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题破山寺后禅院》和《送友人》
课外古诗诵读之《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通过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的感情。目标定向一.课前“个体学习”:1.走近作者: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个体学习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诗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高峰。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2.背诵这两首诗并理解诗歌的意思。题破山寺后禅院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送友人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二.课上“个体学习”:二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㈠赏读《题破山寺后禅院》:1.赏析首联中“入”和“照”。首句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3.你认为颈联的“诗眼”是哪些词?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诗眼是悦、空两个字。这两个字准确的表现了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体现了诗人向往佛门和内心的平静。4.你认为尾联两句有矛盾吗?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关系?没有矛盾。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种磬的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这与常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是吻合的。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忘却尘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㈡赏读《送友人》: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①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②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2.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作简要分析。“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了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漂浮不定,写出了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3.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寄寓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同伴互导组内对标有“?”之处作交流,对有不同见解之处用“★”标出。教师解难1.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提出标有“★”的疑问之处。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之处。(主要由学生交流解决,老师点拨指导)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练习检测2.尾联写了哪些内容,手法上有何特点。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3.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的表达效果。“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课外学习2.“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词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两个词所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曲”,描摹的是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多,景致深,更能突出环境的幽静。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4.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孤蓬”比喻“远行的友人,形象的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篷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5.尾句“班马鸣”的作用?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本文标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和《送友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0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