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第六章教师和学生•苏维埃杰出的教育家,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革命导师列宁的夫人和亲密战友:•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1875-194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学目标结构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深入理解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概括了解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教师深入理解教师的职业形象了解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教师职业的产生1、教师职业的产生•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古老而永恒的职业之一。•在原始社会,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部落头领和有经验的长者总是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凭借其地位和权威,把生产知识和技能、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这些部落首领和有经验的长者通常就成了年轻一代的“教师”,充当着“教师”的角色。一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教师职业的产生专职教师的出现2、专职教师的出现•专职教师是在学校出现以后产生的。•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就有了学校的雏形。•奴隶社会官学的教师都是由统治阶级的官吏担任的,政教合一,官师一体。2、专职教师的出现•封建社会时期:•唐代:官学及教师职业发展最为昌盛。•明代:出现了大批从事教育教学的官师,充实发展了教师队伍。•使从事各种层次教学的教师形成了阶梯状的配套结构,把教师职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教师的社会职能也逐渐明朗起来。一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教师职业的产生专职教师的出现师范教育的发展3、师范教育的发展•到了近代,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师范学校开始建立。•1794年,法国第一个建立了培养教师的巴黎师范学校,开创了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19世纪初,德国师范教育也发展起来。3、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兴起于19世纪20世纪初。•南洋公学师范院(1897)——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先河•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2)——标志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始。•《奏定学堂章程》(1904)——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一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教师职业的产生专职教师的出现师范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发展4、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随着教师职业的蓬勃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出了入职要求,进行选择和确认,标志着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大大提高。4、教师专业化的发展•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的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被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二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的社会作用人类文化的传承者1、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在任何社会,人们总要把积累和创造的社会文明继承和传递下去,并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一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的劳动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社会意识继承与发展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它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二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的社会作用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类文化的传承者2、教师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素质的高低,而人的素质培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是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劳动不仅通过培养人间接丰富社会文明的宝库,教师、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教师,通过自身的科学研究,也直接创造精神财富。二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的社会作用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的潜能的开发者人类文化的传承者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教师对人的智力的开发起着奠基作用。•现代脑科学和神经生理学表明,人的智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并非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就自然而然获得很好的发展,而是依赖于社会生活条件和正确的教育。•在社会生活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的社会作用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的潜能的开发者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教育教学的实施者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品德、塑造学生心灵;训练身体,发展学生体质等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替代的。三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教师的社会地位三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政治地位: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获得、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三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师的社会地位三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经济待遇:指教师所得到的物质报酬,它包括工资、奖金及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这是教师劳动的价值表现形式之一。三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内涵:就是优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是尽可能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就是创造一个人人向往的教师职业,人人崇尚教育工作的大环境。内容总结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教师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职业的产生教师的政治地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专业教师的出现教师教育的发展人的潜能的开发者教育教学的实施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四、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五)教师劳动的合作性•(六)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手段是复杂的(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机智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具备教育智慧。(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性,决定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人格、学识、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示范的榜样。(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人才的成长具有长期性。•教师的劳动成果应该是人的成长或精神生命的变化,而学生知识,能力,智力,品德的形成也具有长期性。•认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意味着教师必须力戒短期行为或只从眼前出发,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长期的发展。(五)教师劳动的合作性•教师劳动首先以个体形式进行,同时也是教师共同影响的结果,具有个体性和合作性。•在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性•在教师间分工中体现出合作性(六)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劳动时间无上下班的界限•劳动地点无校内外界限。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五、教师的职业形象•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教师的道德形象:•是教师的最基本形象。•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强调的是榜样作用。•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要求。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职业形象的核心。目前受到严峻的挑战:•现代科学知识更新加快;•教师是唯一信息源的传统被打破;•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等要求以及学生的差异要求教师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将经验上升到理论,成为新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包括教师对学生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六、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道德•忠于事业,甘于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协作,互勉共进;•严于律己,积极进取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包括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熟悉学科内的人物及其精神和人格力量。•条件性知识: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包括: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知识,如学科教育学、教材法等。•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经验的积累和提炼。•一般文化知识:要求具有人文知识以及历史、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技能•教师的教学技巧:导入、变人刺激、发问、强化、分组活动等技巧;•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育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程开发与创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专业情意•专业理想,指对成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专业情操,指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专业性向,指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人格特征或个性倾向。•专业自我:是教师在职业活动家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风格的总和。七、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师的权利•(二)教师的义务(一)教师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二)教师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二节教师专业化•(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是教师专业特性,指其特殊性,是一个双专业,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发展;•二是教师专业发展既指教师成长的结果(指要达到的专业水平),也指教师成长的过程(指为达到专业成熟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三是教师是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即教师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权,没有其参与,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主要途径包括:•职前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在职学习•以评价促发展•自主发展。第三节学生(一)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特有属性(三)学生的地位一、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完整的人•不仅具有新陈代谢的生理生命,而且具有精神、意识和社会性的价值生命。•形式上具有认知、情感、态度和信念的丰富内涵;•内容上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和发展的全面性,用全面、整体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丰富潜能。(一)学生是完整的人但是,我们的教育面对完整的生命时常常以分裂的面目出现,例如•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体、美;•重认知、轻情感和态度的养成;•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分裂的教育造成了学生人格的分裂和缺损。•因此,追求完整生命的教育,是对当代教育、当代教师的一种挑战。素质教育对全面性的强调,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整的发展。(二)学生是有自主性的人•具有自主认识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本性;•动物只有本能的生理生命,人的生命则更在于精神文化的追求
本文标题: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68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