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名流置业:风险管理制度(XXXX年10月)
名流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2011年10月20日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名流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名流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一)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实现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真实、可靠;(三)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四)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第四条按照公司目标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分类,公司风险分为:市场风险、项目风险、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一)市场风险:是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风险、宏观政策风险、行业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社会风险、区域风险等。(二)项目风险:是指在项目投资分析决策阶段、前期阶段、建设阶段、租售阶段及使用阶段全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投资可研风险、土地储备风险、地质勘探风险、产品定位风险、产品设计风险、招标风险、报批办证风险、市政配套风险、拆迁风险、合作方履约风险、施工管控风险、营销推广风险、公共关系风险等。(三)战略风险:是指因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决策不正确,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包括战略决策风险、战略制订风险、战略实施风险、品牌风险、缺乏土地储备等。(四)运营风险:是指因经营决策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包括组织机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信息沟通风险、异地管控风险、品质诚信风险等。(五)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1、财务报告失真风险。没有完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2、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没有建立或实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公司的资产如设备、存货、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降低或消失。3、舞弊风险。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正当的收益。(六)法律风险:是指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文件的规定,影响合规性目标实现的因素。包括合同风险、法务风险、法规更新风险等。第五条按风险能否为公司带来盈利机会,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第六条按照风险的影响程度,风险可分为:(一)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全面爆发风险,涉及范围广泛,无法继续经营,导致公司财产、人员及投资者利益遭受重大损失,造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重大影响;(二)重大风险:公司爆发大规模风险,涉及范围广泛,无法正常经营或受到重大影响,导致公司财产、人员及投资者利益遭受损失,造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重大影响;(三)较大风险:公司发生重大突发风险,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导致公司财产、人员及投资者利益遭受损失,有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四)一般风险:公司发生突发风险,正常经营受到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公司财产、人员及投资者利益遭受损失。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第二章风险管理及职责分工第八条公司各部门为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为第二道防线;公司总裁办公会为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第九条公司各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一)公司各部门按照公司内控部门制定的风险评估的总体方案,根据业务分工,配合内控项目组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反应方案。(二)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反应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控制设计方法和描述工具,设计并记录相关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修改完善控制设计。包括:建立控制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工具描述业务流程,编制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等。(三)组织控制制度的实施,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收集、分析控制缺陷,提出控制缺陷改进意见并予以实施。对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除向部门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外,还应向内控及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公司监控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四)配合审计监察办公室等部门对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第十条分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和职责分工的设置,分别参照上述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制定。第三章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收集第十一条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公司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应把收集初始信息的职责分工落实到集团各部门及各分子公司。第十二条在战略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同行业战略风险失控导致公司蒙受损失的案例,并收集与公司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技术环境、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重点关注本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投融资计划、年度经营目标、经营战略,以及编制这些战略、规划、计划、目标的有关依据。第十三条在财务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同行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收集与公司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指标的重要信息,重点关注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第十四条在经营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同行业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公司蒙受损失的案例,收集与公司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对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进行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分析公司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能力。第十五条在法律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同行业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公司蒙受损失的案例,收集与公司法律环境、员工道德、重大协议合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等方面的信息。第十六条公司对收集的初始信息应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进行风险评估。第四章风险评估第十七条公司风险评估主要经过确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等五个基本程序来进行。第十八条确立公司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是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一)公司风险管理理念是公司如何认知整个经营过程(从战略制定和实施到公司日常活动)中的风险为特征的公司共有的信念和态度。公司实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对于高风险投资项目采取谨慎介入的态度。(二)风险接受程度是指公司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一般来讲,公司可将风险接受程度分为三类:“高”、“中”或“低”。公司从定性角度考虑风险接受程度,整体上讲,公司把风险接受程度确定为“低”类,即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采取谨慎的风险管理态度,可以接受较低程度的风险发生。公司的风险接受程度选择也与公司的风险管理理念保持一致。第十九条目标制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的前提。公司必须首先制定目标,在此之后,才能识别和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并且采取必要的行动对这些风险实施控制。公司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四个方面。目标确定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计划。第二十条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可能阻碍实现公司目标、阻碍公司创造价值或侵蚀现有价值的因素。公司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访谈法等识别风险。公司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以便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一)公司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1、董事、监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2、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3、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4、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5、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6、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二)公司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1、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3、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4、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5、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6、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第二十一条风险分析主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公司目标的影响程度两个角度,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风险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组合而成。在风险分析不适宜采取定量分析的情况下,或者用于定量分析所需要的足够可信的数据无法获得,或者获取成本很高时,公司通常使用定性分析法。公司对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哪些风险应当引起重视、哪些风险予以一般关注,对于需要重视的风险,再进一步划分,分别确认为“重要风险”与“一般风险”,从而为风险对策奠定基础。风险的重要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定:(一)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属于“极小可能发生”的,该风险就可不被关注;(二)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于或等于“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小,就将该类风险确定为一般风险;(三)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于或高于“风险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就将该类风险确定为重要风险。公司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以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第二十二条风险对策。公司应该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选择风险应对方案:规避风险、接受风险、减少风险或分担风险。(一)规避风险:指公司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对策。(二)减少风险:指公司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对策。(三)分担风险:指公司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对策。(四)接受风险:指公司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公司在确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风险应对方案对风险可能性和风险程度的影响,风险应对方案是否与公司的风险容忍度一致;2、对方案的成本与收益比较;3、对方案中可能的机遇与相关的风险进行比较;4、充分考虑多种风险应对方案的组合;5、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6、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第二十三条对重要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分子公司及集团职能部门对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经营计划、项目开盘、项目交付等重要工作节点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针对新政及市场变化,不定期进行项目运行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对年报半年报信息披露进行风险评估;对重大施工方案、产品策划定位、设计单位的选择进行风险评估。第五章重大风险监测及预警第二十四条公司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第二十五条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集团分子公司对政策和市场变化,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公司运营阶段的现金流、筹资情况、回款情况、员工离职率、岗位空缺率、员工敬业度、地区、行业、专业薪酬调研等重要风险进行监控,出现异常及时预警;集团董办对股价波动情况实时监测预警。第二十六条公司成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裁任副组长,总裁办公会成员为组员,负责处理公司重大风险的管理及处置工作。公司对重大风险的处置以“切实可行、积极应对”为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
本文标题:名流置业:风险管理制度(XXXX年10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