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普通化学重修试卷答案
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1页共7页电子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重新学习考试课程名称:普通化学考试形式:一页纸开卷考试日期:2011年6月16日考试时长:_120_分钟本试卷试题由_三__部分构成,共__6__页。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得分一、选择题(共20分,共20题,每题1分)1、理想气体是指:(B)A、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有体积;B、分子间引力可忽略,分子体积可不计;C、分子无体积,但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既有体积,也有分子间作用力。2、在总压力为100KPa的混合气中,具有相同质量的H2、He、N2、CO2,其分压最小的是(D)。A、H2B、HeC、N2D、CO23、在工业上常用减压蒸馏,以增大蒸馏速度并避免物质分解。减压蒸馏所依据的原理是(A)。A、液相的沸点降低B、液相的蒸汽压增大C、液相的温度升高D、气相的温度降低4、已知乙醇和水的正常沸点分别为78℃和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相同温度时乙醇的蒸气压大于水的蒸汽压B、乙醇分子间作用力小于水分子间作用力C、乙醇受外压小于水所受外压D、78℃时乙醇的蒸汽压等于101.325KPa5、将0.45g某非电解质溶于30.0g水中,使溶液凝固点降为—0.150℃。已知水的Kf为1.86℃·kg·mol-1,则该电解质相对分子质量为(D)A、100B、83.2C、204D、1866、关于稀溶液依数性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A、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B、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质的本性有关C、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有关得分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2页共7页D、稀溶液定律只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7、已知下3个反应的标准焓变:(1)C(s)+O2(g)=CO2(g)△rHθm=-393.1KJ·mol-1(2)2S(s)+2O2(g)=2SO2(g)△rHθm=-593.71KJ·mol-1(3)CO2(g)+2SO2(g)=CS2(l)+3CO2(g)△rHθm=1075.4KJ·mol-1则反应C(s)+2S(s)=CS2(l)的标准焓变是(B)A、-88.6KJ·mol-1B、88.6KJ·mol-1C、101KJ·mol-1D、-2062.2KJ·mol-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对于给定物质,温度升高,熵值增加。B、同一物质,不同聚集状态时,气态的熵大于液态的熵。C、固体或液体溶解后,熵值降低。D、气体溶解在其它气体后,熵值增加。9、在标准压力和373K下,水蒸气凝聚为液态水时,体系中的:(C)A、ΔH=0;B、ΔS=0;C、ΔG=0;D、ΔU=0。10、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的过程是(A)A.H0,S0;B.H0,S0;C.H0,S0;D.H0,S0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B、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C、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D、凡速率方程中各物质的浓度的指数都等于反应方程式中起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基元反应。12、欲使0.1mol.L-1的HAc溶液的离解度减小而PH值增大,可加入(A)A、NaAcB、NaClC、HClD、H2O13、已知25℃时H2S的812a12K9.110,1.110aK,则0.010mol·L-1的H2S水溶液中的S2-浓度为(B)mol·L-1。A、9.1×10-8B、1.1×10-12C、0.01D、0.021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是:(A)A、0级反应;B、1级反应;C、2级反应;D、无级数概念。15、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可能存在的是:(A)A、3,2,2,1/2;B、3,0,1,1/2;C、2,-1,0,-1/2;D、2,0,-2,1/2。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3页共7页16.原子轨道沿两核联线以“肩并肩”方式进行重叠的是(A)A、л键B、σ键C、氢键D、离子键17.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A)A、C2H5OHB、C2H5ClC、C2H4D、C2H6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同一主族中,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随之增加。B、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数值越小,表示其非金属性越强。C、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递增。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递减,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加。19、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A)A、C2H5OHB、C2H5ClC、C2H4D、C2H620、已知Fe3++e=Fe2+=0.77VCu2++2e=Cu=0.34VFe2++e=Fe=0.44VAl3++3e=Al=1.66V则最强的还原剂是:(D)A.Al3+;B.Fe;C.Cu;D.Al.二、简答题(共40分)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为什么BF3是平面三角形分子,而NF3却是三角锥形分子。(8分)BF3:当B原子与F原子形成BF3分子,基态B原子2S2中的1个电子激发到一个空的2P轨道,然后B原子一个2S轨道与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这三个杂化轨道互成120度夹角,并分别与三个F原子的P轨道重叠,电子配对形成3个σ键,因而构成平面三角形分子。NH3:N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分别形成2个不等性SP3杂化轨道与3个H原子形成3个σ键。同时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占据一个杂化轨道。由于孤对电子更靠近N原子,因而对成键电子有更大的推斥作用,致使NH3分子键角受到压缩,形成三角锥形。得分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4页共7页2、请分别写出P15,Cu29的核外电子排步式,并写出其所在周期数、族数、以及所在分区。(6分)Cu29[Ar]3d104s1周期数:4族数:ⅠB族。分区:ds区P15[Ne]3S23P3周期数:3族数:ⅤA族。分区:p区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别解释H2O、PF5分子的空间构型。(8分)答:H2O分子:价层电子对数:4。其中包含键对数2;孤对数2。其空间构型为V型。PF5分子:价层电子对数:5。其中包含键对数5;孤对数0。其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型。4、写出O2分子的分子轨道电子排步式,并解释其为何具有顺磁性。(8分)答:O2分子的分子轨道电子排步式为:可以看出,O2分子中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具有顺磁性。5、分别为下列配合物分子命名,并指出其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以及配位数。(5分)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5页共7页化学式配合物名称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K4[Fe(CN)6]六氰合铁(Ⅱ)酸钾Fe2+CN-C6[Co(NH3)6]Cl3氯化六氨合钴(Ⅲ)Co3+NH3N66、由碰撞理论解释浓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分)答:根据碰撞理论,当气体的浓度俞大,碰撞频率就越高,碰撞能发生反应的分子数也越多,反应速率也越大。当温度升高时,不仅仅气体运动速率加快,并且动能大于或等于Ea的气体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也相应加快。三、计算题(共40分)1、已知aK(HCN)=4.93310,K不稳{[[Ag(CN)2]-]}=7.942210,试计算当pH=4.0时,0.11Lmol的[Ag(CN)2]-溶液中Ag+离子的浓度。(10分)解:[Ag(CN)2]-+2H+Ag++2HCN平衡时0.1-x10-4x2x平衡常数K=K不稳/Ka2=x(2x)2/(0.1-x).(10-4)2可以解得:x=2×10-9mol/L2、考古学通常用14C测定考古年代。现有一古代墓葬中获得一片木料,将其燃烧,分析燃烧产物中的14C/12C的比值为现有木材中14C/12C比值的0.738倍。请推算此墓葬距今多少年。已知14C的放射性衰变是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t1/2=5730年,并且认为12C不发生变化。(10分)解:一级反应半衰期t1/2=ln2/KK=ln2/t1/2=1.2×10-4年-1得分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6页共7页由一级速率方程可得:ln0.738/1=-kt=-1.2×10-4tt=2.51×103年3、计算在下列溶液中AgCl的溶解度:已知+32-10-8sp,AgCl,Ag(NH)]K1.810;K=8.910不稳[(1)在纯水中;(2)在0.01mol.L-1的NaCl溶液中;(3)在0.01mol.L-1的AgNO3溶液中;(4)在1.0mol.L-1的NH3溶液中。(15分)解:(1)在纯水中:AgClAgCl如溶解度为S则有Ksp(AgCl)=S2,可求得S=1.3×10-5mol.L-1;(2)在0.01mol.L-1的NaCl溶液中;如溶解度为S则有Ksp(AgCl)=S×(S+0.01),可求得S=1.8×10-8mol.L-1;(3)在0.01mol.L-1的AgNO3溶液中;如溶解度为S则有Ksp(AgCl)=S×(S+0.01),可求得S=1.8×10-8mol.L-1;(4)在1.0mol.L-1的NH3溶液中。AgCl+2NH3Ag(NH3)2++Cl-平衡浓度1.0-2SSS平衡常数K=Ksp(AgCl)×K稳Ag(NH3)2+=2.0×10-3K=S×S/(1-2S)2=2.0×10-3则溶解度S为4.1×10-2mol.L-14、对于由电对MnO–4/Mn2+(酸性条件)与Zn2+/Zn组成的原电池24(/)1.507EMnOMnV,2(/)0.7618EZnZnV(1)配平电极反应,写出标准状态下总反应方程式,及原电池符号。(2)计算298K下,当c(MnO–4)=c(Mn2+)=c(Zn2+)=1mol·L–1,c(H+)=0.1mol·L–1时,该电池的电动势,该氧化还原反应的mrΔG,并说明该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3)求该氧化还原反应在298K时的lgKθ(15分)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座位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第7页共7页解;(1)正极:MnO4-(aq)+8H+(aq)+5e=Mn2+(aq)+4H2O(l)负极:Zn(s)=Zn2+(aq)+2e反应方程式:2MnO4-(aq)+16H+(aq)+5Zn(s)=5Zn2+(aq)+2Mn2+(aq)+8H2O(l)原电池符号:(—)Zn(s)︳Zn2+(aq)‖MnO4-(aq),8H+(aq),Mn2+(aq)︳Pt(+)(2)E/Zn)(Zn)(Mn)(H)(MnOlg5059.0)/Mn(MnO228424ccc=1.507+5059.0lg(0.1)8―(―0.7618)=2.1744V△rGm=―nFE=―10×96485×2.1744=–2099kJ·mol—1反应正向进行(3)10[1.507(0.7618)]lg384.50.0590.059nEK;384.510K
本文标题:普通化学重修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7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