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从张顺有到“张顺有”:-原型、典型与变型
从张顺有到“张顺有”:原型、典型与变型报告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刘亚娟破题§ 张顺有其人其事§ 原型、典型、变型等概念的借用§ 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典型:原在希腊文中原是模子的意思。文学理论中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变型:常用于植物学,一般理解一种植物性状发生改变。报告内容§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路径§ 二、文章架构与主要观点§ 三、结论与反思§ 四、尾声§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路径§ 《人民日报》——产生兴趣§ 《山西日报》——发现新问题§ 回顾学术史,问题仍待解决§ 查阅山西地方档案馆馆藏资料——解决问题§ (一)产生兴趣§ ——从“张顺有事件”说起《人民日报》1952年5月30日第3版§ 1.我检举反革命分子时遭遇了重重阻难§ 赶车工人张顺有口述§ 华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李恒英笔录§ 2.中共中央华北局刘澜涛同志给全国总工会秘书长赖若愚同志的信§ 3.政法工作简评§ 必须肃清官僚主义§ 1.我检举反革命分子时遭遇了重重阻难§ 赶车工人张顺有口述§ 华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李恒英笔录§ 编者按:山西省崞县赶车工人张顺有为了检举归绥市反革命分子宋郁德,曾奔走于绥远、山西、察哈尔三省间的二十七个机关,费时将近半年,行程一万五千多里,遭遇了重重阻难,最后到中共中央华北局进行控诉,揭发了我们许多机关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中共中央华北局为了正确地处理这个案件,并使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深刻接受这一事件的教训,除了派人前往有关各省市各部门详细查对事实以外,并决定调集所有与此案有关的各机关负责的党员干部到华北局进行检查。下面是张顺有本人的口述材料和刘澜涛同志关于这一事件给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赖若愚同志的复信。§ 从张顺有的个人情况讲起:§ 我叫张顺有,山西省崞县二区庄头村人,今年二十九岁,十四岁出外谋生,后当赶车工人。我在归绥市公营碾磨厂当运输员时,加入工会和中苏友好协会,受到革命的教育,觉悟逐渐提高,我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非常拥护。去年镇压反革命运动时,我就响应人民政府号召,积极地检举反革命分子。§ 以个人要求和希望结束:§ 我的要求和希望:我相信人民政府是为广大劳动人民办事的政府:如……但也有些官僚主义机关,推来推去,不负责任。我最不满意的是……对他们这些错误,我要求登报,让他们公开进行检讨,教育他们改正错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外,我要求叫宋犯补偿我往返所化路费二百四十余万元,补齐下欠的工资二十五万元。张顺难过检举过还讨费过§ 我为了检举反革命分子宋郁德,奔跑了绥远、察哈尔、山西的二十七个机关,经过五个月,不仅耽误了生产,而且把过去的积蓄和衣服、被子、烟袋等都完全卖光了。实在没钱时,瞒着我父母,从家里偷出粮食来卖掉作路费,共化了二百四十多万元。当把反革命分子逮捕后,我就要求阳高县公安局叫反革命分子赔偿我所花的路费和偿还所欠我的工资七十五万元。阳高县公安局说这里解决不了,叫我回归绥解决……为叫反革命分子赔偿路费和所欠工资,我又跑了二十一个机关。以上来回奔跑,一共费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四下归绥,两去太原,奔走路程一万五千多里。最后,在没办法时,我才来到华北局控诉。§ 2.中共中央华北局刘澜涛同志给全国总工会§ 秘书长赖若愚同志的信§ 若愚同志:§ 山西省崞县赶车工人张顺有,为检举归绥市反革命分子宋郁德,往返察、绥、晋三省二十七个机关,为时几达半载,行程一万五千余里,终于逮捕了该反革命分子。①此种仇恨反革命分子和坚持正义的精神值得表扬。但在他这一英勇行动中,曾遭受到许多机关官僚主义者和破坏分子的阻碍,我们已决定逐一加以检查。经此间有关人员和张本人数次谈话及与归绥市公安局、市法院、察哈尔省阳高县公安局四次电话联系,并和归绥市公安局来人交换意见的结果,②证明张顺有所述情况基本上是正确的。③这暴露了绥远、察哈尔、山西等地许多机关,官僚主义作风已达到不可容忍的严重程度。§ 为彻底查清此事,我们已决定派人前往有关省市各部门查对清楚后,即调所有与此案有关的各机关负责的党员来华北局进行检查,并④将检查结果及张顺有口述材料予以公开发表,加以批判,以教育干部和群众。§ 张顺有往返所花路费二百四十万元,暂由华北局垫支,并已介绍张顺有带款回家生产。张回家后来信对如此解决甚为满意。特告。§ 刘澜涛⑤四月九日§ 3.政法工作简评§ 必须肃清官僚主义§ 这件事说明:在我们的政权机关和人民团体中,确有一批极为恶劣的官僚主义分子,他们的官僚主义作风的恶劣程度,远不是我们所能想像得到的。§ 这件事又说明:我们的许多政权机关和人民团体,对待和处理人民群众的检举和控诉等案件是缺乏制度的,或有制度而十分混乱。§ 这件事还说明:我们的若干领导机关和负责干部对下级工作人员是没有进行政策教育的……他们甚至连伟大的“三反”运动究竟是要反对什么都不完全了解。§ 现在正值“三反”运动转入建设时期,各地领导机关正将进行民主补课,调整机构和人事,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建立合理的制度。在这样的时候,认真地彻底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充分发扬民主,检查和扫除一切机关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对严重的典型的官僚主义分子进行必要的果断的处理,这对于巩固“三反”运动成果和推进各方面的建设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 一点疑惑§ 如果说《人民日报》关于“张顺有事件”的报道有加工的痕迹,那么“张顺有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样的?§ (二)发现新问题——《山西日报》的再宣传事情正在起着变化§ 《山西日报》6月6日第一次转载《人民日报》的材料,然后开始连续宣传,一直到6月底,基本上都是与《人民日报》保持一致,都没有太多问题。然而,6月24日《山西日报》第四版刊登一则评论,标志着宣传的正式转向。文中明确提出“学习张顺有,当好主人翁”的口号,指出“我们全体群众,也要向张顺有学习,学习他仇恨反革命分子,不怕困难,不怕报复,把真理坚持到底的斗争精神,真正当好国家的主人翁”。看到这篇报道之后,我觉得“事情正在起着变化”。所谓的变化就是《山西日报》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张顺有事件”转移到了“张顺有”本人身上,随后开始大肆宣传“张顺有”的主人翁精神上。张顺有逐渐被塑造成为一个“全能”的人。§ § 《山西日报》《山西日报》8月7日,第3版张顺有就是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最近,他除了注意进行读报宣传外,又亲自到本报编辑部,他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已是具有了新中国人民的高尚品质……他不怕困难、敢于坚持真理……在各种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在这里要向所有通讯员同志提出:向张顺有学习,做好一个名符(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山西日报》1952年8月11日,第1版,《读者来信》§ 编报人说:§ 张顺有自从中央华北局召开专门会议,对他检举反革命分子中遇到官僚主义重重阻难,作了彻底处理后,政治积极性更加提高了。他不仅在民兵中和组织互助中起积极带头作用,并且还特别注意了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经常宣传党的政策,和搜集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向党、政领导和党报反映。最近,他又亲来本报编辑部,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各种要求和意见。我们除了把其他问题转各有关机关参考、处理外,将群众加强生产领导的意见发表在下面。围绕“张顺有事件”的形成与宣传,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既存问题:张顺有的故事原始的版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民日报》在树典型的过程中对这个原始的版本进行了怎样的加工?第二,新问题:《山西日报》的这种再宣传何以变型?(三)回顾学术史§ (1)关于“张顺有事件”的研究成果§ 在“三反”运动的研究中着墨不多,且均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蓝本,将此事件作为“反官僚主义”的典型。§ 常利兵《“三反”运动中的张顺有事件研究》一文关注于张顺有是如何将自己的利益诉求与国家的治理策略关联在一起的,以及执政者的统治技术在失衡与调适中不断前行的实践轨迹。 (《安徽史学》,2011年第2期。)§ 既有研究的特点:将其置于宏大叙述中的一个片段,对于这一个案未作深入讨论;无一例外的接受《人民日报》的官方报道,默认反官僚主义”作为这一事件的全部内涵。§ (2)有关中共“树典型”的研究成果§ “典型”本是文艺学的概念,“树典型”也并非中共的发明。由于在短期内集中学习和快速发动的需要,群众运动缺乏规范,政策和目标时而变动,又要求保证大规模群众参与,故“典型”成为中共在群众运动中常用的动员方法,被赋予了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建国后,全国性的政治运动频繁展开。在“典型实验、逐步推进”的期待下,中央不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本不成熟的原型进行加工,赋予其超越本身的政治特征,更需组织上下联动,通过集中报道将典型推广至地方。这一上下沟通的过程显示,“树典型”至少包括典型的生产与传播两个连续性环节,而相关研究也基本围绕这一思路展开。§ 关于“树典型”的研究成果最早由新闻学者和社会学者贡献,前者从传播学的角度,以“典型报道”为切入点,普遍关注到典型的流动、受众等问题,对“典型”如何传播这一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成果。后者则对典型的生产机制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考察典型和政治权威之间的互动,探讨了典型背后的权力和资源等因素。§ 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畛域分明,树典型这一连续性的过程人为割裂为两个命题。近年来,一些历史学者开始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介入其中,进一步动摇了新闻学界关于典型真实性的表述,也为社会学者的结论提供了某些实证的补充。惜选取的个案不够理想,来自第三方的观照所能提供的“新鲜”信息也较为有限。§ “张顺有事件”§ ——一个有价值的个案§ 价值一:学界普遍认为,“典型”是中共政治需要的产物,加工原型的过程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讨论。§ 然而关于“树典型”的第二个环节,即典型传播的研究仍局限在新闻学者的结论中。新闻学者将“上下协调一致,口径一律”作为典型报道的基本特征,在接受了这一论断之后,历史学者对典型的传播路径也感到兴趣索然。§ 这一论点并未受到过质疑,但典型的这种同质性特征却无法解释“张顺有事件”在自上而下过程中的变型。借用这一个案或许去尝试挑战一下传统认知。价值二:一个能够将典型的生产与传播贯穿起来的个案有助于我们从裂缝中发现一片新的学术天空。§ (四)解决问题——山西地方档案馆馆藏资料研读山西省档案馆:C55—1004—41§ 该卷档案按形成时间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事件暴露前,省政府、崞县政府与张顺有的来往信函,下级各部门向山西省政府提交的关于张顺有检举反革命一事的情况报告;二是4月份华北局指示下达后,省政府有关人员提交的情况介绍以及工作人员在崞县所做的调查报告;三是“事件”经《人民日报》5月30日披露后,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的书面检查。原平市档案馆§ 《研究张顺有控告反革命问题》,1952年4月21日,1—2—14。§ 《关于张顺有回县后活动情况》,1952年7月7日,崞县纪检委。原平市档案馆:45—1—3。三个文本§ 通过档案还原的张顺有其人其事与来自《人民日报》和山西党报的两套叙述构成了一条相对连贯的资料链,至少为我们呈现出三个姿态迥异的张顺有。第一,作为原型的张顺有第二,《人民日报》宣传的“张顺有事件”中的“张顺有”第三,《山西日报》塑造的“张顺有”二、文章架构与主要观点§ 一、张顺有§ ——利用档案还原张顺有以及“张顺有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张顺有事件”§ ——华北局对典型的发现与运作§ 三、“张顺有”§ ——《山西日报》对“张顺有事件”的再宣传与变型(一)张顺有§ 山西省政府的情况说明与来自崞县地方的调查报告勾勒出一个形象不佳的张顺有。张顺有最初检举反革命分子宋郁德是出于“怕连累”,后来之所以如此执着很大程度上又有个人恩怨的成份;宋被逮捕之后,张顺有之所以辗转三省,报销路费又是重要原因。§ 山西省档案馆与原平市档案馆保存的上述资料并不一定完全真实可信,但却代表了山西地方对此事来龙去脉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张顺
本文标题:从张顺有到“张顺有”:-原型、典型与变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2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