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方哲学的资料整理名词解释1、四因说: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是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一种全新的提炼和升华,其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具体来讲:1)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原始质料,就好比造房屋的砖瓦。(2)形式因。即构成事物的样式和原型,就好比造房屋的图纸或者建筑师头脑里的房屋原型。(3)动力因。即推动质料变成形式的力量,就好比把砖瓦变成房屋的建筑师。(4)目的因。即事物产生和运动变化所追求的目的,就好比建房屋是为了居住。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造物中,四因是彼此区别的,但是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2、逻各斯: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3、原子论:德谟克利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主张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与虚空构成,并认为原子除了有形状、次序、位置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重量上的区别,还提出了原子有偏斜运动的思想。4、柏拉图的洞穴:洞穴之喻说明我们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和理念洞见之间的关系。在洞穴中,囚徒手脚被绑,背对洞口,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有火把,在火与囚徒之间,各种物体被从这边运送到那边,从而在囚徒面朝的洞壁上投射移动的影子。囚徒认为这些移动的影子就是实在。柏拉图这个“洞喻”的意图不仅要说明洞外事物之于洞里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界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世界一样,而且也试图表明人的灵魂是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即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事物,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5、灵魂的回忆说:柏拉图在认识论上大大的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原则,他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居住在“理念世界”里,因而,早就有了关于各种理念的知识。当灵魂进入肉体后,由于受肉体的遮蔽而暂时忘记了关于理念的知识,所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重新获得知识。而所谓学习在柏拉图看来无非就是回忆。因为一切研究,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在柏拉图看来,我们在生下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食物本身或绝对本质之类的知识,出身后却因为受到肉体的遮蔽而暂时遗忘了,而由于感觉经验的刺激又重新回忆起来。这种回忆是灵魂的净化和提升,但要完全摆脱感性肉体的束缚,需要灵魂在积累充分知识之后达到一种理性的迷狂状态,类似于爱情或生殖的迷狂冲动,但比他们更高。回忆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思想。-.--“回忆说”也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灵魂即是理念,柏拉图以神话故事暗示,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包含着向往身体的因素,灵魂和身体的结合虽然是一种堕落,但却是符合灵魂状况的堕落,具有某种必然性。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6、哲学王:柏拉图在其著作《国家篇》中,参照埃及和斯巴达的模式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试图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实践结合起来,使哲学家与统治者融为一体,从而建立一种哲学王的理想国度。在这个邦国里面,哲学王思想居于核心地位。在其理想国里,整个社会被严格的分为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三部分,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情,互不干扰。在柏拉图看来,既然整个世界时一个有“善”的理念所统辖的秩序井然的体系,那么掌握了“善”的知识的人也应当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的主宰。7、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是奥卡姆在哲学上最著名的思想原则,它是对唯名论思想在方法上的一种概括和提炼,也被成为“思维经济原则”,并被现代自然科学视为真理。这一原则可以简要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即在可以使用少数几个原则时,应用许多原理,就是浪费时间。其提出是针对经院哲学凡事都要寻求双重原因的繁琐做法,即在自然的原因之外还要寻找一个属灵的原因。8、培根的假象:培根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探求新知,而“知识就是力量”,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然而以往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所遮蔽,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首先必须扫除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各种思想偏见。培根把这些偏见称为“假象”,它们可分为如下四类:“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具体来讲:(1)“族类的假象”,这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一种偏见,它使得感官和心灵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2)“洞穴的假象”,这是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3)“市场的假象”,这是由于语词的误用而引起的谬见,人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过程就如同市场上的物质交换活动一样,如果使用的概念不当,就会造成理解力方面的障碍,这一点在经验哲学的各种空无内容的繁琐概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4)“剧场的假象,”它源于人们对权威、教条、传统的哲学体系的盲目信仰,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对各种哲学体系的“剧本”信以为真,丧失了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9、霍布斯的利维坦:《利维坦》这部巨著论述了国家是怎样形成的,系统的论述了社会契约论思想、君权神授理论和天赋权利学说,奠定了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基础。《利维坦》这部著作就体现了霍布斯关于公民哲学的基本观点:宣扬绝对君权理论,主张社会契约论和君权民授思想,迎合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霍布斯借用“利维坦”这个词来引喻国家是一个起源于人的自私本性、具有邪恶本质的庞然大物。10、孟德斯鸠的自然法:孟德斯鸠把自然界的合规律性观点推广到人类社会中去,-.--认为人类也有自己固定的法,这就是自然法,主要包括四条:“和平、自保、爱他人、趋向社会生活。人类由于有这四条规律,所以才脱离了原始自然状态而过渡到了社会状态。11、莱布尼茨的单子:莱布尼茨继承和创新了大陆唯理论的实体主义传统,他既不赞同笛卡尔的二元论,也不完全认可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由此提出自己的“单子论”思想。莱布尼茨认为,由于任何具有广延的东西都是可分的,所以真正单纯的和不可分的“单一实体”必须是没有广延、没有部分、没有量的规定性的东西。单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实在的和有生命的点”。它们是构成事物的绝对的最初本原,也是事物运动的终极根源。具有以下特点:单子的产生和消灭都是由于上帝的“奇迹”;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单子是精神性的实体,不存在量的差别只存在质的差别;不仅在构成不同类别的事物的单子之间,而且在构成同一类食物的单子之间也存在着直觉能力的差别。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主体自由的原则,这项归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运动的机械决定论又是一项巨大的进步。12、康德的物自体:物自体学说是康德哲学的中心。它不仅贯穿康德整个哲学体系,而且也是先验哲学其它理论论点的基础。康德认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精神之外,“物自体”是“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物自体的概念指代的是世界的本源或本质,这反映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康德的物自体与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差别还是非常大的,物自体只是一种茫茫的神秘抽象,是不可被认知,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反映、复制的。不可知性,使这个康德理论中的物自体概念与人的感官认识之间出现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远在彼岸的,属于信仰的。物自体具有唯物刑和神秘性。二、简答题1、简述巴门尼德的真理与意见答: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实际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者。真理与意见学说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反映具体来讲,真理之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存在是永恒的,“完满”的,其与真理同行,故称之为“真理之路”。意见之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否定存在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路,故称之为“意见之路”。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可动摇的中心”,而意见之路却“不真实可靠”。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这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巴门尼德主张遵循真理之路,但却没有完全否定意见,他说,应该学习从真理到意见的一切,直到如何把不真的、但被相信的意见变成确定的、无所不在的道理。2、简述人是万物的尺度答:“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论真理》中的一句名言,它基于感觉主义思想,即整个精神生活只基于感觉,感觉归根结底与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罗泰格拉的认识论,即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那么明显。感觉是与感知的主体不同的东西,同样,感觉也是与引起的对象不同的东西。但是,就其感觉而言,其显示出特殊的局限性,因为他显然不可能假设一种没有相应实际内容的意识。因此,感觉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知识。每个感觉就其发生瞬间来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发生-.--了与事物相联的被代替的内容(感觉的内容),但是感觉并不认识事物本身,其结果是每一个人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而是按照呈现在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去认识事物,并且在这一瞬间,对于他来说,事物是象他对自己表述的事物那样,这就是普罗泰格拉德相对论意义。按照这种相对论,对于每个人来说,事物就像在他面前表现那样。在此意义上,以一命题表述:人是万物的尺度。3、简述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答:苏格拉底认为,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都能够学会、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德性等同于知识”这条原则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1)知识的不确定性。苏格拉底对话的主题是德性的定义,这是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定义表达的德性才是普遍的知识,反之,不能够上升为定义的个人意见,并不是针对德性的看法,针对智者学派。“德性就是知识”为知识规定了一个可靠的不变标准,这就是善。(2)真理的实践性。真理的实践性系指真正知识有这样的动能;有了知识,便有了德性;没有知识,便没有德性。知识是德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3)道德的可教性。“德性就是知识”的一个推论是:德性是可以传授的,因为任何知识都有可授性。开始学习德性的人的灵魂里已经有关于德性的原则,因此他对德性并非毫无所是。但是,作为灵魂的内在原则的德性只是尚未被觉察的本性,他不能说已经知道这种本性,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只是认识自己灵魂之内的已有的德性。德性可授性和自然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统一。4、我思故我在答:“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笛卡尔是唯心主义者,但并不是从此命题看出来的,我思故我在并不是唯心命题,而是纯粹认识论的内容。说笛卡尔是唯心论者是纵观他的哲学体系而得出的结论,而并不是从这一命题,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我思故我在”的意思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因为,我虽然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资料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887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