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疫情防控措施及复工工作方案
疫情防控措施及复工工作方案北京市工程公司工程项目经理部日期:年月日目录疫情防控措施及复工工作方案……………………………………………….1一、工程概况………………………………………………………………………..…1二、责任落实…………………………………………………………………………..2三、疫情防控措施……………………………………………………………………3四、食堂和住宿管理………………………………………………………………..6五、公共区域消毒管理…………………………………………………………….6六、减少人员聚集管理…………………………………………………………….6七、加强疫情防控信息传送……………………………………………………..7八、复工时间…………………………………………………………………………….81疫情防控措施及复工工作方案2020年1月24日,北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毒在施工现场传播,严格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部署,全力做好本项目疫情防控及节后复工工作,根据市住建委、市国资委和集团的工作要求,《关于施工现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京建发(2020)13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施工现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京建发(2020)14号)、《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做好建设工程复工协调调度的工作方案》(京建发(2020)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保障建设工作安全有序复工的通知》(京建发(2020)20号)、《施工现场新型冠状病毒突发疫情应急预案(京建发(2020)4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施工现场管理的通知》(京建发(2020)4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施工现场就餐管理的通知》(京建发(2020)52号)、《关于进一步严格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的通知》(京建发(2020)56号)的紧急通知,和延庆区相关文件等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面拆除、恢复、供暖管道土方开挖、回填,新建、改造暖气井等抢修和维修工程。二、落实责任2以高度的整治责任感,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项目经理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本项目疫情防控及复工工作,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复工准备,尽快形成施工声场的局面,(一)成立项目疫情个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项目配备足够的专职卫生员、保安人员和值班人员。专职卫生员负责检测体温、消毒、发放并监督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宣传教育等工作。(二)领导小组及各部门疫情防控职责:疫情上级精神传达并部署;:疫情情况掌握及监督指导;:全面负责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协调及信息报送等处置工作;:负责疫情防控,协调及信息报送等处置工作;:负责场区封闭隔离工作;:负责卫生防护用品及体温检查工作。(三)应急处置流程,就近发热门诊医院信息:31.北京医院,地址:,电话:。2.北京医院,地址:,电话。三、疫情防控措施1.强化人员组织防疫工作流程全过程管理1.1管理人员管理措施:(1)春节期间前往湖北等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无(2)春节前后非湖北等重点地区人员返京人员:无(3)所有人员建立健康档案,检测记录其健康状况。1.2劳务人员管理措施(1)做好劳务用工远端筛查工作,对进入本项目的劳务人员进行远端筛查,使用本地劳务人员。(2)要求返京人员开具返京前14天医学观察证明,证明上有社区(村委会)、社区医生(驻村医生)、社区(乡镇)派出所等其中至少一项属地单位的签字和盖章。(3)劳务人员进入项目部生活区或施工现场生活区前使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对人员返京前的活动轨迹进行核查。(4)新进场人员须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做好体温检测等观察措施,原则上不得离开现场。(5)医学观察期间可以组织安全教育、防疫教育、从事施工生产等活动。对到本项目现场劳务人员按照对湖北地区相关到京人员和国内其他地区到京人员相关要求进行服务管理。1.3劳务人员培训4项目利用宣传栏、公告栏、微信群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治知识健康宣讲,使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将新兴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教育纳入人员入场和每日岗前教育,创新教育和交底活动方式,减少集中式教育,减少人员聚集。指导从业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多饮水,保持衣物干净整洁,保持宿舍卫生清洁。项目部将要求从业人员应正确佩戴防护口罩,为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用过的口罩切勿随意丢弃,须装入专门垃圾桶。正确使用和储存消毒液、消毒设备、酒精等防疫物资,防止意外吞食中毒或引发火灾。1.4严控运输返京过程防疫为保证劳务人员身体健康,要求劳务单位及各分包单位必须组织集体乘坐符合卫生标准的专车或包车从当地到施工现场点对点运送,不得搭乘公共交通。运输途中做好防疫、生活保障工作。具备完整工作记录。人员全过程佩戴防护口罩。2施工现场实施封闭式管理2.1施工现场应在工地入口设立健康观察点,严格对到京劳务人员逐一进行防疫排查并做好记录。排查内容包括身体状况,是否有武汉接触史、是否在自隔离期间有过感冒发烧等不适症状。疫情防控期间,施工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严格实行现场出入口登记、测温制度。现场设专人对进入现场前对全部人员进行测温,并按照队伍进行登记,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进场劳务人员,必须进场前录入市住建委实名制管理系统后方可进入。对于体温高于37.3度5的,在项目项目出入口设临时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重新测体温,仍大于37.3度的,且有过前往湖北地区、有咳嗽、乏力症时,立即隔离并通知120,专门送至指定的发热门诊,情况清晰后按照程序报告。同时对进入车辆进行消毒,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非施工人员和车辆未经检查和许可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对现场围挡进行维修,确保施工严密牢固,围挡高度不低于2.5m。2.2项目第一时间组织对所有进场、留守人员进行防控教育,原则上每批不大于30人,人员宜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项目留存教育记录。2.3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人员按施工部位、工种、地域等分区域封闭管理,做到分区域施工、生活、居住。所有人员必须实施14日的监督性医学观察,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卫生员,负责每天对施工现场(包括生活区、办公区和饮食环境等)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全面消毒和巡查,对施工现场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进行每日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并作好登记。对于发现有发热、咳嗽、全身乏力等症状的,应立即隔离,并通知120运送就医。所接触的区域和用具必须重新消毒后,方可继续使用。2.4对非施工现场的宿舍区实施封闭式管理;项目部与劳务、专业分包队伍沟通,往返生活区与项目采用专车接送,严禁乘坐公共交通。2.5现场出入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和体温筛查。原则上施工人员不得外出,特殊情况必须有项目专人批准,实行书面请销假制度。62.6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设置临时隔离观察室1间,观察室与办公区、生活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四、宿舍和食堂管理1.宿舍室内高度不低于2.5米,通道宽度不小于0.9米,人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平米,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6人。2.宿舍内严禁设置通铺,床铺高度不得低于0.3米,面积不小于1.9*1.9米,床铺间距不得小于0.3米,搭设不得超过2层。宿舍为备用。3.使用本地人不建立食堂。五、公共区域消毒管理办公区、生活区、宿舍所等人员密集区域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每天消毒。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卫生间内配备洗手消毒液等卫生用品,技术做好垃圾储运、污水处理工作。六、减少人员聚集管理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等活动应分散进行。减少集中召开会议,确需召开的,选择开敞通风的地方,参会人员应佩戴口罩,会前、后及时洗手。七、加强疫情防控信息报送1.现场设立防控宣传栏,张贴防控选择传材料,及时关注主流媒体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闻报道,引导施工人员正确面对疫情防控7工作,宣传卫生知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个人防护工作。严禁随意散播未经证实的消息。2.实施防疫信息日报制度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动态,并指定专职信息人员负责每日下午17点前向工程管理部报送劳务人员实名制、防控等信息。3.加强值班值守,落实突发应急处理报告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靠前带班制度,增加值班人员数量,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信息报送。施工现场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疑似病例或疫情,应立向建筑部、属地街道(乡镇)、各区住建委报告,做好隔离措施,并协助其到就近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就医,一旦发生应急防疫事件,要第一时间处置,要第一时间报告,严禁瞒报、误报和迟报情况发生。(1)专职体温检测员:主要风险是每日接触的人员广,涉及的区域多,危险性大。专职体温检测员每日上岗都按要求穿戴好隔离服、护目镜、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专职卫生员对其进行健康监测,每天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体温检测均为正常,身体健康,无异常。每日完成对人员测温工作后,专职卫生员对其衣服和使用过的测温枪消毒。(2)专职消毒防护员:主要风险是每日接触的人员广,涉及的区域多,消毒用品84消毒液配比要按要求达到有效的使用浓度。专职消毒防护员每日上岗都按要求穿戴好隔离服、护目镜、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专职卫生员对其进行健康监测,每天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8测,体温检测均为正常,身体健康,无异常。每日完成对消毒工作后,专职卫生员对其衣服和使用过的器具消毒。八、复工时间计划复工计划(时间):
本文标题:疫情防控措施及复工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4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