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马关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马关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各乡镇和村委会参照式样)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草原保护,恢复生态建设,促进牧民经济发展,实现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做好马关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贴项目工作,确保补助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下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农牧〔2010〕95号)和《文山州农业局关于〈印发文山州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农通〔2011〕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我县草原基本情况(一)天然草原现状。根据1983年草场资源普查情况显示,我县草山草场面积193.29万亩,其中可利用的面积是131.44万亩(其中:禁牧面积17.03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14.41万亩)。主要分为草丛草场、灌丛草场、疏林草场、林间草场、农林隙闲地草场五个类型。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县天然草原现状呈现出草地林地、草地耕地混合交叉的复杂局面,加之我县天然草原均未确权发证和承包到户,给我县草原建设和草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2-(二)我县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了人工种草、草原保护等工作,草原得到迅速恢复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草原生态恢复加快。到2010年,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万亩,二是草食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大牲畜存栏和草食畜出栏分别达11.7135万头和2.4356万头,三是草原家庭承包工作有序稳步推进。全县已完成34万亩草原的调查摸底。(三)我县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县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草原生态恶化形势未根本改变。二是草原超载过牧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全州草原牲畜超载率较大,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草原平衡三项基本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到位。三是草原保护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中央和省对草原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与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需要差距仍然较大。投入不足,滞约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草原非法占用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草原监督管理机构执法手段落后,毁草开矿、毁草采土、采沙、采石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草原家庭承包工作进展缓慢二、充分认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大意义草原是我国国土面积的重要构成部分,草原的保护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与国家经济建设也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具体而言:一是改善国家生态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3-要。草原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土、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加快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构建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需要。草原是农牧民的重要生产资料,生活的基础,对草原的保护与建设,不仅可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基础条件,促进畜牧业高效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畜产品,同时,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巩固边疆,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我县地处祖国南疆,有草地193.29万亩,一大批农民群众依靠草原生产生活,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关系到其增收和生活的改善,更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四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草原地区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草原保护与建设是发展草原地区经济的切入点和必由之路,也是加快草原地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五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在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县依靠广阔的草原,将成为为其生产提供大批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尤其重要。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生态,突出民生,以宣传动员为先导,以草原规范化承包为基础,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4-以维护草原生态安全和促进牧民增收为目标,强化政策组装和配套,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监管的作用,确保中央的各项惠牧政策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建立适合我县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努力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持续增收的双赢目标,推进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原则统筹兼顾草原生态与牧民生活,通过落实补奖政策,把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牧区持续发展、牧民生活改善。2、明晰责权,补奖到户的原则以草原承包为前提,明确草原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科学规划禁牧草原和推行草畜平衡,明确每户的草原面积、补奖内容、标准及管护责任,每年根据核查结果将补奖资金直接兑现到户。3、政府主导,牧民主体的原则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综合施策、保障投入、统筹协调组织政策实施。充分尊重牧民意愿,增加政策实施的透明度,让牧民群众在享受补奖政策的同时,也努力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牧民的主体作用。4、因地制宜,科学实施的原则尊重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明确思路、目标、步骤,创新工作方法,科学有序推进补奖政策的落实。-5-5、尊重农牧民愿意,充分体现民意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听取农牧民的意见。充分体现民意,发挥农牧民的积极性,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三)目标任务1、实施目标:我县计划实施禁牧补助草原面积17.03万亩户,计划实施草畜平衡草原面积114.41万亩,计划实施牧草良种补贴2.58万亩(其中:一年生1.42万亩,多年生1.16万亩)。2、生态目标:禁牧区的草原植被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生物产量提高25%以上,使114.41万亩草原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3、经济目标:牧民政策性增收人均达到299.595元以上。四、实施范围、内容及规模(一)实施范围全县13乡镇124村民委员会1951村民小组67664户牧户的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和人工草原(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二)实施内容和规模1、草原禁牧补助对我县草原植被盖率45%以下、鲜草产量400公斤以下、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和生态十分脆弱的草原实行禁牧。我县计划实施禁牧补助草原面积17.03万亩,其中:马白镇0.2589万亩,南捞1.7096万亩,坡脚镇3.4119万亩,大栗树乡1.6735万亩,八寨镇3.0631万亩,篾厂乡1.3413万亩,古林箐乡0.5151万亩,仁和镇-6-0.6788万亩,木厂镇0.5699万亩,夹寒镇1.4644万亩,小坝子镇0.6593万亩,都龙镇0.8449万亩,金厂镇0.8393万亩。2、草畜平衡奖励对我县除实行禁牧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计划实施草畜平衡草原面积114.41万亩,其中:马白镇8.24848万亩,南捞7.8967万亩,坡脚镇8.36645万亩,大栗树乡12.27826万亩,八寨镇18.66708万亩,篾厂乡7.9158万亩,古林箐乡7.40136万亩,仁和镇10.0129万亩,木厂镇9.4607万亩,夹寒镇10.05877万亩,小坝子镇4.9250万亩,都龙镇7.0234万亩,金厂镇2.1551万亩。3、牧草良种补贴。计划实施牧草良种补贴2.58万亩(其中:一年生1.42万亩,多年生1.16万亩)。其中:马白镇0.243万亩,南捞0.0486万亩,坡脚镇0.3888万亩,大栗树乡0.1215万亩,八寨镇0.2834万亩,篾厂乡0.0486万亩,古林箐乡0.0608万亩,仁和镇0.4496万亩,木厂镇0.2187万亩,夹寒镇0.3038万亩,小坝子镇0.158万亩,都龙镇0.2187万亩,金厂镇0.0365万亩。(三)补助奖励方式根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要求,实行两种补助奖励方式,一种方式是对禁牧补贴、草牧平衡奖励直补到户,另一种方式是对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补贴,统一由县级农科部门实施,实行集中连片、种子统一采购、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的模式。五、保护建设模式(一)禁牧区:全部减畜2.745万个羊单位。-7-关键技术:需新建棚圈4.1175万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0.5万亩,建设青贮氨化窖4.3112万立方米。(二)草畜平衡区:超载减畜18.4994万个羊单位。模式:舍饲半舍饲。关键技术:需新建棚圈27.7491万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2.08万亩,建设青贮氨化窖35.5162第一年万立方米。六、制定减畜计划。根据禁牧面积、草畜平衡面积和人工种草面积,结合全县秸杆数量,全县需减畜21.2444万个羊单位。第一年减畜6.37332万个羊单位,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减畜7.43554万个羊单位。(各乡镇要根据核定的载畜量,制定明确的减畜计划,确定减畜数量,规定减畜时间进度,并上报备案。要将减畜额度落实到村、到户,对落实减畜计划、实现草畜平衡的牧户及时兑现奖励资金,确保牧民减畜不减收)。七、资金测算(一)测算标准及发放方式1、禁牧草原补助按每亩补助6元测算,资金直补到户。2、草畜平衡奖励按每亩补助1.5元测算,资金直补到户。3、牧草良种补贴:更新补播多年生优质人工草地和种植一年生牧草地每亩补助10元,资金直补到户,草种实行统一采购,分户发放。以上补助连补5年,5年后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而定。(二)资金测算经测算,我县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每年共需-8-中央补助奖励资金299.595万元,分项测算如下:1、草原禁牧补助17.03万亩×6元/亩=102.18万元。2、草畜平衡奖励:114.41万亩×1.5元/亩=171.615万元。3、牧草良种补贴25.8万元。八、补助程序(一)马关县政府公布补贴项目内容、条件和相关政策。(二)县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对禁牧草原和草畜平衡草原以户为单位进行测量,利用GPS地理定位方法对每个项目点登记四至经纬度,并录入数据库,绘制项目布局图。(三)村委会召开村民大会履行集体表决程序,经2/3以上农牧户同意,公示项目户草原面积、人口、补贴资金等事项,公示7天以上。(四)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各村委员会签订目标责任书,村委会与牧户签订责任书。九、兑付要求(一)申报、核实、公示、汇总上报补助面积补助面积的公示与核实采取牧户据实申报、村组核查、技术部门勘察、张榜公示、群众监督的办法进行。由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牧户据实申报的禁牧草原,草畜平衡草原、人工种草面积及牧民户进行审核、汇总,并在自然村以户为单位张榜公示面积和补贴金额后,将汇总结果上报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和财政局。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财政局共同负责对各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汇总数据,并将汇总结果上报至州农业局-9-和财政局。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和财政局设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贴监督电话:7120553、7128189,并在马关县电话台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发放补贴资金县财政部门按照乡镇核实,农科部门汇总的补贴面积和补贴清册,通过一折通的方式,直接将补助打到牧民的账户,要求2011年11月30日以前将补奖资金全部兑现到户,并将实际兑付情况上报州财政局和农业局。(三)建立牧户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补贴明细档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补贴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表格、数据、补贴资金发放清册等凭证都要立卷归档保存,要求2011年11月20日前完善电子档案。十、实施期限与进度安排(一)实施期限2011年至2012年。(二)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1年8月8日前):宣传发动,开展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发动广大牧民积极参与和支持草原家庭承包工作,为草原家庭承包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培训业务骨干,使参与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各级工
本文标题:马关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95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