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加强党性修养(党课)
-1-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党课讲稿)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要求,着重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加强党性修养的任务,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基本要求与工作着力点,作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这是对我们党党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的有力推动,必将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下面,讲三个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意识,自觉地把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必修课。(一)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党性,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思想上建党”的著名论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性修养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发扬光大,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新的考验。-2-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意识,才能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二)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共产党员终生必修课程。党性是什么?党性是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党的性质的集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党的先进性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奋斗纲领、路线政策、组织原则、党的纪律、党的作风等方面,又体现在广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品格以及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共产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就要具有并不断提高党性意识,形成坚强的党性。共产党员要努力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这是做合格党员的根本条件,最终生的必修课程。党性修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党的纳领、章程和决议对全体党员都有共同的、普遍的要求和约束力。无论就党的整体或是党员个人来说,维护党性、增强党性,都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因为,客观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党员个人也会发生变化,在这个问题上合格了,在另一个问题上有可能不合格或不完全合格。所以,共产党员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党的各级组织要始终把党性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克服一切背离党性的思想和行为。(三)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领导干部更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从世情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家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与此同时,我国发展又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党性看,-3-作为长期执政的大党,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自身建设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加强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作风纪律修养。应当说,目前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总体情况是好的,领导干部在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完成各项重大任务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但一些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群体性事件,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这突出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党风的内在根据,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决定党风,党风彰显党性。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才能确保始终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始终走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头,始终保持先进性。(四)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反映出我们与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必须加强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关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完善,活动不正常。民主集中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班子成员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进一步发挥好表率作用。-4-我们应对上述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刻剖析,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特别是从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第一,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在思想上,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表明我们的思想解放还很不到位。第二,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在工作上,我们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浓,表明我们推进工作的力度还不到位。第三,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在作风上,我们转换职能还不快,表明我们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到位。出现了“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第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在领导上,我们的执政能力还不强,表明我们的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还不到位。在干好事业上,我们还缺少胆略、气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缺乏改革创新和克难奋进,打开局面的招数,在新形势下,显得为难、被动,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上述原因说明,我们综合素质还不够好,党性修养还不到位,没有真正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好自己的思想。虽然平时也参加了不少学习活动,中心组学习制度也坚持了,自学也进行了,但学习的态度还不够端正,往往把学习当作一般任务去完成,装门面,应付检查,没有认真去学、去思考,没有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没有在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理论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只言民语,谈不上全面性、系统性,更谈不上融汇贯通,这必然导致我们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缺少理论定性,缺少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思路不清晰,思想不解放,抓不住重点,突不出关键,拿不出有力措施,用不了好的方法。党性意识不强,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导致于自己在党的宗旨观念、责任意识、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方面没有得到很好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没有得到很好发扬,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社会监督相统一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差距。-5-二、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弄清楚加强党性修养的着力点。第一,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检验党性、党风、党纪的根本标准。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严重脱离群众。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人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常怀公仆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大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增进与亿群众的真挚感情,时刻将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做亲民型干部;常察民之意,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愿,群众不拥护的政策坚决不出台,群众不欢迎的事情坚决不考虑,群众不赞成的干部坚决不使用,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坚决不姑息,真正让群众满意,做为民型干部;常谋利民事,积极稳妥地推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经常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办急事,把“党的温暖带给千家万户”,做爱民型干部。第二、要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扎实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推进科学发展,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落后观念,尽快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6-难题,建立健全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等,把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实情,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出实招,开动脑筋开启思路破难题,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坚持一切按规律办事,在认真学习中明白道理,在大胆实践中升华认识,不断提高对市场经济运行、现代产业发展、新型社会管理等规律的驾驶能力,适时提出符合发展潮流、顺应发展趋势、切合发展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要领域取得新进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业绩。当前,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思想解放的程度,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实践能力,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高工作执行力。第三,要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权力意味着责任。党和人民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相应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领导干部应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强化责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上交付的工作任务。第四,要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努力认真工作。把正确政绩观作为衡量党的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尺。秉承什么样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依据。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政绩问题上应该保持高度清醒态度,应该十分清楚什么是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什么是对党和人民不利的事,如果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搞虚报浮夸,以至劳民伤财,引起民怨,这当然不-7-是什么政绩,更谈不上有丝毫党性。把党性问题和政绩问题联系起来,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领导干部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我们要抛弃那些不正确的认识和想法,坚信抓改革也是抓发展,搞好改革和稳定,也是作贡献。克服短期行为,克服慢慢干思想,振奋精神,一股作气完成改制任务。第五,要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腐朽落后观念和现象,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利益观。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感。虽然我们今天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条件改善了,但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发展难题仍然很多,仍要靠实干去完成,靠奉献去实现,靠廉洁去保障;我们要始终牢记一个“干”字,任何时候都不埋怨、不争论、不观望,不当“太平官”、“安乐官”,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以工作为最大的乐趣,心无旁鹜抓发展,雷厉风行干工作,身先士卒做表率,多干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多干群众受益的事情,多干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情;始终心怀一个“公”字,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人民利益为先,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乐于吃苦、甘于“吃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本文标题:加强党性修养(党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79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