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管理咨询案例分析(启示性)一
管理咨询案例分析案例一•故事发生在一个地点不明的愚昧的大女子主义村子里。在这个村子里,有50对夫妇,每个女人在别人的丈夫对妻子不忠实时会立即知道,但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如何。该村严格的大女子主义章程要求,如果一个女人能够证明她的丈夫不忠实,她必须在当天杀死他。•又假定女人们是赞同这一章程的,妇女们都很聪明,并且很仁慈(即她们从不向那些丈夫不忠实的妇女通风报信)。假定在这个村子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所有这50个男人都不忠实,但没有哪一个女人能够证明她的丈夫的不忠实,以至这个村子能够快活而又小心翼翼地一如既往。••一天早晨,森林的远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族长来访。她的诚实众所周知,她的话就像法律。她暗中警告说村子里至少有一个风流的丈夫。这个事实,根据她们已经知道的,只该有微不足道的后果,但是一旦这个事实成为公共知识,会发生什么?•1.你认为结局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本游戏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怎样才能令一个团队发挥最大的力量?•1.答案是,在女族长的警告之后,将先有49个平静的日子,然后,到第50天,在一场大流血中,所有的女人都杀死了她们的丈夫。要弄明白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首先假定这里只有一个不忠实的丈夫A先生。•除了A太太外,所有人都知道A先生的背叛,因而当女族长发表她的声明的时候,只有A太太从中得知一点新消息。作为一个聪明人,她意识到如果任何其他的丈夫不忠实,她将会知道。因此,她推断出A先生就是那个风流鬼,于是在当天就杀了他。••现在假定有两个不忠实的男人,A先生和B先生。除了A太太和B太太以外,所有人都知道这两起背叛,而A太太只知道B太太家的,B太太只知道A太太家的。A太太因而从女族长的声明中一无所获。但是第一天过后,B太太并没有杀死B先生,她推断出A先生一定也有罪。B太太也是这样,她从A太太第一天没有杀死A先生这一事实得知,B先生也有罪。于是在第二天,A太太和B太太都杀死了她们的丈夫。••如果情形改为恰好有三个有罪的丈夫,A先生、B先生和C先生,那么女族长的声明在第一天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类似于前面描述的推理过程,A太太、B太太和C太太会从头两天里未发生任何事推断出,她们的丈夫都是有罪的,因而在第三天杀死了他们。借助一个数学归纳法的过程,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如果所有50个丈夫都是不忠实的,他们的聪明的妻子们终究能在第50天证明这一点,使那一天成为正义的大流血日。•在一个团队当中,只有大家的利益一致,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说真话,才能使团队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好像故事中的50个女人,她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敞开心扉的信息共享,而是互相猜忌,只有在一个外来的人说了真话之后才使他们打破了被蒙骗的局面。案例二[分槽喂马]案例:联想分拆,两少帅分掌事业空间•2001年3月,联想集团宣布“联想电脑”、“神州数码”战略分拆进入到资本分拆的最后阶段,同年6月,神州数码在香港上市。•分拆之后,联想电脑由杨元庆接过帅旗,继承自有品牌,主攻PC、硬件生产销售;神州数码则由郭为领军,另创品牌,主营系统集成、代理产品分销、网络产品制造。至此,联想接班人问题以喜剧方式尘埃落定,深孚众望的“双少帅”一个握有联想现在,一个开往联想未来。曾经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在联想老帅柳传志的“世事洞明”的眼光下,一笑而过.•注释:•柳传志认为,神州数码拆分出来单独上市,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在安排融资计划方面,资本分拆有利于两家公司明确自身的投资方向。二是有利于激励两个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各自员工手中的股票将与本公司的业绩状况直接挂钩。三是有利于更透明地显示两家公司的业务性质与风险因素,当股票有所涨跌时,可以更清晰地判断哪个业务板块更吸引投资者的兴趣。•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之一,于200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861HK)。神州数码不仅多年来在IT产品分销领域稳居第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专业IT服务提供商。2004年,神州数码综合市场发展、用户需求及自身能力,提出“IT服务,随需而动”(ITServiceOnDemand),致力于供应链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和IT服务三大竞争领域,以全面的产品、先进的技术与综合的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领军人物•李勤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负责集团战略规划。李勤于1965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在计算机行业拥有超过三十七年的经验,是联想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联想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郭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负责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公司整体运营和内部管理工作。1988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联想集团。他对中国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具有独到见解,提出的电子商务四段论已经成为神州数码制定战略的理论基础。•备选案例:李嘉诚敲定家业接班人•性格沉稳、作风踏实的长子李泽矩被立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崇尚自由创新、同时喜欢作秀的次予李泽楷另创TOM.Cod事业。•未来启示如何?•柳传志分槽喂马对其他企业的意义??••柳传志分槽喂马对其他企业的意义在于:•①人才最好从系统内培养;②培养一批而不是单个接班人,让他们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跑出高下;③如果有幸得到难分轩娃的赛马结果,千万珍借这种幸福,不要轻易把宝马送人,尤其是送给敌人;③把跑道划开,一定要清晰、明白、严谨地划开;假如一方受扼,另一方可以立即出手相助。案例三【金蝉脱壳】希望集团卖鹌鹑改做饲料,再做金融投资资•刘氏兄弟的发展轨迹,就是脱壳、再脱壳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刘氏兄弟以1000元人民币起家,回村孵鸡、孵鹌鹑。随后数年,刘氏兄弟成为全国的鹌鹑大王,但刘氏兄弟在鹌鹑养殖业顶峰时,看到危机。于是,把鹌鹑宰杀或送人。成功地开发出“希望牌”高档猪饲料,并很快占领成都市场。•1998年,刘氏兄弟在饲料行业达到顶峰,随后进行资产重组,分别成立了大陆希望集团、东方希望集团、新希望集团、华西希望集团,各自在相关领域发展。东方希望移居上海后,刘永行开始频频出手参股全融机构,目前,东方希望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民生保险、深圳海达保险经纪人公司和上海光明乳业等项目上都持有一定股份,总投资超过2亿。刘氏兄弟的希望集团的创业过程•从1979年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有着8亿农民的广阔农村率先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副业、办实体,农民开始从土地中解放出来。•1982年,国家号召科技兴农,农村又出现了新的一轮建设热潮。•1982年8月的一天,四川省新津县古家村的一家小院里,刘家四兄弟正在举行决定自己命运的方桌会议。•桌子的四方做着刘家四兄弟:老大刘永言,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就职于某国营单位的计算机室;老二刘永行,师范专科毕业,在县教育局工作;老三陈育新(刘永美),四川农学院毕业,在县里当农技员;老四刘永好,省电大毕业,在省一所中学教书。他们手里当时都捧着人们羡慕的“铁饭碗”。按理说,命运对他们够垂青的了,可他们却偏偏不安分。•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终于做出决定:“脱公服当专业户!”陈育新首先辞职,接着其他三兄弟也先后辞职;然后各自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的物件,应是凑足了1000元的资本,于是以陈育新名字命名的育新良种场呱呱坠地了。第一笔生意•万事开头难,刘氏兄弟的第一笔生意差点就让育新良种场夭折,当时资阳县一个专业户向他们预订了10万只良种鸡。他们买了鸡蛋,土法上马,孵出小鸡,先交货2万只,不料,小鸡在运输途中被闷死了一半,又因火灾烧死了剩下一半,那位专业户几乎倾家荡产,刘家兄弟自然也分文未得。•剩下的8万只鸡怎么办?打听到成都有市场后,他们连夜手编竹筐,此后四兄弟每日凌晨4点就开始动身,先蹬3个小时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集市,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卖,登几千只鸡卖完,然后在拖着疲惫的身子蹬车回家,此时早已月朗星疏了,这样,十几天下来,四兄弟个个掉了十几斤肉,但所幸的是8万只鸡苗总算脱手了。年底算账,竟也有10万元的利润。鹌鹑大王的诞生•做买卖必须精打细算,陈育新盘算过:一只鸡蛋只卖0.1元,而一个鹌鹑蛋值0.2元;而且小鹌鹑孵出蛋壳40天就能下蛋,一对鹌鹑1年可以抱5窝小鸟。经过一番计算后,刘氏兄弟决定重点饲养鹌鹑。•而此时,成都地区的鹌鹑热正在降温。村里人都规劝他们不要作茧自缚,刘氏兄弟认为技术低、成本高、经营差的专业户必垮,他们要依靠现代科技将鹌鹑蛋的成本降下来。•于是以陈育新为主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科研小组,不久便培养出产蛋率高达80%的良种鹌鹑,还配置出系列饲料。四兄弟各显神通,他们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饲料调配和育种选样上,并摸索出了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的生态循环饲养法,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到和鸡蛋差不多,一下子赢得了市场。饲料王国的建立•早在1982——1984年办良种场时,刘永好负责采购饲料,这位有心人在南方采购饲料时就开始对饲料经营的观察、调查与思考。刘氏四兄弟之所以后来把目光转移到饲料生产行业,也是有所考虑的:人们对鹌鹑蛋的需求远不如对猪肉的钟爱,谁家的饭桌都离不开猪肉,而中国传统的养猪方法太落后,农民喂猪用青草、大麦和红薯,每头猪一般要1年多才能出栏。•养猪业要想有飞跃,必须以发展饲料为突破口,而此时,一批外国饲料商正涌进中国,大量生产和销售具有现代概念的全颗粒饲料。一时间,中国第一养猪大省——四川省出现了排队争购饲料的现象。•对此,四兄弟很快做出决策,开始饲料研制工作。他们建起了一个有100多头猪的试验场,邀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共同论证饲料配方,积累研究成果。刘氏四兄弟意识到:欲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质量,关键是增加配方及生产工艺中的科技含量;而欲与世界先进饲料一比高低,科技开发更是迫在眉睫。1988年,希望饲料公司取代了育新良种场,专业户发展成为私营企业。•同年1988,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下10亩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并聘请了30多位专家、教授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先后派人到国外各地考察,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筛选,从33个配方中选出“1号乳猪饲料”,而且其成本小于国外饲料。自此希望饲料一举成名。•希望的创业经过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1982年——1988年,通过养鹌鹑完成初期的原始积累,净资产从1000元发展到1000万元;•1989——1993年,通过饲料生产,净资产从1000万积累到1亿。•在创业初期大家同甘共苦,着眼于共同的事业,而非个人的利益,把产权搞得模模糊糊,有利于形成合力,将事业作大。•等到事业成了气候,情况就起了变化,92年后,刘氏兄意识到民营企业的大发展的机会来了,有意实现多元化扩张,•于是刘氏产业被划分为三个领域:老大刘永言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老三陈育新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并且开拓房地产;老四刘永好跟随二哥到各地发展分公司,建饲料场。•同时,老三陈育新与老二刘永行商量,放弃“他俩占大股”的最初约定,以亲情为重,平均划分资产,兄弟四人各占刘氏产业的25%股份。刘氏兄弟的共有资金也自然而然地出现分流。•共同的理想完成了,老三陈育新从公众场合隐退,又主动提出不作法定代表人,老大刘永言醉心于高科技攻关,兄弟们经过研究,决定由外向的老四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老二则发挥其管理专长。从此,开始了老二刘永行与老四刘永好之间的合作。•然而,随着兄弟俩各自的成长,共同的平台已经无法胜载日益滋长的个人抱负。本来两兄弟有明确分工,老二刘永行主内,老四刘永好主外。老二擅长内部经营管理和营销,老四擅于对外公关与谈判。•在公司内部,他俩桌对桌办公,共同决策,共同商量;外出谈判,形影不离,一唱一合,相得益彰。•合作三年,老二对外交往的潜质被开掘出来,老四也逐渐熟悉企业内部管理,各自均具独立操作企业的能力。•这样,问题就来了,两个人都成长为帅才了,都有各自挂帅的雄心。于是,只好又一次分家了。•95年,老二刘永行与老四刘永好根据“资产基本平分”的原则,将各地的分公司划为东北与西南两个区域。老四刘永好得到西南片区,老二刘永行得到东北片区。•到了1997年,希望集团更分为大陆、东方、华
本文标题:管理咨询案例分析(启示性)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5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