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供应链管理核心知识点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应链的含义及重要性。掌握业务外包与企业的可拓展性、供应链构建模型及方法、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及库存管理等核心内容。根据供应链的特点能够对供应链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掌握供应链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第一章全球经济一体化级市场竞争特征授课目标与要求:了解企业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主要环境,掌握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竞争的主要特点,了解企业管理模式变化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历程,掌握供应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的意义。授课内容:第一节21世纪企业面临环境的主要特征(了解企业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主要环境)1、信息爆炸的压力;2、技术进步越来越快;3、高新技术的应用;4、市场和劳务竞争全球化;5、产品研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6、可持续发展的要求;7、全球性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8、用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第二节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掌握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竞争的主要特点)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订单响应速度越来越快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第三节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了解企业管理模式变化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历程)P8-15第四节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掌握供应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一、供应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空间和形态与以往都不一样,这种变化必然会对传统管理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带来挑战。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这必然带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消费需求的变化。2、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在新环境下的不适应性。传统管理模式是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决策背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获得效益。适应品种变化的能力很差,管理层次多必然影响整个企业的响应速度。3、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纵向一体化”。这种模式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企业必须自己筹集资金进行建设,然后自己进行经营和管理。延长了企业响应市场的时间,迫使企业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4、交易成本形成的无限动力。原有的“纵向一体化”的组织模式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已完全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企业要将其主要精力用于其核心竞争力,同时尽可能的利用外部资源,而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二、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1、制定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战略(1)在企业内外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从企业的内部来说,主要是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从企业外部来说,合作的概念已进展到了以前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2)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因为市场的急剧变化,故而需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并在竞争中知己知彼。敏捷的基本思想是即快又灵,所以要把信息的价值提到足够的高度来认识。(3)供应链企业的组成和工作从竞争走向合作,从互相保密走向信息共享,实际上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4)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5)方法论的指导——集成方法论(6)标准和法规的作用2、推动式和牵引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1)推动式供应链以制造商为核心,产品生产出来后有分销商逐级推向用户,各个企业间的集成度较低,通常采取提高安全库存量的办法应付需求变动,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较高,对需求变动的响应能力差(2)牵引式供应链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3、供应链管理信息支持技术的战略。4、绩效测量与评价。5供应链管理师企业间资源集成的桥梁第五节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意义对我国企业传统制造模式的改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其中与供应链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是关于生产系统设计时间问题。就传统而言,有关生产系统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制造企业的内部环境,侧重点在生产系统的可制造性、质量、效率、生产率、可服务性等方面,对企业外部因素研究考虑较少。在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供应链对产品成本和服务的影响。(2)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对供应链的有效控制要求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应该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3)集成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和支持系统。运用系统论、协同论、精细生产等理论与方法,研究适应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和支持系统。(4)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系统重构。现行企业的组织既然都是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基本上适应可制造性、质量、生产率、可服务性等方面的要求,但不一定能适应于供应链管理,因而必须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流程重构问题。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以取得整个系统最优的效果,必须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构,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应采取的结构形式。(5)研究适合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因而其绩效评价和激励系统也应有所不同。新的组织与激励系统的设计必须与新的绩效评价系统相一致。本章的主要概念:供应链成组技术:原来成为成组工艺,目的是解决零件品种多,批量小带来的问题,是把结构、工艺路线相似的零件组成一个零件组,再在零件组中选择一个典型零件,并根据典型零件选择设备和工艺装备,通过扩大零件组的“组批量”来降低单件小批生产的成本。后来,又与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管理、产品设计、资源配置等结合起来,将成组的概念扩展至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整个系统,发展成为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是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上引入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及调度功能,提过加工的自动化和柔性,通过计算机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实现不停机转换零件品种和批量。同时,在加工中心之间通过自动导向小车或传送带运输零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即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到售后服务的全部生产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紧密连接,统一考虑。(2)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数据的采集到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最终形成的商品可以看做数据的物质表现。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战略也叫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思考题:1.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供应链的产生基础是什么?3.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意义4.以时间竞争和以成本竞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章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授课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现行企业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原因;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特征;掌握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及主要类型,掌握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模型,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机制设计和风险防范机制。授课内容:第一节现行企业运作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冲突(了解我国现行企业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的原因)P34-35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模型及特征(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特征)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的结构模型P38-39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问题)动态性(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节点企业需要动态更新)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均高效率的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收到消费者手上。第三节供应链管理要素及结构体系框架(掌握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及主要类型)供应链计划供应链信息流客户服务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设施选址决策合作关系管理企业组织结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了整个链上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总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领域过程。(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3)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的简单连接。(4)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趋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第四节供应链的类型(掌握供应链的主要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容量和用户需求的关系)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出于平衡状态,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出于平衡状态。3、效率性供应链和响应性供应链效率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料转化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为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4、敏捷性供应链需求不确定性低(功能性产品)高(创新性产品)低(稳定流程)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高(变化流程)低(功能性产品)高(创新性产品)低(稳定流程)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高(变化流程)杂货,服装食品、石油、天然气时装计算机,流行音乐水利发电,某些食品加工电信,高端电脑半导体效率性供应链响应性供应链风险规避供应链敏捷性供应链第五节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化模型,看书P53-55)1、调整适应性——业务重组回路:主要涉及供需合作关系问题、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精细化策略等问题2、面向对象的过程控制——创造性团队回路:面向对象的集成化生产计划与控制策略、基于价值增值的多级库存控制理论…3、顾客化需求——顾客化策略回路4、信息共享——同步化计划回路第六节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机制设计和风险防范机制)1、供应链管理的机制设计合作机制决策机制(基于开放信息环境下的群体决策模式)激励机制自律机制2、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3、供应链链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1)供应链环境下风险的分类、来源、及其特征内生风险:道德风险、信息扭曲、个体理性外生风险: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四类风险(2)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指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顶和预见。(3)企业对于风险的态度风险爱好风险厌恶风险中性(4)供应链的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①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②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决策过程。③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使合作伙伴获取比败德行为更大的收益)④柔性化设计。(消除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⑤风险的日常管理。(建立一套风险预警评价体系,确定“临界值”)⑥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本章的主要概念:供应链企业的委托-代理: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卖方)和采购商(买方)由于占有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企业投资者负责。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企业的行为也可能会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思考题:1.供应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供应链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3.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主要要素
本文标题:供应链管理核心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3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