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十章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第七章学习动机的激发本章目标:1、能说出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2、能用实例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一般关系。3、能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4、能用韦纳的归因理论分析自己某门考试的成败原因,并指出此分析对今后相关科目学习的影响。教育的难点:学生的学习动机天天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他们热爱学习吗?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关于动机的一般概念1.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2.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3.根据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不正确的动机;4.根据动机作用的久暂以及它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可分为短暂的、具体的动机(近景性动机)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远景性动机)5.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等等。在上述多种动机分类中.唯有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划分得到心理学家的公认,并且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二、几种主要的动机的理论(一)本能论詹姆斯认为,动机是属于一种意志或决心的活动,而这种意志或决心的基础在于本能的习惯。桑代克也认为行为的源泉是本能。(二)驱力论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三)强化论在强化论看来,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重复出现。强化: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动作)(强化物)强化过程强化物的来源一级强化物:与生存有关、先天具有的刺激二级强化物:开始不具强化作用+一级强化物/其它强化物形成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如:和蔼的语言、身体的接触、赠予、承认、眼色、礼物、金钱、特权、奖章、分数……概括化强化物:一级强化物1+一级强化物2+…+一级强化物n如:母亲、金钱……(四)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的最初的研究来自默里有关人类动机的假设。成就需要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需要即:“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麦克勒伦的研究发现,高的成就需要与企业家的行为有很高的相关。阿特金森对麦克勒伦的理论和研究进行了提炼和扩充。他指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力求成功的需要,其二是避免失败的需要。(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而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满足的追求。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而后三种需要是成长性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性需要缺失性需要三、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一)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一般作用学习动机对于人类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动机对有意义学习的影响,是通过加强努力,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形象地说,动机变量对有意义学习所起的作用,犹如“催化剂”,而不是“特效药”。它并不直接影响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的可利用性、稳定性与清晰性,而是产生间接地增强与促进的效果。(二)课堂中的主要学习动机分析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课堂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主要是从好奇心、探究欲等有关心理因素中派生出来的。然而,儿童的这些好奇心与探究环境的倾向,最初只是潜在的动机力量。这种潜在的因素要通过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例如,学生对某门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决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既可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当时学业上可能达到的成就,又可促使学生在这一成就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指向今后在学术和职业方面的目标。3.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并不是把这种成就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第二节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的内部动机一、唤醒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一)唤醒与学习1。个体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处于唤醒状态。此时学习者是清醒的、警觉的,其神经系统处于激活状态,对于即将出现的刺激有一种加工的准备倾向。这对保证心智活动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2。耶克斯和多德森提出唤醒水平和活动成效间的倒u型关系,即: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以中等程度的唤醒为最佳(耶克斯一多德森定理)。3。教师应怎样利用各种因素来控制学生的唤醒水平?首先,教师可利用各种环境因素来唤醒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其次,要通过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认知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2.丰富材料的呈现方法通过采用图画、幻灯、录像、报告会、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二、控制焦虑(一)焦虑对学习的影响1。焦虑是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败,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2。焦虑对学习的影响和学习活动的性质有关。简单、练习性任务.一定的焦虑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因为简单和练习性任务令人厌烦,一定的焦虑反而使学习者能维持一般的警觉和完成任务的心向。但对复杂、新颖,需付出心智努力的任务,高焦虑就会产生妨碍作用。3。焦虑对学习活动产生的三种危害作用: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妨碍考试策略的运用。(二)防止焦虑第一,教学方面。应给予清晰的教学,即让学生感到考试的内容是明晰而具体的。教师的教学内容越含糊,学生对考试就越紧张。第二,时间、内容安排方面。作业、测验、考试的时间、内容安排要适当。第三,考试态度方面。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考试态度,掌握若干考试策略。三、正确认识学业的成败,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期望,即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一任务的预期。包括控制源、自我有效感、归因等等,核心成分是对自我能力的知觉。(一)控制源和自我有效感对学习的影响1.控制源对学习的影响控制源:人对影响自己活动成功与否的因素的看法。(罗特:外控与内控)。个体控制源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影响学生对待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一般来说内控者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而外控者的成就动机水平要低。前者对学习的态度更为积极。2.自我有效感对学习的影响(班图拉)自我有效感:指个体对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对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具有高自我有效感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困难的任务,作更大的努力,较少害怕和焦虑。他们会运用适当的问题解决策略。反之,低自我有效感的学生往往采取拖延、试图回避的方式来处理困难的任务。(二)客观分析课业成败的原因,建立积极的自我能力信念威纳的归因理论更为全面地分析了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对动机的影响。威纳认为学生把自己课业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情绪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归入三大维度:控制源(即个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稳定性(这些因素是否可变);可控性(行为者能否控制达些因素)。归因类别成败归因纬度稳定性部位控制性稳定不稳定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两种典型的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归因模式成功运气很少增强成功期望动机水平不高一般的情绪(冷漠)消极情绪(无能、压抑等)失败缺乏能力降低成功期望动机水平降低两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归因模式积极的情绪(如自尊、自豪等)成功能力增强成功的期望动机水平提高动机性情绪状态(如内疚等)失败缺乏努力维持较高的期望动机水平提高本节主要内容回顾第三节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的外部动机个体学习动机除了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对学生学习活动而言,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学习任务、反馈与评价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一、学习任务的安排(一)任务价值1。学业任务首先必须是对学生有价值的。2。任务价值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有所差异。任务的不同价值有:(1)内部价值,即兴趣价值,学习活动本身就带来快乐。(2)获得性价值,学业获得成功是有能力的标志,而完成这一任务可取得好的成绩;(3)利用性价值,即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可使我们达到其他目的,如评奖学金、谋取职业等。(二)任务的可操作性、风险性和清晰性1。任务的操作类别决定了风险程度和清晰性。任务的操作可分为四大类:(1)记忆性的任务,(2)程序性任务,(3)理解性任务,(4)评价性任务。2。多数学生都希望降低风险性和减少含糊程度,尤其对那些高焦虑和力求避免失败的学生。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的结构清晰性的同时,依据任务的可操作要求决定相适应的清晰性和风险度。(三)任务的时间要求和难度1。任务过难和过易都会损害学习动机,一般提倡中等难度,即适合学生能力的难度,而且应由易至难进行安排,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对能力的信心,又不至于太容易而对任务失去兴趣。2。就时间而言,任务的安排最好近期可以完成,时间过长而又抽象的任务不能使学生和当前的活动产生直接联系,无法推动学习。时间过紧则易产生焦虑,尤其是在考试的情境中。(四)课堂任务的维度(单纬度还是多维度的课堂)单维度课堂:所有学生学习同样材料,做同样作业,使用单一成功标准的课堂。多维度课堂:把不同作业和任务分配给学生,采用不同成功标准的课堂。二、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馈与评价学习反馈是指告知学生关于其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的信息。评价则是对这种进展及成绩的价值进行评判(肯定与否定),并给予相应的强化;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反馈与评价通常难以分割。教师的任何反馈对学生来讲实质上都有评价的含义,而任何评价也都反馈了一定的关于学业情况的信息。(一)及时反馈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的进度,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业任务。(二)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目标导向1。目标导向与成绩导向:评价的最主要原则是对指向学习(掌握)目标的活动(努力)作肯定评价,而不是进行成绩导向的评价,即不是通过比较学生间差异而进行竞争性的评价。2。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三)表扬与批评的使用1。应当在掌握目标导向的原则下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尽管在一定的情形中适度的批评和惩罚对促进学习是有效的。但一般来说表扬、鼓励、奖励要比批评、指责、惩罚更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2。所有学生的所有进步都应当受到肯定、表扬和鼓励,只奖励少数学生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的。3。表扬和奖励不能滥用。对学生进步的认可,除了要有普遍性外,还要有针对性。应让学生感到是有理有据的,是对自己努力和能力的肯定;过与不及都有损动机作用。(四)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1。学生在对学习内容没有兴趣时,适当使用外部奖励可以激发其学习动机。2。外部奖励作用不
本文标题:第十章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7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