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一、名字解释二、简答题三、实验设计(1)改错(2)设计复习范围: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实验设计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第四章反应时间第五章视觉与听觉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实验心理学概述1.实验心理学的概念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凡是用实验的方法揭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课题和成果,都可以纳入实验心理学的范畴。狭义的实验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程序、操作技术等问题,可以称作“心理实验学”。2.实验心理学的任务提出问题—选出被试—标识、控制和测量变量—实验的安排、操作—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3.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2)实验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能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特点优点:a.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即实验者规定了将要研究的事物,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b.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实验者可以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开始实验,并且可以通过控制事件的发生,使其重复产生,以确信某现象是否前后一致;c.实验者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可以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d.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而改变某一条件,用以观察试验结果。缺点: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实验干涉程度高;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二、心理学实验以及各种变量1.心理学实验的概念实验:为了重复以前的发现,并进行拓展与发现。实验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用来验证理论,并提供解释行为的数据。有两种情况:a.存在假设b.没有假设实验心理学家采用的三种基本实验:a.在一个受控制的环境中,引入一个变量并且测量它对思想和行为的影响.b.选择一组具有某种显著个性特征的被试,测量这组被试的心理特征,并且通常将这些特征与一个控制组相比较.c.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行为表现,然后对心理特征进行实证性测量.2.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1)变量的概念变量是心理学实验中最核心的概念,又称做变项,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事物或事物特征。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中间变量和无关变量。(2)变量的分类a.从变量来源的角度划分:任务变量:这类变量也称为刺激变量,它来源于研究中实验任务或实验刺激的某些变化,如难度等。环境变量:这类变量来源于研究中实验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湿度、空间大小等。被试变量:这类变量来源于被试的特征,也称机体变量或个别差异变量,如年龄、性别、学历、健康情况等。b.从实验设计的角度划分: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控制变量)(3)自变量与因变量a.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是由研究者选定并在实验中加以操作、变化,以影响被试行为的因素或因素组合。物理刺激社会刺激内部刺激自变量的操纵:*建立合适的操作定义;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定义,就叫做操作定义。*确定检查点(处理水平);自变量的检查点,即自变量的程度。确定检查点具体包含确定它的数量、间距及范围。我们要选择的自变量的变化间距,即检查点,要能引起因变量相应的变化。我们把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的变化,叫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因素型实验的自变量一般不超过4个水平;如果考察线性关系,可取3--5个水平,如果函数关系复杂,至少要5个水平)◎确定它的数量:一般来说至少要选择3个检查点才能够真正揭示出自变量随因变量变化的实际趋势。◎确定检查点的间距:检查点之间的间距不宜太近,也不能太远。◎确定检查点的范围:自变量的数量和间距都合适后还必须有合适的测试区段(范围)。外部刺激自变量*校准测量自变量的仪器;*控制呈现刺激的方式;控制呈现刺激包括控制刺激呈现的时间长短、时间间隔、顺序、空间方位。自变量的种类: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如主试要求被试学习50个单词,这些单词也许是常见的,也许很少见到。那么,这些单词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就是单词的一个特点,我们可以研究单词的频率对再认的影响。句子的不同类型,如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都是句子的特点。这些自变量都是因自身的不同特点而引起被试不同反应的,它们都属于刺激特点的自变量。)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也属于环境自变量。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的安排,也就是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示语造成的。b.因变量:又称为依从变量,是被试的反应或输出,是主试观测的对象。因变量的控制:建立合适的操作定义(便于数量化)让因变量成为连续数据(指标数字化)校准测量因变量的仪器反应指标的平衡(如,速度和准确率)因变量的指标:反应的准确性(正确率)反应的速度(心理历程越短,速度越快)反应的概率或频率反应的强度(物理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表示)各种心理测量表分数和评价者的评定分数因变量的性质:1)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信度指一致性,即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2)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因素,即没控制好的额外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无效的,或者说产生了自变量的混淆。3)因变量的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就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一类叫高限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就是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另一类不敏感的因变量的例子是低限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实验中就出现了低限效应。c.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自变量(原因)因变量(结果)主试被试(4)控制变量a.概念控制变量又称为无关变量或额外变量、参变量。是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是必须在实验中加以控制的变量。b.控制变量的类型控制变量分为随机的额外变量和系统的额外变量。实验仪器的性能与技术参数的设置来自实验环境方面的控制变量来自主试方面的控制变量来自被试方面的控制变量来自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控制方面的控制变量来自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面的控制变量c.控制无关变量的有效方法消除法: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消除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的无关变量。恒定法:保持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相对恒定的水平从而排除无关变量的变化或变动对实验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随机法:平衡被试间个体差异因素的常用方法,通常包括抽取样本和分组的随机法。匹配法:根据被试的某些特征和行为表现,将被试人为地划分为具有相同特质的若干组,是各组被试在一定范围内是同质的。抵消平衡法:通过实验方法来抵消或平衡无关变量带来的误差。如ABBA法;↑↓↓↑法;左右右左法;拉丁方设计等。纳入因素法:把无关变量纳入自变量进行研究,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把无关变量的效应从总效应中剔除掉,剩余下自变量效应。统计控制法:采用剔除极端数据或根据主试观察剔除不可靠数据,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三、心理学的实验范式实验方法在各种心理过程以及各个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实验范式。研究者自变量控制变量操纵控制因变量×○自变量混淆操纵观察范式,是科学界用来解释某个领域的经验的一种广泛的理论假设系统。某种实验范式就是香闺固定的试验程序,它的设计一般有两种目的:第一,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范式的内涵:范式有三种关键成分理论主张(研究对象的模型或抽象图象)公认的比喻(将研究客体比作已知的客体)公认的方法心理学的定位:心理学是一门前范式科学。四、心理学研究的道德底线1.世界心理学家的共同准则《对人类被试进行研究的伦理道德原则》《心理学家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美国心理学会制订2。伦理道德的两个含义第一.公正对待实验对象,即人和动物。第二.研究者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被试同意表格内容:1.实验者姓名及实验目的2.实验结果处理方式3.主试与被试协议书第二章心理实验设计(*本章书上涉及的一些名词在此没有列出)一、心理学实验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与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建立假设(1)假设的建立方式假设一般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的结论的一种预测。假设的两种基本方法:演绎推理法—一般到个别,主要存在于应用性假设,将普遍规律推广到具体问题之中。消除有害后果保护个人隐私参与自由对人的尊重有益性公正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存在方面数据收集·处理·保存实验材料选择与设计论文写作论文发表归纳推理法—个别到一般,存在于从实践中提出的假设,提出并验证问题的普遍规律。(2)假设的类型根据建设假设的目的,假设可分为两种:析因性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析因性假设:为了解释和控制行为的起因而建立,主要是解释行为的特定起因,条件和行为之间为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类型。大部分的心理实验都是为了探索因果关系。描述性假设:了描述和预测行为而建立,条件和行为之间非因果关系,而是相关联系。(3)假设的特点假设的陈述是精确的简明的;假设的预测是合理的;假设是可检验和可证真伪的。*设计实验:考察行为的内容—定义总体和样本—变量的选择—建立操作定义—预期变量的关系*实验的实施:被试的取样与分配—创建实验材料—执行实验,获取数据二、实验设计类型1.实验组、控制组比较设计(组间设计)实验处理———实验组被试比较无实验处理——控制组优点:一种自变量,或者叫做实验条件,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这就避免了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缺点:组间设计的缺点在于,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不同实验条件造成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被试的差别引起的。克服组间设计缺点的方法:a.匹配被试。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说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有多少实验条件就分多少组)。b.随机分配被试。2.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实验设计的各种类型实验组、控制组比较设计随机与否设计因素实验设计变量的控制情况和水平划分事前后测定比较设计前实验设计事后回溯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优点a.可以消除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b.适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c.可以节省大量被试。缺点:组内设计也有缺点,因为组内设计的实验中,每一个被试要轮流在各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在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说,实验的顺序会造成麻烦,自变量可能与练习或疲劳的因素发生混淆。克服组内设计缺点的方法:a.完全平衡的方法;b.拉丁方的方法。3.随机化设计和区组设计随机化设计区组设计4.因素实验设计单因素与多因素实验设计实验中自变量的多少单因素多因素
本文标题: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8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