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2013本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学习要点(小字)12月23日
1《中国古典文献学》学习要点解析:名词解释:1.文献:“文献”的本义是指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有关“道”(政治礼制)的各种典籍和尚在世的掌握了文化典籍和礼俗仪式的贤才两方面的含义,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故后人一般将“文”释为典籍(文字记录);将“献”释为贤才(即掌握了文化典籍和礼俗仪式的高级知识分子)。明清文人多有以此命书名者。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对“文献”的解释已有了变化,特别是对“献”的界定已不局限于“贤人”一项,而有部分“文”的含义。其后许多人下过定义。今人则多以“文献”谓古代典籍、图书文献等。2.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传承、流变方面情况以及对文献进行整理、利用的一门专门学科。它主要包括目录、版本、校勘三大部分。郑鹤声、郑鹤春所编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可以说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文献学理论的专著。文献学研究范围广阔,研讨文献所含各科内容众多,因而,人们称文献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多边学科,基础学科。3.简册:简册又叫简策,简牍、方策等,是指长条形的竹片或木片以及方块形的木版。它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字载体。简册被用作书写材料,到底始于何时,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简册了。可惜无实物佐证。但至迟春秋战国时已有简册。秦汉时期盛行,成为当时主要的书籍形式。直至东晋桓玄称帝时下令以纸代简之后,简册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4.目录: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而目录学则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目录学是为了适应文献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对文献的特定需求而产生的一门学问。目录学是我们读书治学的门径和指南,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里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人。”按照中国的学术传统,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5.版本:这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原指宋人用雕版印刷的书本,也作“板本”,以与唐以前手工抄写的“写本”相对。现代版本学中的版本指的是同一种文献经过多次的抄写或印刷而形成的不同本子。文献的载体形式不同,书写或印刷的时间、地点、版次、出版者、字体、行款、纸墨、装璜、内容的增删修改情况,以及流传过程中形成的藏书印记、题识、批校等方面的不同都可形成不同的版本。研究版本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优劣是现代版本学的任务。6.经折装:经折装是我国古代书籍装订的形式之一。经折装多用于佛经装帧,故名。是唐后期有人受佛教“贝叶经”装订方式的启发而发明。方法是把长卷子向两边均匀反复折叠成长方形,就象折纸扇一样。再在前后加两张硬纸作封面。它要求书写时行距均匀,才不致将字折成两部分。它主要的功夫在折叠,故又称其为“折子”。经折装简单易操作,易展读。但其折叠处常因磨损而断裂。(后代文人为了便于诵读常用经折抄记要背诵的内容,随身携带,时时诵读。明清时,大臣向皇帝上奏章时,为便于展读,也常用经折装,这就是平常说的递“折子”,“上折子”。括号中的文字可不答。)(可参考教材P116,需概括)27.包背装:这是我国古代书籍的装订形式。约始于南宋,盛行于元代。装订方法是:将书页无字的一面朝里对折,有字的一面朝外,然后把与折缝相对的边缘粘连在一张厚纸上,最后将厚纸向内折好。步骤与蝴蝶装相似,所不同的是,蝴蝶装将有面一面向内,将折缝粘连在底纸上;而包背装则是将有字的一面向外,将书页一边的边缘粘连在底纸(厚纸)上。这样就避免了蝶装书每读一页,须连翻两页的不便。到明初期,人们改粘连法为在书页边栏空白处打孔,然后用纸捻穿订,最后加上包背封面,这样比粘连要牢固,且基本与线装书一样了。(可参考教材P118,需概括)8.线装书:线装书是我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中最进步的一种。大致始于宋代,通行于明中叶,至清代而大盛。具体方法是:先将每张书页有字的朝外对折,然后按页叠好在前后加空白页一至两页再以书口折缝(版心)为准戳齐;然后在版心对面边栏打孔。用纸捻穿订;此为草订。再在前后加两张单页厚纸做书衣(封面);用刀把书口之外的三面截齐,用砂纸磨去毛边,再重新打引线孔,穿线订牢,一般的以书为四孔,多则六孔。最后在书衣正面贴上书签就完成了。线装书比包背装结实不易脱落,且书皮旧,破时可以重装,但多次重装,针孔多了,易损坏原书。在长期的线装实践中,人们摸索出了一套非常讲究的技术程序,使线装书又美观又牢固,这种技术在当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仍在使用。(可参考教材P119,需概括)9.反切:反切是古代汉语的注音方法,约形成于汉魏时期。反切最初只称某某反(唐大历后,因统治者讳言“反”字,曾改称某某翻),宋代《广韵》后正式用“切”字。其注音原理是用两个字为第三字注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即以前字的声母和后字的韵母加声调合起来形成第三字的读音。如“火,呼果切”,“罩,都教切”等。(反切注音比譬况、读若、直读等注音方法有很大进步,对后人认读古音有很大帮助,但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和区域语音的不同,也不能完全按现代汉语语音去理解古音反切。括号中的文字可不答。)10.《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著录了大陆各馆所藏善本书目,是至今为止收录中国大陆古籍最完备的一部工具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分为:经(一册,1989年出版)、史(二册,1993年出版)、子(二册,1996年出版)、集(三册,1998年出版,这年4月,又将先出的另外四种进行重印以与集部配齐)、丛(一册,1990年出版)五部分共九册。除丛部专录丛书之外;其他各部基本上都是收录单刻本。各部书目按著者时代或成书时代先后排列,但没有综合的著者和书名索引,使用略感不便。由于种种原因,此书未能将大陆的善本古籍包揽无遗,尚有遗漏,因此还要注意参考检索其他书目。11.别集:别集是相对于总集而言的,指的是自己或他人辑录一人的全部(全集)或部分作品(选集)为一集。别集有许多异称,如:集、文集、类稿、丛稿、文抄、文编等,具体的取名原因决定其方式。别集起源于西汉,东汉至清代不断发展,各个朝代都有所建树,清代是集大成时期。别集的编辑有按内容、文体和编年等多种编排形式。别集在众多作品集中数量最大,是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重要史料支柱。12.钞本:是中国古籍写本的一种。指的是未经作者过目审定,更无作者笔迹的本子。有的钞本可能是从稿本过录,则其价值仅次于稿本。有的仅为转抄,则其价值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些难见的珍本便赖钞本得以保存。我国古籍中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和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都是钞本。钞本也称抄本。313.《经籍纂诂》:清阮元等编纂,出版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这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一百零六韵编次被释的字;以一韵为一卷,全书共分属一百零六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兼有大字典和古词典之功用,对我们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由于这部书是按韵排列的,它把同韵的字都收在同一卷(即同一韵)里,所以我们使用这部书时,要依韵查字,对不熟古韵的人比较麻烦。(1936年世界书局影印清嘉庆17年(1812)扬州阮氏琅环仙馆刊本,末附笔画检字表即目录索引,大大方便了使用。1982年成都古籍书店曾重印此本。括号中的文字可不答。)14.杀青:这是木简加工过程的名词术语。就是将竹子破成竹条后,还要把简面刮平(一般指竹黄一面),再用火烤干,这样写上字就可以预防虫蛀,这种加工工序叫“杀青”。《太平御览》卷六百六载:“《风俗通》曰:刘向《别录》‘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折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越曰杀,亦治也。”所以竹简又叫“杀青简”,又叫“汗简”(宋代郭忠恕有《汗简》一书)、“汗青”(文天祥有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汗青”代指史籍,故古人又有“青史留名”之说),而今人常常将一件文艺作品三抽完成了称为“杀青”。15.麻沙本:这是古籍刻本的名称。我国古籍刻本按照书籍刻印的地域来分,可以分为浙本(浙江地区刻本)、蜀本(四川地区刻本)、闽本(福建地区刻本,因以建宁府建安、建阳两县为中心,故又称建本)、平水本(山西平水刻本)等。浙本、蜀本注重校勘,质量较好。建本多为考试用书和通俗读物。建阳麻沙镇刻本粗制滥造,因而麻沙本几乎成了劣本的代称。但明代以后,真正的宋本传世已很少。在今天,即便是麻沙本也是非常珍贵的版本。16.校勘是指利用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通过比较核对和分析推理,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力求恢复其本来面貌。校勘是古籍文献整理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工作,是其它整理工作的基础。17.索引的定义是:把特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如报刊、书籍)中某些重要的或有意义的信息,如书名、刊名、篇名、主题、人名、地名等分别择录出来,按一定方式(如以(字母或笔画)为序)编排,并注明出处,以供检索的工具。它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索引源、索引款目、编排方法和出处指引系统。索引不仅为读者提供多种文献检索途径,并能通过检索词的使用,反映某一文献的主题内容以及关于某一学科或课题的最新观点和发展趋势。18、古文献“三通”:指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三书。《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记载自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杜佑综合经史及历代文集、奏议等分类编纂,内容丰富,对唐代制度叙述尤为详尽。是中国第一部政书。《通志》二百卷,南宋郑樵撰,是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多抄录前史和《通典》,惟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本五略系首创。纪、传所据的旧史书有已经失传的,可据以校勘现在流行的本子。二十略是本书的精华。《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宋末元初马端临撰,记载自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经籍、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二十四门。《文献通考》简称《通考》,除因袭《通典》外,并采取经史、会要、传记、奏疏、当时人的论议和其他文献等,内容比《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简答题:1.简述《七略》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贡献及其缺陷。《七略》的贡献有四:一是创立了目录学中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体例;二是编制出第一4部分类目录,6大类38小类共著录13219多卷书,为后世目录学分类垂范;三是创造了“互见”、“别裁”体例,前者如《墨子》一书跨“诸子略”和“兵书略”两类互见,后者如从《管子》中裁出《弟子职》篇单行于《孝经》类之下;四是倡言尊古文经,提高其地位,使之从私学进入官学,打破了今文经学独自垄断的局面,促进了学术争鸣和发展。《七略》分类并不完美,近人姚名达所著《中国目录学史》就指出其分类标准不一:诸子略以思想系统分;六艺略以古书对象分;诗赋略以体裁分;兵书略以作用分;数术略以职业分;方技略则兼以体裁和作用分。(《七略》原书已佚,但其大小序和类目多为《汉书·艺文志》所采。此外清人洪颐煊《问经堂丛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陶溶宣《蓟江馆辑补书》、张选青《授经堂丛书》、姚振宗《快阁师石山房丛书》及严可均《全汉文》中皆有辑佚本。括号中的文字可不答。)2.简述丛书的文献学价值。教材P42为主丛书是指收集两种以上文献,按照一定的理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丛书的文献价值很明显。丛书把许多分散的单独的文献按一定的主题、类别和体例编辑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特定文献的特定需求,免去读者到处查阅的麻烦以及四处购求而不得的苦恼,便于读者阅读、分析、研究有关的问题。因此,张之洞在指导人们读书的著作《书目答问》中,在经、史、子、集四部之外专门列举了“丛书”一类,并指出:“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搜残存佚,为功尤巨,欲多读古书,非买丛书
本文标题:2013本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学习要点(小字)12月23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4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