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以自由看待发展》读书笔记
1《以自由看待发展》读书笔记高钟琴2011020374201102037420110203742011020374这是我认认真真做的第一篇读书笔记,所以在写正文之前,很有必要谈谈体会。我比较喜欢看书,有时还自负读书万卷,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拥有很强的基础!本科期间,老师只在强调拼命的读书,见多识广,越多越好。慢慢自己也发现出问题了,书太多,而人的精力又有限;而且课程也多,老师布置的书目本已经很多,但多半是自己不会去自发读的书。为了能看更多的书,一目十行做不到,一目三四行还是没问题的。浅尝则止(陶渊明是我们县的,洞山乡同时还是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似乎成了我的写照,既有学识渊博的自负,更有大诗人的比照,不亦乐乎。读了四年的书,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先秦哲学,中国纯粹的思想源泉,我特别喜欢里面的庄子;西方古典哲学,尤其是古希腊文明,杰出代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这一脉相传的师生,在中国能与之比肩的估计是孔子、曾子、孟子这一脉。后来喜欢张载的《正蒙》,还背过里面的《太和篇》和《大心篇》,自此感觉中国武侠里面的内功心法是多少有点真实,因为背完这两篇我发现我浑身充满力量,内力不绝。西方近现代哲学也看了很多,其中研读的深刻的就一本,《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用的是康德的英文版,当初授课老师只要求我们看这本书,但是每堂课都要写读书笔记,每章都要我们自己梳理文章结构,还要把梳理的东西写成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小书评,要求是尽量只用这本书作为参考文献。这次课对我折磨最大,当然,现在发2现从里面获益也最多。可以说,本科只有很有限的几本书是认真读了的,而且还被逼着写了读书笔记或者报告之类,但是现在能用的比较好的,也就是那几本书。研究生,老师也在强调读书,但是胡老师和周老师更在强调读懂书,读好书,而且一定要写读书笔记!开始我很不理解,原因有三:第一,现在研究生里面,我发现周围读书的人不是很多,我能坐图书馆去读书就很不错了;第二,受流行的读书方式影响,以前老师的要求就是读书,尤其在大学之前,能读书,顺便背两句,特别是大家都没见过的文句,就能非常受老师赏识,浅尝则止、不求甚解,甚至是“强行误解以求出众”的心理很严重(现在很多所谓名人的文章都误解了很多常识性知识);第三,懒惰,并且冠于记忆力不强为借口,总以为自己记忆力不佳,就算做了笔记或者报告也是无用,过不了多久又忘了,真正要用的时候自然会唤起已有的知识或者已看过的书籍。这些是理由吗?这些原因能成立吗?读书不是拿来比照炫耀的,一方面是自己的知识的扩展,一方面是学者素养的提升,而不是比照,更不是“一股智力上的优越感的油然而生”。流行的一般很短暂,经不起理智的推敲。“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并不仅仅是《论语》这本书本身蕴含了很广的领域和很深的见识,更在说正确使用一本书的重要性。古往今来,看完《论语》的很多,能把《论语》倒背如流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科举制度因素),但是堪称治国之才的却是凤毛麟角。“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记得日本川端康成说过,要是你不3能把你读过的东西讲解出来,那说明你并没有理解那东西。做笔记或写读书报告的意义正在于把读过的知识讲解给自己听,自己懂了,说明你真读懂了。胡老师每次开会都会强调,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读懂书,再难你读两页也行,读懂了就有很大收获。周老师让我们读名著,他作导读,不仅引导或者逼迫我们读书,而且他的讲解,也是带领我们形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正确的读书方式。在此,我希望我们的课程还是以读名著写读书笔记为主,真正的把知识学扎实,把学问做牢固。阿马蒂亚.森这本书的名字是DevelopmentasFreedom,译作“以自由看待发展”,汉语“看待发展”是一个动宾结构,加了修饰状语“以自由”。总的来说,中译本三个词:看待、发展、自由。而以英文来看的话,就“发展”和“自由”两个,然后用了一个小品词“AS”连接。综合来看,这本书就是讲“自由”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然这种关系是一种全新的观点;我们选读此书的目的,也正在于获取以新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要读懂这本书,我们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理解“发展”和“自由”的内涵和意义;接着,理解作者所讲的“发展”和“自由”的关系。什么是自由呢?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这里所采用的自由观涉及到确保行动和决策自由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给定的个人与社会境况下所享有的机会”(P12),他是从自由的过程层面和机会层面来理解自由的。自由的过程层面,是一种程序性的自由,确保主体存在4的环境能给它以一个公平谋生或者享受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规范,按照这种规范,(一般,这种规范具有强制性,例如法律),主体能与其它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技。两个例子:美国的白人与黑人、中国的工人阶级与农民阶层在选举中的投票权重(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一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一人。按照选举权等价计算,即八个农民等于一个工人。1979年修订《选举法》时,更加明确:全国为8∶1;1982年修改《选举法》,改为可以小于4∶1直至1∶1;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仍确定为4∶1。2010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3月14日在修改的选举法中规定中国的农民和工人具有1:1完全平等的选举权)。自由的机会层面,是一种能力的机会自由,用森的话来讲就是可行能力的自由、实质自由,确保主体能在所给的环境中进行体面的生活或者这个环境造成一个结果——扩展有理由的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获得至少不比别人差的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实现或者保留这种能力的权利。举个例子来说,在非洲,穷人想吃肯德基,但是他们吃不到,这种能力被剥夺了。但是在美国,一般人都能吃上肯德基,但是有些美国人不喜欢吃。非洲穷人和不吃肯德基的美国人相比,非洲人吃不起,没有选择权利,美国人吃得起,但是他们选择不吃。从这两个例子讲,在机会层面上,美国人是自由的,非洲人是不自由的。“过程和机会各具重要性,二者都关系到以自由来看待发展”(P13)。讲了这么多,这个“自由”概念还是很宽泛的,目前还没有5找到确切含义,到最后,森这样定义自由:“自由是一个具有内在多样性的概念”(P295)。这样,“自由”终于明确(明确与确切的区别:这棵树在我眼前,我看到了它,它是明确的;这颗杨梅树在我眼前,而且我还知道它能长处杨梅等,它是确切的)了:它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森的自由观是对现实的反思得出来的,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不断的丰富与充实。什么是发展呢?传统观点把发展理解成经济的增长,例如很多发展文献集中注意发展的某些很有限的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等。森通过理解发展的过程,深刻探究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对发展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观点: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P1)。发展要更多的关注我们生活的充实度以及是否拥有更多的实质自由,因为“扩展我们有理由珍视的那些自由,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不受局限,而且能使我们成为更加社会化的人、实施我们自己的选择、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交往并影响它”。(P10)在森看来,发展就是扩展人们的实质自由。“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P7)这就是“As”这个小品词所蕴含的关系。为什么选择“自由”作为“发展”的目的?森在导论中说,自由是一个广阔的视角,“从扩展实质性自由的角度来看待发展,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目标....——正是它们才使发展变得重要——而不仅仅是某些在发展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的手段”(P2)。自由作为目的,6能够蕴含“那些使发展变得重要的目标”,“那些目标”森也没有定义,只是在接下来的一段列举了几个:经济机会、社会关怀、政治自由等。把自由预设为发展目的的好处,不仅是自由包括的含义广,而且在哲学上,“自由”已经被论证了很多,并得到了比较高的认同,其中有康德的“自由”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人”等。很容易的,能勾起我们的联想,进而添加一定的感情色彩看待自由,已经带有了“自由能够并且应该成为发展的目的”的先见。所以这个问题森没有深究,只是简单对比了几个观点:功利主义、罗尔斯的正义论、自由至上等。这本书的主体部分还是在论证另一个问题:自由何以成为发展的手段。为此,森归纳了五种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在第4到第10章中,森发挥自己所长,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事例性”考察,说明(并不是证明)了自由在工具性方面是如何促进发展的。显而易见,森的发展观是一种包容性更强、信息基础更广的价值标准。对我们的重要启发是要从多角度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到此,这本书算是读懂了,但是还没结束。读懂一本书,接着就要对它进行评价。为了能够更加清晰、明白地评价这本书,首先我觉得有必要抽象一下森的行文逻辑,看看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预设:每个人都有一些可行能力,就相当于人的选择权集合,在里面的东西每个人都能获得。森假设:在信息基础足够广的条件下,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就是扩7大选择集合。论证:(1)我们把扩大选择权的过程叫做发展(2)因为选择集合里的东西都是“好”的,而每个人都想拥有更多的“好”东西,所以我们要扩大选择权集合。(3)因为选择集合里面的东西能促使我们更好地获得另外的选择权,从而扩大我们的选择集合,所以扩大选择权集合是发展的手段。结论: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就是扩大选择权。森将这种选择权称为自由,所以,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就是扩大我们的实质自由。森在论证了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之后,接着把这种发展观应用于社会选择(公共决策等)方面,并再次强调了信息基础、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于森的视角,我很赞同。但是他的论证方式以及行文中的某些观点,我提出商榷。森在论证自由是发展的手段时,应用的多是事例论证,而且正反例子都有,但是在“形势不明朗”的状况下,他就把证据强行拉到了自己的阵地,“民主与经济增长”“饥荒的防止与民主的关系”“妇女教育程度的提高与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就有这种倾向。退一步说,就算证据偏向他,那事例论证能得出一般结论吗?森在书中批判功利主义,说它(1)漠视分配,(2)忽略权利、自由以及其他非效用因素,(3)适应性行为和心理调节。在反驳森之前,我想先引入信息基础,森有一个足够广的信息基础,我也给功利8主义一个足够大的信息基础。斯密、边沁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思想引导者,他的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下面引文皆出自这本书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版本)原本是给立法寻找根据,但是却成了伦理学经典,里面的“效用”概念更加成了经济学的基础。边沁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P58),而效用或者说功利就是针对这种本性提出来的,“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他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者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如果利益有关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P59)。而在痛苦的分类里面包含了感官之苦和棘手之苦,“棘手之苦是有时由于未能成功地运用特定的享乐手段或安全手段来达到目的而产生的痛苦,或者由于一个人运用这些手段时而感到困难而产生的痛苦”(P96)。对(1)的反驳,因为分配的极端不均会产生棘手之苦,剥夺更多的享乐手段和权利,所以对总量会有损害,那种总量相当而分配极端不均以及总量相等分配均衡的两种状况不是等效的,也就是说,1000P×1U/P>1P×1000U/P。这与森的“权利的剥夺”概念形成对比。对(2),如果我们扩大信息基础,给每人应有的信息,那么奴隶就不会快乐,人身自由都没了,何来快乐?至于(3),有足够大的信息,就没有环境的这么巨大差异;如果要把信息基础给去掉了,“自由”的概念还受认知层面的限制。9关于功利主义,我想再次提一下囚徒困境,适当的扩大信息基础,原信息不变,我们添加一个“受害者”(当不惩戒罪犯
本文标题:《以自由看待发展》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