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9-人教课标版(新教案)
第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讲述了新文化运动思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说明了中国人思想领域的质的飞跃。学习本节内容要从这一大的历史趋势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政治专题和经济专题相应内容的回顾中形成认识;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过程与方法()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组织一些再现历史情境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本课的史实可联系必修专题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四、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六、课前准备(一)教师:、搜集有关人物、北京大学的图片及新文化运动中一些论著的原始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学案,(二)学生:阅读教材、课外读物、互联网等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人物传记、文字资料等,归纳基本内容,提出解决问题初步方案。七、课时安排: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北京大学校园景致一组:从清华园到未名湖得出——,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迅速展开之时,正是北大起飞阶段)北大红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北大图书馆、文化部。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曾经在这里执教。现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怎样兴起的呢?(二)、新文化运动、背景()政治: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兴起:()兴起标志: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内容基本内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提倡科学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⑴陈独秀:①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②从历史进化观点,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⑵李大钊:①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②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复辟。⑶共同:①对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②强调人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⑵鲁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概况:李大钊:①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歌颂十月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③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评价:()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运动。()意义: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形成百家争鸣局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⑵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社团代表性是少年中国会;刊物影响较大《新潮》,《国民》,推动启蒙运动不断高涨。⑶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白话文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以上具体见教材)()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⑵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传播原因()经济政治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五四运动后: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②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也被翻译出版。社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③年,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回击了胡适的挑战。④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的纪念活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⑤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⑥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撰写文章()创办刊物()创办社团()翻译著作()论战()中共早期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综述: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让人们埋头读经,不问政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从鸦片战争开始,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⑴原因: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⑵认识:①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⑶对待: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探究: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前后,哪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方案?结果怎样?派别主张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派变法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革命派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阶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激进派提倡民主、科学,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探究: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第一阶段——器物阶段(抵抗派和洋务派)、时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代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第二阶段——制度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间: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代表: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政体方案)、孙中山(民主共和方案);、指导思想: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特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但没有对封建文化彻底批判。进入“制度”阶段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时间: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指导思想: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特点:前期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入思想的核心阶段。但前期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九、板书设计:(一)、新文化运动(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背景、传播原因()政治:、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济:()五四运动前()思想:()五四运动后、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兴起标志、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运动中心()代表人物()学术方针()指导思想、内容、评价:()性质()意义()局限十、教学反思:、材料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较活跃,但教师要注意对材料的点评不宜拖长。、学生能根据材料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与前后知识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以后教学中继续渗透。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快乐学习并不是说一味的笑,而是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快乐方式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里。因为快乐学习是没有什么大的压力的,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表现得更好。青春的执迷和坚持会撑起你的整个世界,愿你做自己生命中的船长,在属于你的海洋中一帆风顺,珍惜生命并感受生活的真谛!老师知道你的字可以写得更漂亮一些的,对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学习,就要有灵魂,有精神和有热情,它们支持着你的全部!灵魂,认识到自我存在,认识到你该做的是什么;精神,让你不倒下,让你坚强,让你不畏困难强敌;热情,就是时刻提醒你,终点就在不远方,只要努力便会成功的声音,他是灵魂与精神的养料,它是力量的源泉。
本文标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9-人教课标版(新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6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