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LEVEL2数据与普通数据的主要区别
LEVEL2数据与普通数据的主要区别从表现上看,LEVEL2数据比一般数据快多了。LEVEL2股票行情数据一般每分钟20笔单,而一般的股票行情数据每分钟10笔单。多数投资者都认为股票投资每分钟显示10笔单已经可以了,不必要那么快的数据。多数券商提供的行情分析软件中的接收数据都是普通点翻数据,每分钟只有10笔单。购买商用普通数据也很便宜,一年120元左右,而如果购买LEVEL2数据目前至少要缴纳980元以上。当然有些券商也提供免费试用一个月的LEVEL2数据接收系统。即使这样,多数投资者仍然认为LEVEL2数据与普通数据相比仅仅是速度快了一些。其实还有一些差别。主要差别在于LEVEL2提供了普通数据里没有的信息。这些信息几乎是行情交易信息,这对操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力进出指标,主要使用了了“大单买”和“大单卖”两个函数编制的指标,具体做法与【外盘内盘差】指标差不多。我看了一下他的编写的公式大体如下:SUM((BIGORDER(1,3)-BIGORDER(2,3)),0);此公式的意思是:SUM((大单买入-大单卖出),0);注:BIGORDER(1,3)函数是大单买入,而BIGORDER(2,3)是大单卖出。首先,LEVEL2数据在数据服务器里肯定保存了或者提取了当时的行情交易数据,而这些交易数据在普通数据里肯定没有。所以如果我们把LEVEL2中专用函数用在普通数据分析软件里根本没有用,因为这些函数所需要的分析数据根本在普通数据里没有。于是我想起了同花顺里的“外盘成交量”和“内盘成交量”,这两个函数数据肯定从同花顺数据服务器里传过来的,而普通商用数据中不提供这种数据,并且在同花顺里,在分钟K线上也能使用这种函数,说明同花顺数据服务器里随时在提取这种数据和保存这类数据。(银江数据里也有内盘(外盘)成交量。在招商证券分析软件里有专门为LEVEL2数据提供的行情分析函数,如下图所示。在“日线统计函数”里全部是LEVEL2提供的分析函数。可以看出,在LEVEL2数据里包含了大量的普通数据里没有的行情信息。而这些信息如果我们要在接收普通数据的分析软件上做也能做,但很麻烦,最好在全天的统计数据要保存在飞狐的扩展数据之中。这种做里在分钟K线上分析无效。如果这些函数能够在分钟K线上分析有效,那么在数据服务器里必须要随时保存数据,就像行情数据那样随时保存,分解成1分钟线和5分钟线来分别保存。这样才可能在分钟K线里使用这些数据。不过招商证券的分析软件里提供的这些函数只能在日K线里有效,即一天只服务器里保存一次这些数据,结果只能在日K线上使用。怀疑大单函数的逻辑观点:1、任何指标都是行情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行情决定了函数的统计值,而函数的统计值不能唯一地确定行情。因此,我们面对技术性指标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逻辑关系,不能对指标过分依赖和信任,还要根据当时的行情特点从多角度、多方位来考虑问题,不能完全把技术指标看得过分神圣。那样做肯定会犯逻辑上的错误。2、如果行情统计函数不能反映交易者的帐户,那么统计函数只能表示有大单进出,但并不能表示是主力在使用大单进出。所以当指标显示有大单频繁进场或者出场,只表示了当时有大单进场和出场,而不能显示这些帐户是谁的,是机构账户还是自然人的帐户?股民大户也可能在紧急之下一单进或者一单出,结果显示为大单进出的假象。而长线主力反而为了回避大单进出选择小单连续时买卖,那么LEVEL2上的大单进出函数就没有那么准确了。除非LEVEL2上的大单统计函数与所有交易账户一天的交易量有关,否则仍然是暗箱交易和操作,本质上与普通数据里的统计函数在性质上没有两样,只是多了一些当天行情交易上的统计函数罢了。高级分析软件看了600425,发现在大单进出指标中显示在2010-1-20日前都没有出货的迹象,而在在大盘指数下跌明确以后出现了大单杀跌的迹象。我在当时盘口上观察时得到了证实,确实当时在行情下跌时经常会出现大单打压和抛出。我打了几个股都说明”大单进出“指标反映了主力进出。可是我也发现了意外,有一只股票在顶部时价格为18元多,可是现在下跌到了12元多了,而“大单进出”指标并没有显示出在大卖单的迹象,难道此指标显示主力没有出货!对于这只“主力没有出货”的股票我与同事进行了一场辩论。他认为主力没有出货是一只长庄股,股票还会上涨的;而我认为很难说。为什么呢?我用亿安科技事件和中科创业事件向他进行了一般性的解释。000048康达尔在1997年时吕梁等人为了炒作此股票运用资产运作,把一只农业概念股摆身一变成为了科技股,更名为中科创业。从复权的行情中可以看出,1997年时相当于2元我,经过2年多的拉涨,股票上涨到了45元以上。其实今天不复权时,当时最高价应该是84元。1998年大部分时间是熊市,而1999年也只在5~6月份进行了反弹基本上大盘指数没有行情。可是此股几乎是直线上涨,拉涨到了84元的顶。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整个上涨过程中换手率非常小。如果我们使用今天的大智慧的大单进出函数来观察行情,肯定主力没有出货。可是当行情上涨到了84元以后行情转头神不知鬼不觉地开始了漫长的盘跌,让每次买入持股幻想的人惨遭高位套牢。那么主力是怎么操盘出货的?以下图为例,行情上涨了20多倍,从理论上讲只要主力出掉手中持有的1/20的筹码就保本了。考虑到护盘成本等因素,我认为只要主力能够在高位最后一波上涨浪里出掉10分之一的仓位就保存了,未来的股票卖出就是利润了。道升认为,主力当时利用了最时髦的筹码分析理论,让大部分筹码在低位聚集,这让迷信筹码理论的技术分析者上当受骗,最后深度套牢。当时大盘指数不好,市场缺少资金,主力在短时间里出货也很难。主力最后选择慢慢盘跌的方式出货,在当时非常意外,也很有效果。这是当时中科创业(康达尔)在顶部时的筹码分布图。可以看出大部分筹码都在底部,主力并没有完全出货。可是主力一样选择见顶的走势。亿安科技过去叫深锦兴A,后来主力为了炒作把此股更名成亿安科技,目前叫ST宝利来。此股过去的炒作手法与中科创业一样,都是利用了当时最神圣的筹码理论来操盘,让大家相信尖端科学的人上当受骗。筹码理论是怎么来的?是利用了神经网络理论和计算方法得到的。可是这么高深的现代科技一样会被主力利用。说明了什么?人是活的,技术分析是死的,活人不会被屎憋死,主力在了解了技术分析的原理以后总会寻找到特别版一切难题的手法。亿安科技就这样在2000年初上涨到了126元以后开始了缓慢的直线下跌,从此买入的人只有割肉出局,没有希望解套了。经过一年左左的高位派发,主力成功出逃,随后出现了天天跌停的跳水场面,惨呀!600425在2010-1-20日以前从盘口上看几乎没有大单出逃的迹象,但当大盘指数不好时主力或者投资者一样会杀跌出局,所以当大盘指数不好时回避系统风险也是有必要的。但道升也知道,有些强势股票由于要回避大盘指数的系统风险面放弃了某些个股的炒作大行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当股票上涨过了100%以后出现了大盘指数下跌的系统风险时,一般这类股票会随着大盘指数下跌。短线获利盘一般会杀跌出局保住利润,主力不杀跌出局一般投资者也会这样做,除非主力想继续大幅拉高股票价格,才会吃进其它投资者抛出来的股票。否则上涨幅度过高的股票都会随着大盘指数下跌而下跌。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主力在充分拉高股价以后不一定要完全出掉筹码以后股票才会见顶,有可能由于大盘指数不好或者当时的客观环境不允许在短时间内完全出货才选择了充分拉高股价以后在高位用慢慢盘跌的出货方式进行。而大智慧里虽然多了一些行情统计函数,给我们观察行情和统计行情多了一些分析角度,但如果这些统计函数并不涉及到交易者的资金账户的性质,那么我们一样不能区分哪些是大机构的主力账户,哪些是一些有个人投资者。如果我们在网络上进行计算机撮合交易,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能观察交易对方是谁,那么股票交易方式必定是暗箱交易方式,我们只能通过技术分析指标进行猜想,但肯定不能预测,也不能完全确定行情的性质。那么我们仍然只能坚持“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方针,除此以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而这种“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方针和方法也只能是事后诸葛亮,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还要在事后用行情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只是我们要这样想,有猜想总比没有猜想好。当我们的猜想正确时坚持自己的猜想,或者沿着自己的猜想继续做下去,否则发现行情与自己的猜想不对时要积极果断地放弃自己原来的猜想,寻找到自己猜想出现的漏洞和问题,纠正或者调整自己的猜想,以期达到与市场实际行情的步调保持一致。技术分析始终是行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我们在使用技术分析时应该多一个心眼,不能迷信技术分析。不管是LEVEL2数据的大智慧也好,还是什么高级分析软件也罢,都不可能绝对地预测行情。只是在LEVEL2数据里多了一些行情分析函数,这对我们在统计分析行情数据时多了一些分析行情的思路和角度,但仍然不能迷信。我们在使用LEVEL2数据,主力机构一样在使用这种数据。当我们在研究如何把握行情时,主力机构中的人才也在研究同类的问题。所以当市场有一个热门分析方法时,这种方法也会很快地被主力特别版,而一旦这种方法在股票市场里流行,那么主力就会利用这种方法来骗人,让那些深信某种分析方法的人上当受骗最后出现巨额亏损。只有一种方法可信,就是大智慧LEVEL2数据里确实给用户传来了交易者账户上的信息,否则都是暗箱交易,不可能通过技术分析完全把握未来。
本文标题:LEVEL2数据与普通数据的主要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0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