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第2讲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高考点击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鉴别。3.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重点知识整合一、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物质的检验(1)原则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用量最少。(2)要求解答物质检验的有关题目时,应按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描述。具体应做到: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①“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②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③要“先现象,后结论”。例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录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3)基本步骤外观初步判断(固体、溶液中离子、气体的颜色)→化学方法进一步确证(利用特征反应)→得出正确结论(根据现象做出判断)。2.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1)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①利用某种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加热或用焰色反应进行区别;③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可考虑两两混合,记录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确定;④若被鉴别对象中有两种试剂因滴加顺序不同而产生不同现象时,我们常将这两种试剂称为“互鉴试剂”,它们在组合体系中相当于是已知对象,如AlCl3溶液和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等。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2)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和石蕊等酸碱指示剂进行区别;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溶液时可采用“相反原理”确定试剂,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性的盐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考虑选择酸性的盐试剂;③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悬浊液等。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二、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2.气体制备与收集实验的设计流程3.装置选择原则(1)发生装置选择应依据所用试剂的状态及反应条件;(2)收集装置选择应依据产物的性质及状态,产物为气体的则主要考虑其水溶性和相对空气密度大小;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3)净化装置选择应依据产物与杂质的性质差异,仅使杂质被吸收;(4)尾气处理装置选择应依据气体产物的水溶性、酸碱性、可燃性等,勿使有毒气体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也勿使空气的成分对装置有不良影响。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4.实验方案设计中的安全问题(1)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2)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3)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4)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如NH3、HCl)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2)实验设计时遵循的原则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可行。④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取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步骤和药品完成实验。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3)实验操作的设计与注意的问题①仪器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②实验操作的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③如果实验室取用或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吸水,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④冷凝回流:有些实验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及冷凝管等)。⑤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要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等方面考虑。⑥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先后顺序、实验方法使用顺序等。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2.实验方案的评价(1)选择包括仪器的选择、药品的选择、连接方式的选择等。仪器的选择包括发生装置(几种基本类型)、净化装置(除杂质的试剂与顺序)、反应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药品的选择包括种类、浓度、物态等;连接方式的选择包括仪器的先后顺序,导管接口的连接等。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2)分析判断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效益高低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3)最佳方案的选用几个实验方案都能达到目的,分析各方案的优劣并选出其中最佳的一个。所谓最佳,无非是装置最简单、药品容易取得且价格低廉、现象明显、无干扰物质以及无污染等。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命题热点演练物质的检验与鉴别(2011年高考天津卷)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例1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解析】A项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BaSO4、BaSO3、BaCO3或AgCl,说明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SO2-3、CO2-3或Ag+;B项原溶液中若含有I-,滴加氯水时被氧化成I2,滴加CCl4后,CCl4从水中萃取I2,由于CCl4的密度大于水,则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且下层溶液呈紫色;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C项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可能含有K+,因为Na元素的黄色掩盖K元素的紫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确定是否含有K+;D项原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生成NH3·H2O的浓度较小,不易分解,应进行加热以确定是否含有NH+4。【答案】B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变式训练1(2011年高考重庆卷)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A.盐酸、硫酸B.盐酸、氢氧化钠溶液C.氨水、硫酸D.氨水、氢氧化钠溶液解析:选D。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不能与BaCl2和K2SO3两种溶液反应,因此无法鉴别两者,因此D不能鉴别。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例2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解析】从题给装置图分析制备氢化钙的原料是氢气和金属钙,制备出的氢气需要先净化——HCl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再干燥——选择浓硫酸,盛有CaCl2的干燥管连接在装有钙的大试管上,防止外界的水蒸气干扰实验。(1)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i→e,f→d,c→j,k→a。(2)氢气易燃烧,反应开始后应先检验其纯度,再加热钙进行反应。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此时要保证继续通氢气,防止倒吸入空气,影响氢化钙的纯度,充分冷却后再关闭活塞停止通氢气。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所以顺序为BADC。(3)①氢化钙中氢元素为-1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aH2+2H2O===Ca(OH)2+2H2↑。②活泼金属Ca与水反应也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产生类似现象。(4)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氢化钙中含有氢元素,区分它们需在干燥环境中,取适量氢化钙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中,观察到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取适量的钙做类似实验,无明显现象。(5)氢化钙为固体,携带方便。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答案】(1)i→e,f→d,c→j,k(或k,j)→a(2)BADC(3)①CaH2+2H2O===Ca(OH)2+2H2↑②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4)取适量氢化钙,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相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观察到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取钙做类似实验,观察不到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5)氢化钙是固体,便于携带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变式训练2(2011年苏州高三第二次模拟)某学生设计了一套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3)实验用品: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哪几种(写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4)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最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步骤:①按上图连接好仪器装置;②扭开活塞K1和K2,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止水夹K3,要使烧瓶内产生喷泉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解析:(1)因题干中注明该装置是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装置,将此信息与图中物质相关联,可知目的为验证NO易被氧气氧化和NO2可与H2O反应的性质。(2)2NO+O2===2NO2,3NO2+H2O===2HNO3+NO(3)纵观整套装置,除题干所述的仪器外,还剩下的主要仪器有圆底烧瓶和烧杯,所用试剂也由读图可知。第一部分·专题五化学实验(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属于中学实验的常
本文标题:2012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五 化学实验 第2讲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0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