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和灾害风险评估
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和灾害风险评估刘东升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报告提纲1.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2.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估方法3.地质灾害隐患的野外判别4.结论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一、地质灾害调查的定义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引发损失大小地灾调查:是指对地质灾害进行的一般性考察了解,其精度比较低,使用的技术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应用遥感和地面调查手段。地球医生:地灾排查(常规体检)地灾调查(门诊检查)地灾勘查(住院检查)地灾治理(手术治疗)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二、地质灾害调查的目的调查目的:查明区内地质环境;查清区内地灾隐患点分布情况、发育特征及威胁对象;判定致灾体的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其等级;提出防治措施;提供防灾减灾依据。摸清地灾分布划分灾损等级提出处置方案减小灾害损失(属专业技术工作,由专业队伍承担)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三、地质灾害调查的原则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兼顾发展;以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为重点,兼顾缓变型地质灾害。辖区内村庄、城镇、居民点或居民集中区辖区内工矿企业的生产或生活区辖区内公路、铁路、航道等交通干线辖区内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辖区内旅游景区或景点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四、地质灾害调查的对象(针对重庆)滑坡、危岩、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五、地质灾害调查的内容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已发生的滑坡、危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已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含不稳定斜坡),主要调查地质灾害的复活性、危险性和潜在危害的威胁程度。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六、地质灾害的调查方法调查工作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遥感调查、地面调查等。资料收集:收集资料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水文、植被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遥感调查:采用近期卫星图像片解译地质灾害点,对解译出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实地复核调查,调查其符合性及危险性,并对其稳定性及危害程度作出评价。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实地调查:成灾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性质、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因素、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灾害点调查:调查各类地质灾害点的分布规模、变形活动特征,引发因素及形成机制,评价其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并圈定影响范围和危险区。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地质灾害调查原则上不使用钻探工作量。但如威胁对象为县城、集镇、矿山、重要基础设施或交通干线时,可根据治理需要投入适当的山地工程(槽探、浅井)、物探和少量钻探工作量。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七、调查依据八、调查分类地灾调查:环境地质调查:描述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单点地灾调查:描述单点地灾的致灾特征(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塌陷、地裂纹)地灾评价:区域地灾危险性评价(危险性区划)单点地灾危险性评价(危险性指数)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一)地质环境调查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调查定义:环境地质调查是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调查目的:研究、评价、预测地质条件演化及人类活动过程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论证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形成环境,拟定相应的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技术路线: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技术路线点: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群众报险线索,对灾害点或出险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都必须进行现场地质调查,不得“漏查”地质灾害。线:沿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沟谷、陡斜坡等和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铁路,河道,输水、电、气管线等进行追索调查。面:对调查区域采用网格控制调查,了解灾害形成演化的地质背景条件;了解人类工程活动地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分布和发育规律;分析预测地质灾害致灾的可能性。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调查内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结构、地表水和地下水、人类活动、气候植被等。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重庆局部地貌重庆地质构造简图调查内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结构、地表水和地下水、人类活动、气候植被等。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调查内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结构、地表水和地下水、人类活动、气候植被等。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调查结果:评价区域或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标准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二)滑坡灾害调查滑坡分类: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形式分类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分类:根据滑坡体的其他因素分类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调查内容:滑坡区基本特征:滑坡所处的位置、地貌、形态、坡度、高差,沟谷、河岸、堆积物、地表水以及植被;滑坡范围:调查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包括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周边环境:地层及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因素:滑坡的发生与自然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全景照片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手绘特征图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典型剖面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调查内容:滑坡体总体特征:平、剖面形态,长、宽、厚、面、体后壁特征: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方向两侧特征:位置、性状前缘特征:位置、形态、临空面、剪出口微地貌特征:后缘洼地、台坎、前缘鼓胀及各种裂缝的分布、方向、长度、宽度、深度、性质及其它前兆特征岩(土)体结构特征:岩性组成、破碎及含泥含水情况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体基本要素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时程特征:滑坡发生时间,目前的影响特点(斜坡、房屋、树木、水渠、道路等变形位移及井泉、水塘渗漏或干枯等)及其变形活动阶段(蠕变、加速、剧烈、破坏、休止);滑动特征:包括方向、滑距及滑速,分析滑坡的滑动方式、力学机制和目前的稳定状态;岩质滑坡特征:缓倾角的层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断层面、节理裂隙面等,若这些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一致,且其倾角小于斜坡前缘临空面倾角,则很可能发展成为岩质顺层滑动面。土体滑坡特征:首先应注意土层与岩层的接触面,其次应注意土体内部土性差异界面;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裂缝特征:滑坡体上或其邻近的建、构筑物的裂缝调查,但应注意区分滑坡引起的裂缝与施工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温度裂缝等的差异,避免误判;水文特征:调查滑地下水位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历史特征:析判断是新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成因调查:自然因素:包括滑坡发生发展与地震、降雨、侵蚀、地表水的水位变化及冲刷和淘蚀、地下水水位和水量变化、卸荷等自然动力因素的关系。人为因素:森林植被破坏、不合理开垦,矿山采掘,切坡、人为堆填加载、采石、放炮、震动、随意排放废水、沟渠渗漏、水库蓄水和泄水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滑坡发生与发展的影响。综合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危害及防治调查:滑坡发生发展历史,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现状;分析与预测滑坡的稳定性和滑坡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围及危害程度。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新、老滑坡的判别新滑坡是指现今正在发生滑动的滑坡。老滑坡是指全新世以来发生的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古滑坡是指全新世以前发生的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古(老)滑坡识别标志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古(老)滑坡识别标志(续)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稳定性的判别滑坡稳定性划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三级滑坡稳定性判别表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依据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灾害的实地调查对威胁城市、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滑坡灾害影响区的所有居民点必须进行现场滑坡实地调查。对区域性地质灾害调查,滑坡野外实地调查须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专业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滑坡灾害野外调查须采用以实地量测为主的方法。滑坡调查点均应实测滑坡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调查记录须按有关技术要求逐一填写,不得遗漏滑坡灾害主要要素。应查明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和引发因素,评价滑坡危害或成灾情况。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灾害的核查在进行区域性地质灾害调查时,对遥感解译调查结果须进行野外核查,对有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滑坡灾害点应进行100%核查,并逐一填写调查卡片。对已有滑坡灾害资料的灾害点,应根据其完备程度进行野外核查与完善,重点调查滑坡灾害的动态特征变化及其变化程度与发展趋势。核查已有滑坡点资料的填卡记录内容,不得遗漏滑坡灾害的主要要素。对已采取防治措施整治的滑坡灾害点,核查其治理效果,确定是否消除灾害隐患。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滑坡灾害的测绘对于威胁城市、集镇和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且稳定性差和较差的滑坡,应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地形测绘滑坡区平面图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2000~1:1000之间。滑坡区剖面图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1000~1:500之间。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与测绘的地形图比例尺相同,除将滑坡主要要素标记在地形图上外,还应按有关要求做好详细记录(照片、录像和素描图)。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崩塌灾害调查崩塌的分类按下表的要求判断和划分崩塌的机理类型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崩塌的调查:危岩体调查+崩塌堆积体调查调查内容:危岩体基本特征:危岩体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环境特征:危岩体及周边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体结构类型(软弱(夹)层、断层、褶曲、节理裂隙、裂缝、临空面、侧边界、底界(崩滑带))以及它们对危岩体的控制和影响。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水文特征:危岩体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特征工程特征:危岩体周边及底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征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发育时程特征:危岩体变形发育史,危岩体形成时间,发生崩塌次数、发生时间,崩塌前兆特征、崩塌方向、运动距离、堆积场所、崩塌规模、诱发因素、灾情等。影响因素特征:危岩体影响因素,包括降雨、河流冲刷、地面及地下开挖以及它们对危岩体变形破坏的作用和影响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全景照片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手绘特征图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危岩稳定性分析:岩体发生崩塌的可能性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危岩威胁区范围:初步划定危岩体崩塌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可能引起的灾害类型(如涌浪,堰塞湖等)和规模,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测。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影响范围调查内容:崩塌堆积体基本特征: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崩塌产生的时间。运移特征: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斜坡岩土体工程特征、起伏状况,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堆积特征: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块度(必要时需进行块度统计和分区)、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水文特征: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稳定特征:评价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后期发生的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件下向泥石流、滑坡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危岩(崩塌)稳定性的判别一、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危岩(崩塌)灾害的实地调查对威胁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崩塌灾害影响区的所有居民点须进行现场崩塌实地调查。崩塌灾害的野外调查须采用以实地量测为主的调查方法。崩塌调查点应实测代表性剖面线,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调查填卡记录须逐一填写,不得遗漏崩塌灾害要素。应调查崩塌及崩塌堆积体造成的灾害损失,分析预测崩塌堆
本文标题: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要求和灾害风险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