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福建省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福建省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规划完成情况评估报告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二〇一二年三月永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东邻闽候、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地貌呈两侧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的长廊形狭谷状态。县域总面积2241km2,县城至省会福州市区62km,对接福厦、京福高速公路不足1h车程。全县辖樟城、城峰、清凉、葛岭、梧桐、嵩口、长庆、大洋、同安9个镇,塘前、丹云、白云、富泉、岭路、赤锡、伏口、盖洋、东洋、霞拔、盘谷、红星12个乡,254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373976人。永泰县面积约占福州市辖区的五分之一,是福州地区面积最大的县。永泰县水系发达,大樟溪发源于德化县,横贯西东,到闽侯县的江口,注入闽江;大樟溪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2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0km2以上的支流有洑口溪、下际溪、梧桐溪、富泉溪、清凉溪等5条。永泰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空气温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永泰是著名的“李果之乡”、“武术之乡”、“建筑之乡”、“温泉之乡”,拥有“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水土保护生态修复试点县”、“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及“中国优秀旅游县”等荣誉称号。永泰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众多的旅游资源,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青云山,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姬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盖山名山室,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天门山等,永泰成为了全省十二个旅游重点县之一。一、生态县建设期经济与环境质量(一)社会经济发展去年,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抢抓机遇、致力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民生改善、大局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新高度、三个新突破、三个新进展”。1.三个新高度一是经济总量和后发优势再创新高。全县生产总值85.61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1亿元(含两路),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亿元,增长20.5%。全县经济规模、结构优化、发展投入、消费需求明显攀升。二是财政总收入和增量再创新高。财政总收入4.12亿元(不含基金),增长28.1%;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增长33.2%;税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9%。三是开放型经济再创新高。共签约外资项目4项,总投资1.9亿美元;内资项目4项,总投资40.2亿元。新批合同外资1500万美元,占年预期的150%;实际利用外资1113万美元,占年预期的139.1%。外贸出口总额达1790万美元,占年预期的127.9%。内资实际到资13.5亿元,占年预期的210.5%。2.三个新突破一是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组织实施“五大战役”项目51个,带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不含两路),增长65%。二是产业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农业方面,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8亿元,增长5.5%。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3万t。芙蓉李种植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示范推广油茶新品种,新增油茶面积1.2万亩。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6.3万亩。工业方面,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9.6亿元,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92亿元,增长17.1%。金泰纺织技改项目全面完成,全县纺织产业规模增加到50万纱锭。冷制取山茶精油等3个在建工业新增长点项目有序推进。海西(永泰)创意产业园正式落地,海峡(永泰)影视基地、台口新兴产业园区、永泰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建筑业方面,组建永富、闽峰、华荣等三家集团企业。全县建安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08亿元,增长23.6%;建安和房地产业入库税收1.63亿元,增长28.9%。旅游业方面,青云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运作。天门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永泰汤埕温泉旅游综合体、城南城市旅游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有效推进。云顶景区二期工程动工建设。樱花泉、香米拉酒店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旅游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大关,达202.3万人次,创旅游产值5.5亿元,分别增长21.6%、28.2%。三是城乡建设有新突破。龙峰园到县政府段路面和沿街立面景观改造、LED夜景灯光安装全面完成。滨江景观工程、南湖公园和江滨公园改造即将完成。南、北江滨路,火车站站前大道、站前广场等项目稳步实施。房地产项目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加速。闽江下游(永泰段)防洪排涝工程基本完成,清凉溪清凉镇段防洪工程通过完工验收。城区公交正式开通,重要路口设置“红绿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全面达到考核标准。3.三个新进展一是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47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338元,增长18.4%。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完成年度任务,新农合参合率达9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各类保障房建设按计划完成。二是和谐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民调解中心,调解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满意率始终保持95%以上,居全市前列。“科技强警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二中、三中通过省二级达标校市级评估验收,完成两所职业中专学校整合,实验小学新校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按计划建设。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加快,启动138个村卫生所改造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实行“三核一补”财务管理办法,成功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全面建成。成功举办县第16届运动会。申报国家级引智项目和福州市区域重大科技项目各1项。(二)环境质量1.空气环境质量根据《永泰县城市环境功能规划》,永泰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009至2011年永泰县城大气监测结果二氧化硫平均值分别为0.011mg/m3、0.009g/m3、0.010mg/m3,二氧化氮平均值分别为0.012mg/m3、0.013g/m3、0.014mg/m3,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分别为0.042mg/m3、0.042g/m3、0.046mg/m3,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达到功能区标准。表1永泰县城区环境空气功能区达到情况汇总表年度监测点位年均值(mg/m3)功能区类别达标情况SO2NO2PM102009年北门0.0140.0150.045二级达标上马路0.0140.0150.044二级达标塔山0.0060.0080.038二级达标2010年北门0.0100.0150.044二级达标上马路0.0110.0170.045二级达标塔山0.0050.0070.039二级达标2011年北门0.0130.0180.048二级达标上马路0.0120.0180.048二级达标塔山0.0060.0070.041二级达标评价标准二级标准限值0.060.080.10——2.水环境质量根据《永泰县城市环境功能规划》,永泰县主要水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永泰县城区饮用水源、大樟溪及主要支流)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2009年至2011年永泰县大樟溪、清凉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达到相应的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永泰县为了有效防止水源污染,按照“查明核定”、“清楚拆除”、“严格控制”污染源为基本原则,对污染源实施清理、整治与管理,同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田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采取科学施肥、施药技术及拦截、导流农田污水及建设净化处理工程,并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以提高预警预报能力。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全县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永泰过境河流为大樟溪,省控监测断面大樟溪横龙断面是德化县与永泰县的交接断面。2009年大樟溪横龙断面水质达标率100%,2010年、2011年达标率为100%,水质没有降低。表2永泰县水环境质量状况汇总表水域断面功能区划标准达标情况2009年2010年2011年大樟溪大樟溪横龙(省控)Ⅲ类达标达标达标大樟溪南区水厂Ⅲ类达标达标达标大樟溪东风电站Ⅲ类达标达标达标大樟溪东方红电站Ⅲ类达标达标达标清凉溪清凉溪小田Ⅲ类达标达标达标清凉溪南门桥Ⅲ类达标达标达标3.噪声环境质量根据《永泰县城市环境功能规划》,永泰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永泰城区交通干线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永泰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有效测点数为122个,覆盖面积2.745km2。永泰城区交通干线噪声有效测点数为10个,总长度为7.94km。2009年至2011年永泰城区区域环境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永泰城区交通干线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达到国家级生态县的考核要求。表3永泰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达标情况年度指标等效声级LAeq(dB)监测结果执行标准(GB3096-2008)2009区域噪声56.6≤60交通噪声69.8≤702010区域噪声57.1≤60交通噪声69.9≤702011区域噪声56.4≤60交通噪声69.1≤70二、生态县建设工作措施落实情况(一)生态产业建设立足于永泰现有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以生态经济为主导发展模式,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以向莆铁路、福永高速建设和201、203线省道改造为依托,坚持重点突破,板块带动,大力培育新生经济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构筑“一圈、一线、一带”空间开发布局。“一圈”即县域中心圈,重点发展旅游、酒店、商贸、文化、金融等都市绿色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品位;“一线”即大樟溪沿线,重点发展水电、山水温泉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农产品生成及精深加工等产业。“一带”即中高山区特色产业带,重点发展建筑业、高优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产结构由2008年的43.1:25.1:31.8调整为33.4:36.9:29.7。1.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借助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有机化,有机食品产业化”作为扩大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抓手,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产业。一是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突出“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建立全县优质粮生产、优质鲜食水果、李梅加工原料、台湾水果、蔬菜生产、茶叶加工、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等八大基地,不断培育和壮大特色生态农业,打造和提升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目前,“永泰李干”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永泰芙蓉李”、“永泰柿饼”获国家地理证明商标,“595毛尖茶”被评为省优质茶。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以沼气应用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果—草—牧”、“禽—林—果复合型”等生态模式,促进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至2011年底,全县共完成沼气池建设1552口,总容积26135立方米。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5个,另外大洋龙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已通过农业部第一批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单位。三是推进无公害化种养殖。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引导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带动农户种植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折合产地面积达29万亩,比重达61.9%。截至2011年,全县共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获得QS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1个;获得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14家,省级示范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省级名牌1个、省著名商标4个、市知名商标9个。2.生态工业建设着重发展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工业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型工业,推进高标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
本文标题:福建省永泰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4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