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型:器乐课说课人:黄佩教学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一首进行曲体裁的歌曲,G大调,2/4拍。富于动力的音调和节奏,是整首歌曲的基本特征。由于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因此聂耳创造性的把它谱成由7个不等长的乐句构成的多乐句单乐段。教学目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聆听和感受音乐的能力。结合教材,并考虑到学生们还是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学习能体会到《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神圣而庄严地,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唱好的国歌。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影片和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国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国歌的器乐演奏的基本节奏。3.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国歌的原名及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歌词、节拍、力度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国歌》里面主要的伴奏乐器。难点用打节奏的方式把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正确的表现出来;掌握休止符及符点音符。教学方法音乐新课标分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展、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主导的。因此,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激发兴趣、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观看、聆听、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潜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1.设问引入、激发兴趣A、同学们,咱们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那你们在升国旗的时候听到了什么音乐啊?B、你们还在什么场合听过《国歌》?(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国歌的兴趣引入本课对《国歌》的学习,而且还让学生对演唱《国歌》的坏境也有所了解,从而让学生知道《国歌》是神圣庄严地。)2.感受歌曲、了解歌曲这一环节我将播放《国歌》,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我还将简单的介绍《国歌》的原名和作者生平,以及有关《国歌》创作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国歌》,熟悉《国歌》。让学生体会到《国歌》是在敌人炮火中产生的,它的意义十分重大。3.感受音乐、分析歌曲新课标提出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问题是使学生会听,所以我的歌曲器乐分析也是从聆听开始的。A.聆听全曲,整体感知我将引导学生从歌词和器乐伴奏的旋律两个方面感受歌曲的风格,揭示进行曲的特点。B.认识乐器,体会感知介绍《国歌》里面所用的伴奏乐器,并附带乐器的图片以及器乐的音频,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器乐的奥妙。C.深入了解音乐知识,并掌握。用打节奏的方式把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正确的表现出来;掌握休止符及浮点音符的表现。归纳小结我将学生们的目光引向世界。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器乐来分析咱们中国的《国歌》了,也认识了里面用到的很多器乐。但是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国歌。我想请你们下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比一比,看看其他国家的国歌与我们国家的《国歌》有什么不同。有时间再来和老师一起分享好吗?
本文标题:《国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1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