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经济学]第二章-利息
第一节利息理论与计算方法一、利息的概念利息是在借贷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第二章利息和利率二、利息的来源与本质(一)马克思的观点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从本质上讲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交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二)西方学者的观点(1)利息报酬论:是放弃货币使用权所获得的报酬或者是风险报酬。(2)萨伊资本生产率论:资本与劳动、土地构成生产三要素,分别获得利息、工资与地租(3)西尼尔节欲论:利息是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消费的一种报酬。(4)凯恩斯灵活偏好论:利息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三、利率的计算方法(一)单利和复利•单利法是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复利法计算利息时,要把上一期的利息加入原本金来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单利(simpleinterest):单利是指单纯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用公式表示为:利息(I)=本金(P)×利率(r)×期限(n)单利法是指按单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一并计算的方法。用单利法计算时,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本利和(S)=P(1+r×n)复利(compoundinterest):复利是单利的对称,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出来的利息。▲复利的利息计算公式为:▲复利法是指按复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把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其本利和公式为:nrPA)1(]1)1[(nrPR二、利率的分类1、按计算利息的时间长短,利息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12×月利率=360×日利率日利率=(1/30)×月利率=(1/360)年利率第二节利率的分类与作用一、利率的概念利息率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其相应本金的比率。利息率=利息额/本金2、按利率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fixedrate)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按事先约定的利率计息而不作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floatingrate)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3、按利率是否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即真实水平利率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nominalinterestrate)是指包括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金融机构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realinterestrate)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Rr=Rn-P正利率和负利率: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大于0时,即为正利率;反之则为负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在物价不变的时候,一年期贷款100万元,年利息额5万元,则名义、实际利率均为5%。但如果是通货膨胀率为10%呢?即年初的100万元相对于年末的110万元,或者说年末的100万元相对于年初的90.91万元,则债权人想获得5%的利率时,名义利率为多少?4、按利率是否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利率分为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和官定利率。官定利率(officialinterestrate)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公定利率(pactinterestrate)由民间权威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市场利率(marketinterestrate)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再贴现率(基准利率)居民及企业的存款利率金融债券利率银行贷款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资金量经济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借贷利率企业债券利率变动政府债券利率政府买卖有价证券资金余缺的指示器5、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利率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6、按照利率是否具有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三、利率的功能1、宏观调节功能(1)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2)调节投资规模和结构(3)调节社会总供求(4)抑制通货膨胀(5)平衡国际收支2、微观调节功能(1)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影响家庭和个人经济行为(3)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四、运用利率杠杆的客观经济条件(一)我国利率杠杆所受限制1、利率管制2、授信限量3、市场开放程度4、利率弹性(二)利率作用的发挥需要的环境与条件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即一种利率变动,其它利率随之变化的联动关系;3、适当的利率水平,即利率水平不宜过低或过高;4、合理的利率结构,即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行业结构与地区结构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使利率充分发挥作用,还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1、储蓄投资利率论2、流动性偏好利率论3、可贷资金供求利率论第三节利率决定理论1、储蓄投资利率论又称为真实利率理论。建立在萨伊法则和货币数量论基础上,认为工资和价格的自由伸缩可以自发地达到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的所得水平下,储蓄和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社会存在着单一的利率水平,它不受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储蓄(S)是利率(r)的递增函数[S=S(r)],投资(I)是利率的递减函数[I=I(r)],当S>I时,利率就会上升。当储蓄者所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所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利率便达到了均衡水平。Or2r0r1III’I’SSS’S’S——边际储蓄倾向I——边际投资倾向2、流动性偏好利率论1、流动性偏好(或灵活偏好):是指公众愿意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倾向。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它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尽管人们的手持货币不能带来收益,但人们在考虑持有资产的形式上,总是具有对货币灵活性的偏好。引起人们对货币灵活性偏好的因素:交易的动机:满足日常消费的购买需求预防的动机:满足临时的特殊开支需要投机的动机:为取得投机收入的市场交易利率决定交易的动机和谨慎的动机与利率无直接关系,而与收入(y)有关;投机的动机与利率成反比。若用L1和L2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为投机动机而保有的货币,则L1(y)为收入y的增函数,L2(r)为利率r的减函数。货币需求总量为:MD=L1(y)+L2(r)货币供给MS由货币当局控制,在特定的时期是固定的。市场利率就是当MD=MS时的利率。凯恩斯认为:均衡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如果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加强,货币需求量大于货币的供给量,利率就会上升;相反,利率就会下降。当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和货币管理当局发行的货币量相等时,利率便达到了均衡水平:Ms=MdMD(L)MSRQ利率货币供求流动性陷阱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基本观点是: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可贷资金的供给:当前储蓄;银行体系的新增货币量可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窖藏现金(持有货币的需求)。Or1r0M0M1SMSSIDMISDMSMI第三节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从本质上讲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交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影响利率因素的综合分析1、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会通过货币需求影响利率的变动。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多,利率越高。反之,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越低,货币需求越低,利率越低。2、资金供求利率水平由资金的货币需求状况3、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是一个国家的基准利率,它的变动对市场利率产生决定性影响。4、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直接影响资本利润率,从而影响利率。5、国际利率复习提要:关键词:•利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市场利率思考题:•决定利率水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问题与思考:在利率为20%和10%的情况下,明天的一元钱在哪种情况下今天值得更多.为什么分期付款时,总和会大于现在的应缴现金总额.经常听说债券投资(特别是国债投资)十分安全,真的吗?我国利率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查我国利率统计数据。如果市场利率波动很大,对国民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用可贷资金理论来分析央行用向公众出售债券的形式来减少货币供应时对利率的影响。运用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来解释利率的顺周期性(经济繁荣时利率上升,衰退时下降)在名义货币供应不变时,价格水平的(但不是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为何将导致利率上升分析:1.我国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将执行一项新的反通货膨胀计划以遏制高通货膨胀,如果社会公众相信他的话,利率将会发生什么变化?2.假定央行行长声称下一年利率将急剧上升,且市场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那么2010年到期的、利率为7.9%的某商业企业债券当前的价格将发生什么变化?3.为什么美国国库券利率低于大面额可转让银行存单的利率?4.“如果不同期限债券具有高度替代性,则它们的利率更可能一起波动”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5.如果政府保证,一旦某家公司破产它将对债权人负责清偿,请预测该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将发生什么变化?国债的利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本文标题:[经济学]第二章-利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29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