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土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及原则一、工程简况吕梁环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二合同段,起讫桩号:左线K0+646-K2+900;K0+670-K2+900,全长约2.2Km。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方64万m3;利用土石方17万m3;路基处理土工格栅3354.2m2,强夯和冲击碾压3354.2m2,排水工程5163.1m3;防护工程5172.3m3;大桥2座/840m;隧道2座/822m。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位于黄土丘陵区,地貌为黄土梁、黄土冲沟,地形起伏较大,谷坡陡立,平均坡度在50。以上,次级冲沟发育,植被稀疏,坡面以灌木为主,梁脊与谷底高差均在50米以上。2、地质条件地层主要出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物、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风积物、上第三系上新统(N2)冲洪积物构成。3、水文气象本合同段黄土梁脊两侧为深切冲沟,大气降水大部分沿斜坡汇入冲沟流失,少量雨水渗入形成地下水也会在雨后不久侧向排入冲沟。未发现地下水及地表水分布。三、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本合同段所处地形复杂,高填深挖交替频繁,其中包括:路基挖土方374252.4m3;路基填土方261315.8m3;特殊路基3%水泥土处理4557.2m3、土工格栅3354.2m2、黄土处理340m3等工程,具体施工方案如下:(一)路基施工准备工作1、测量准备:开工之前,先按设计所交控制桩进行全线贯通测量,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2、试验准备:施工前对图纸提供的挖方、取土场、料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样本进行试验。3、路基施工前,先选择200m(全幅路基)地段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碾压机械配套、组合及碾压次数。(二)原地面清理砍伐或移植清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竹树木、灌木丛等,砍伐的树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cm厚度范围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并保证清表压实后压实度≥93%。(三)路基挖土方在挖方作业之前,根据挖方地区及挖方断面图,确定开挖方案,以保证快速、合理地完成挖方,保证适用材料不被浪费,污染,从而可以经济合理地被利用。1、开挖时,先放出开挖边线,根据边坡开挖,严格控制标高并鉴定边坡是否稳定,如不稳定,采取必要措施加固防护。2、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保证施工路段排水畅通。开挖过程中,每一施工层都设有纵向排水坡度和通道,防止雨水浸泡边坡坡脚和下渗。对利用方、弃方、非适宜材料分类开挖,适用材料和非适用材料不得混杂,被污染的适用材料按弃方处理。3、土方开挖以机械为主,分段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由高到低逐级开展。(1)路堑较深时,横向分成几处台阶进行开挖;(2)路堑既长又深时,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3)填挖交替及半填半挖路基,对填挖交界处进行强化处理。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沿路基平行方向开挖台阶,台阶宽度大于3m,阶面设内向倾斜4%的横坡;当填方部分不足一个行车道时,超挖至一个行车道宽度。路堤填至路床顶时,沿路线垂直方向超挖路床,宽度为5m,路床顶及路床底铺设两层双向土工格栅。4、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对不便于机械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避免在土体较湿时大段落开挖。开挖过程中,派专人对开挖边坡进行调查与记录。大于30m的高边坡选取有代表性的2个横断面作为监测断面,进行严密监测。5、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以保持边坡平顺。(四)弃方(1)运至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土,并按要求确定合理的堆放形式和坡脚加固处理方案,以及排水系统的布置方式。(2)做到弃土堆堆置整齐、美观、稳定、排水顺畅,对其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不产生干扰和损坏。(3)弃方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运输和堆放对环境皆不造成污染。四、路基填筑施工◆土工试验(填料选择)在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每50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值试验、击实试验。根据本合同段的具体情况,路基填筑可利用路基开挖的土方和石方进行路基填筑。※土方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压实度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料最大(mm)路堤上路床(0~0.3m)8.0≥96100下路床(0.3~0.8m)5.0≥96100上路堤(0.8~1.5m)4.0≥94150下路堤(>1.5m)3.0≥93150零填及路堑路床(0~0.3m)8.0≥96100◆测量放线路基填筑开始前,由测量组对全线路基中线、坡脚线进行准确放样,直线段每50m设一组控制桩,曲线段每20m设一组控制桩,每200m增设一个临时水准点供施工控制标高使用。◆基底处理伐树、除根及表土处理。路基在填筑前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木、树根、杂草、表层腐植土、虚土。并对原地面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规范设计要求。坡面基底处理。当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其基底采取挖台阶措施,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在台阶底部挖成向内倾斜4%的反坡。台阶自下向上开挖,分级分层填土压实。◆路基填筑(1)试验路段A、在路基填筑前28天,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为200m(全幅路基)的试验段,并将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B、现场试验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结构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C、对用于(包括回填)的每种类型材料,进行现场压实试验。保证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和机具与施工所用材料和机具相同。(2)路基填筑路基填筑使用自卸车上土,用推土机初平,然后用平地机整平,使摊铺层厚度均匀和平整度符合要求。并检测土壤含水量,若不符合要求,采用翻松晾晒或洒水,使土壤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或高于最佳含水量1%)。路基每层两边留出0.3m的压实余宽。在施工中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水平分层厚度的90%来控制施工厚度。原则上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松铺厚度不小于10cm。如果土的CBR值达不到规范要求,采取掺石灰、更换土场等措施来达到规范要求。◆路基压实路基压实机具的组合及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段数据来确定,在整平的填铺层,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碾压速度控制在3~4km/h。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要重叠,并均匀碾压。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电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复压采用18~21T三轮压路机静压,碾压直至无明显轮迹,且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路基整修(1)按设计图纸要求,恢复、检查路基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整修计划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2)土质路基采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配合机械碾压整修成型。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3)土质路基表面采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填补缺陷时采用与路基相同的土填平夯实。(4)边沟的修整应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均采用仪器检测,整修到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要求为止。(5)修整过的路基,应继续维修养护,直到缺陷责任期满为止。◆路基检测(1)基本要求路基施工,做好临时排水与图纸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及冲刷边坡;路基填筑,分层压实符合要求,层面平整、路拱适度。(2)外观鉴定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顺,边线顺直,边坡坡面平顺稳定;取土坑、弃土坑平整绿化、美观;路基填筑表面无坑洼不平之处。路基试验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不合格开工报告路基放样路基试验段土方运输取土坑选择土样试验便道修筑监理签认推土机初平铧犁翻晒平地机整平碾压检查验收转入下层填筑不合格压实度检测合格调整含水量含水量检查合格五、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1、湿陷性黄土处治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填方地段清表后进行冲击碾压处理,底部设20cm厚3%水泥土垫层。桥头路基过渡段采用强夯处理。II级及II级以上非自重湿陷和自重湿陷性黄土路段,一般填方路基采用强夯处理并回填夯沉土方后,底部设20cm厚3%水泥土垫层,挖方段采用冲击碾压处理。2、土工格栅地面横坡陡于1:5的半填半挖路段,路堤填至路床顶时沿路线垂直方向超挖路床,路床顶及路床底铺设两层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拉直平顺、紧贴软基或下承层,重叠、缝合和锚固符合要求。强度最大方向垂直于路线方向,搭接长度横向不小于100mm,纵向不小于150mm,搭接处用细铁丝绑牢固。填料长度不足1000m时,机械不在路幅内掉头。湿陷性黄土地基冲击压实处理流程图清理场地测量放线场地整平分层检测补水拖式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冲击压实40遍试验检测整平、补水、回填湿陷性黄土地基重夯强夯处理施工流程图清理场地第一遍夯击放样第一遍点夯第二遍夯击放样第二遍点夯第三遍夯击放样第三遍满夯监理验收推平、碾压、检测推平、碾压、检测推平、测量、检测六、排水及防护工程施工方案◆准备工作A、熟悉并核对图纸B、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桩号以及各部位尺寸准确放线定位。C、对水泥、砂、片(块石)等材料进行试验,提取各种配合比试验报告及相应的试验数据。◆施工布署砌体工程采用人工砌筑,尽量避开雨季施工,挖基时应搞好排水设施,以防雨水进入基坑,以保证砌体美观,先施工砌体后统一进行勾缝。◆施工方法:1、砌筑工程施工在需要施工的区域内,按照图纸整修出坡度整齐的新鲜坡面,并不能有树桩、有机质或废物。坡面修整后立即进行护坡铺筑。护坡施工前,先清理施工现场,使边坡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坡度相一致,然后按图纸所示地点放样,浅挖基坑,并进行人工夯实。经检查砌筑地带的标高和边坡坡度与图纸一致后,埋置或砌筑护坡,每6个拱设置2cm伸缩缝,并填塞沥青麻絮。砌筑要整齐、顺直、无凹凸不平现象。经必要的养生后,将砌筑材料的残留物清理干净,同时不得损坏已砌筑好的护坡,如有松动与脱落及时修整。2、排水工程1、排水工程内容包括排水沟、急流槽等。均按设计图纸位置设置。如现场地形有变化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根据实际情况设置。2、砌筑施工施工要求石质选择色泽均匀,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缝隙、开裂及结构缺陷,片石厚度不小于15cm。砌体砂浆采用机械拌制,确保砂浆标号不低于设计标准。砌体采用挤浆法施工,做到砌缝均匀饱满、匀缝平顺密实。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先将其表面加以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当有渗透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止基础在砂浆初凝前遭水浸害。石料和预制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除干净。所有的石块须坐在新拌和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块不得直接连接。竖缝较宽时,可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但不得在底座或石块的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用小石子砼填塞竖缝时,应使用扁铁捣实。砌体较长时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应设在沉缝或伸缩缝处,两相邻工作段的高差应不大于1-2cm。砌体分层砌筑时,每层大致找平,砌筑上层石块时避免震动下层石块,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动和敲击石块。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行砌筑时,原砌层表面加以清洗和湿润并铺上新拌和砂浆后方可砌筑。石块应长短相同,交错排列,上下层石块的竖缝不得重合。已砌好的砌体上如发现石块松动或灰缝开裂时,予以补救或拆除重新铺筑。砌体的沉降缝、伸缩缝和泄水孔应符合设计的有关要求。砌体完工后清除积土,疏通排水沟,整理现场。3、砌体勾缝与养护勾缝工作不得在石料及砂浆受冻的情况下进行。勾缝前清理缝槽并用水冲、湿润,采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勾缝工具进行勾缝。当勾缝工作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并用浸湿的草帘、草袋、麻袋等加以覆盖并养生至少7天。在养护期间经常洒水湿润,使砌体始终保持全湿状态,砌体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或震动。3、挡墙施工工艺A、施工前准备工作:1、原材料到场后检验,检验的项目与结果应与设计相符。2、施工放样:采用中桩向外侧放,但必须保证大于路面加路肩的宽度。再参照原路基情况放样。3、水泥砂浆配合比用7.5#砂浆。B、基槽开
本文标题:土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3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