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阶段测试卷
—1—八年级下册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命题:田洪静梁洪斌)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偏僻.pì悄怆.chuàng行.辈xíng羁.绊jīB冗.杂rǒng亢.奋kàng家眷.juàn宽慰.wèiC俶.尔shù怅.惘chàng窈.窕yáo磅.礴pángD戛.然而止jiá闭塞.sài潺.潺chán撺掇.du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斡旋眼眶幅射大彻大悟B.思慕锵然屹立叹为观止C.渺远静穆好歹人情事故D.震撼礼数皎洁垂珠连珑3.下列个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中超最炙手可热....的外援,他深受广大球迷的爱戴。B.鲁迅,笔尖上的舞者。一双眼透视《孔乙己》的世态炎凉....,一支笔写尽故乡的悲情苦难。C.大自然给了我们太多的美丽,雪后天上地下一片洁白,红装素裹....,煞是好看。D.朱自清《背影》中相濡以沫....的父爱,激活了我们的孝心,净化了我们的心灵。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6.下列表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其中“雅”指的是各地的民歌。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诗人王勃送别自己的好友杜少府即杜甫的一首诗歌。C.“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初年的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D.《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四行一节,节内押韵。7.下面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的表述,最符合简明、连贯、准确要求的一项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A.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B.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打工或就业,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人城市。打工就业农村农民大学、职业学校农民工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城市—2—C.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就业成为农民工,融人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以及职业学校学习,最终以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等打工者的身份融入城市。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主要是通过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实现的,而这些是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获得的。8.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5)(6)(4)(1)(3)(2)B.(5)(1)(3)(6)(4)(2)C.(1)(3)(2)(5)(4)(6)D.(3)(2)(5)(1)(4)(6)9.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二、(共6分,每小题2分)人为什么不冬眠徐风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10.下列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B.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C.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D.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11.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B.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动物冬眠、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1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B.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C.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够冬眠。D.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三、共6分,每小题2分—3—【甲】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方B.斗折蛇行蛇:像蛇那样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D.佁然不动佁然:高兴的样子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永之人争奔走焉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C.似与游者相乐念无与乐者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15.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四、默写(共10分)16.按要求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露未已。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悠悠我心。(5),在城阙兮。(6)八月湖水平,。(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五、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7--18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一句中“辅”字是炼字的典范,请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9--21题【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姚鼐《游媚笔泉记》)【注释】①霁:天放晴。②漎:流水声。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姜(jiāng)坞先生”指姚范。⑨就:完成。⑩卒:同“猝”,突然。1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大石出潭中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②翼乎临于溪右译文:21、【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4分)答:—4—(三)阅读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阶段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6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