于丹专程访问,开展文化交流,首印万册,当月即热销告罄,紧急重印。但对最重要的目的地——欧美图书市场,则是完全陌生也极具挑战代理公司:“这是一部很中国的图书,让文化不同的欧美读者接受一个中国教授关于中国传统经典的全新解读,难度确实太大”。2007下半年,转机来了,随着国学热席卷中国大地,也开始引起西方主流媒体的关注,多家欧美代理公司开始联络中华书局。最终,与英国著名的文学代理商托比伊迪先生合作,并将中华书局推荐英国的麦克米伦出版社。《于丹论语心得》具体的案例终于在2008年春节前夕双方完成了出版合同的文本,并给出10万英镑的预付版税。这是中华书局第一次面对国际大型出版公司,运作大项目,而此次合作又涉及欧美出版业运作方式、版权贸易的国际惯例、各国的金融税务知识等等多种完全陌生的内容。思考:《于丹论语心得》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一是经济崛起的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于丹论语心得》的切入点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一定有文化的原因。这对今后中国对外版权贸易有什么启示?第一节图书版权贸易概述一、图书版权贸易的概念图书版权贸易是指图书版权所有人与图书版权使用人之间,就有偿转移图书版权中的一项或几项经济权利所进行的贸易行为。版权贸易所涉及的权利一般多是版权中的经济权利。国内版权贸易与对外版权贸易2.图书版权贸易的主客体(1)图书版权贸易的主体图书版权贸易的主体是指进行图书版权贸易的双方当事人,即图书版权的所有人与使用人。主要有以下三类:版权人: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出版机构:版权代理机构:(2)图书版权贸易的客体图书版权贸易的客体是指版权中的财产权利,也称经济权利。例如:“中国大陆地区中文翻译出版权”。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版权中的经济权利主要有以下种类: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同文种地区版权、图书俱乐部授权、平装版本权、重印权、连载权、一次性期刊登载权、录音和音像权、改编权和影视权、复制权、电子出版和多媒体权、商品化版权等版权贸易主要涉及的是:翻译权、出版权(包括复制权和发行权)、重印权。二、图书版权贸易与一般图书贸易的区别一般图书贸易图书版权贸易贸易的标的物有形财产,可以用具体的标准衡量图书质量的高低无形财产,无具体标准可以衡量其质量的贸易的支付标准有确定的价格,并在版权页中明确标出价格无固定价格,一般以引进方的经济利益为理据贸易过程的复杂程度一手钱,一手货的简单交易涉及版权保护、版权价格的确定、支付、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等问题,贯穿图书版权贸易的全过程贸易双方当事人买方是普通读者,卖方是出版机购、批发商或零售机构双方是同行,是出版机构或版权代理机构三、国外版权贸易发展现状国外版权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那时只有英、美等少数国家开展版权贸易活动。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相继加入版权贸易行列;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初步繁荣;进入90年代之后,无论规模上还是活动方式上都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英国由于语言及其他方面的优势,英国在国际版权贸易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据统计表明,英国每年的版权贸易总收入为180亿英镑,而英国每年的图书零售总额仅为25亿英镑,可见,版权贸易在英国出版业发展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英国的出版机构都非常重视版权贸易,版权输出最为成功的例子是《哈里•波特》系列小说书的版权转让。在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时间内,出版社向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出版商授权以40多种语言出版,由此使作者J•K•罗林进入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富豪前30位,出版社也受益匪浅。同时,英国出版商也很重视对国外图书版权的引进,英国每年从美国引进的图书版权达1.5万种左右。美国美国是版权制度最为完善的国家。1897年成立版权局受理登记版权的作品。美国也是最早将因特网技术应用于版权贸易的国家,在线版权贸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立于1998年的国际版权在线公司,建立了一个包括2万多种可供交易版权的数据库包括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多家版权经纪公司和出版社。(二)图书销售方式P226-227大型连锁经营通过分销商销售直销图书馆销售通过独立书店和小书店销售图书俱乐部销售网络销售美国德国、法国德国的版权贸易也颇为活跃。德国不仅是美国及西欧各国图书版权的大买主之一,近几年其版权输出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在政府积极扶持下,法国版权贸易发展也较快。法国版权转让地区包括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及英语地区。法国出版商也很重视国外版权的引进,引进版权最多的是英语图书,法国向中国转让版权的数量也是逐年增长。。四、国外版权贸易的主要内容1.平装书版权交易。出版社向市场推出某部畅销的精装图书,销售到一定时候(一般为一年左右),再将该书的平装书出版权转让给国内外其他出版社。国外出版业发达国家,一般都采用“先精后平”的策略来进行出版运作。在精装书由畅销转平销或由平销转滞销的时候,再抛出价格相对低廉的平装书掀起新的销售高潮,以此尽量延长该书的“市场寿命”。2.作品翻译权转让。出版社或作者允许他国出版商将作品翻译成其他文字出版,并收取版权转让费。此类版权贸易在国外非常普遍。如在美国本土热销的图书《天堂物语》,出版商也向中国、意大利等10个国家转让了该书的翻译出版权。再如法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成功减肥的图书《蒙田方法》,被荷兰一家出版社购买翻译出版权以荷兰文推出之后,销量达40万册。四、国外版权贸易的主要内容3.影视与图书相互改编权的转让。将已经出版的图书中的内容改编成电影或录像片,或者将畅销的影视剧改编成图书出版,不仅能获得作品改编权转让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实现多媒体互动,促进图书与影视片的销售。四、国外版权贸易的主要内容4.作品中形象使用权转让。这是允许其他商品经营商在其产品中使用出版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形象以及某些特殊标记的交易活动。其产品主要有玩具、食品、文具、服装、卡通画片、小饰物、书签、旅游纪念品等。向这些产品的生产商转让形象使用权,尽管收费比例不高,但由于此类商品销量巨大,所以版权贸易的总收入相当可观。日本影视作品中“一休”、“铁臂阿童木”等形象的转让,也属于此项内容的版权贸易。四、国外版权贸易的主要内容5.合作出版权转让。这是指由甲国出版商与乙国出版商合作,由甲国出版商提供母本,乙国出版商将书中的甲国文字换成乙国文字,其他版式照搬,版权由甲国出版商控制,包括母本和外文本的印刷都由甲国出版商掌握。这样一种版权贸易方式与翻译出版权转让不同的是,出让的不是作品的翻译版权,而只是翻译版的他国销售权。国外一些双语词典、插图百科全书等品种的版权贸易,大多采用此种形式。四、国外版权贸易的主要内容6.报刊连载权转让。这是出版商允许报刊连载出版产品中的知识内容而获取经济收入的版权贸易活动。在报刊上连载图书内容,能有效地刺激图书的销售。国外许多畅销书作家和出版社,都有向报刊转让连载权的习惯。英国一家出版社将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唐宁街岁月》的连载权出让给一家报社,获得了65万英镑的收入。四、国外版权贸易的主要内容7.电子版制作权的转让。这是图书出版商允许他人将印刷版图书制作成电子版的版权交易活动。这里所指的电子版的制作,包括光盘型电子出版物、电子书及供即时印刷用的网络数字版图书的制作等。将畅销的印刷版图书制作成电子版,也是电子出版物制作的一种形式。四、国外版权贸易的主要内容五、图书版权贸易的形式1、图书版权许可贸易图书版权许可贸易是指版权人将拥有的图书版权经济权利中的某项权利,有偿地授权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范围内使用的一种版权贸易形式。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版权贸易形式。(一)版权独占许可贸易是指版权所有人将其作品的使用权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只授权给一个使用人,自己不保留也不允许任何第三人享有对作品的使用权。(二)版权非独占许可贸易是指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版权所有人在授权某人使用其版权作品的同时,仍保留自己使用该作品和再授权第三人使用作品的权利。(三)版权排他许可贸易是指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版权所有人在授权某人使用其版权作品的同时,仍保留自己使用该作品的权利,但不能将该版权在同一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再授权给第三人使用,也就是排除了第三方使用的权利。(四)版权分许可贸易是指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版权所有人允许版权引进方将其获得的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方使用的贸易形式。(五)版权交换许可贸易是指版权贸易的双方均对对方所拥有的版权感兴趣时,直接将其各自所拥有的版权进行交换,提供给对方使用的贸易形式。二、图书版权转让贸易图书版权转让贸易是指版权人依照合同将依法享有的图书版权经济权利中的一项或全部权利向非版权人转让的贸易形式。(一)版权转让的分类1.从版权转让内容上,可以分为版权全部转让和版权部分转让2.从版权转让时间上,可以分为版权无限期转让和版权有限期转让三、版权许可与版权转让的区别版权许可版权转让版权是否转移不转移转移获得的权利内容不同获得使用权并不可以随意让与他人使用获得版权并可以再许可或转让签订的合同性质不同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版权买卖合同版权价格不同版权使用费版权转让费发生侵权行为后,有无独立诉讼主体资格无有2012年—2016年,我国实现版权输出5万多种(次),版权引进输出比由2012年的1.88∶1缩小到2016年的1.55∶1。其中,图书版权输出由2012年的7568种增长到2016年的8328种。国外读者对中国的关注不再局限于中医药等传统文化内容,而是更加倾向于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制度等内容第二节中国对外版权贸易2020/4/30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道:“这本书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截至2017年8月,该书已出版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21个语种、24个版本,发行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达642万册,海外发行突破50万册。第二节中国对外版权贸易一、版权引进概念:指向国外权利人购买著作权,合法使用外国人作品的贸易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版权引进的原则(一)明确版权引进目的(二)版权引进方要量力而行(三)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二、版权引进的程序(一)获取版权信息(二)进行图书选题论证(三)确定版权所有人(四)向版权所有人发出申请(五)进行可行性分析(六)进行谈判磋商,并要求对方报价(七)签订版权引进合同(八)履行合同三、版权引进的途径1通过著作权代理机构进行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非盈利性民间服务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为国内外作者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行驶权利,为使用者获得授权使用作品提供代理服务。2著作权使用人自己出面洽谈3同行学者出面解决著作权问题四、版权输出概念: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版权产品输往国外市场的版权贸易活动。现状:图书出版的输出对象主要还是在亚洲我国对欧美图书版权输出略有增强日本既是我国版权贸易重要的引进地,也是重要的输出地版权引进与输出严重失衡,究其原因如下:1.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发展不完善,与他国文化意识形态存在明显差异2.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内容单一3.版权输出渠道不健全4.语言翻译人才、版权贸易人才严重缺乏版权输出的原则(一)挑选合适的图书品种(不能损害国家安全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
本文标题:第9章-图书版权贸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0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