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学科地理授课班级高一授课时数2设计者王信文所属学校福州教育学院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达到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新课程理念。依据标准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到天气系统的特点。教育技术标准:具有信息意识,适当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结构图,简要分析冷锋、暖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多种图示图表和动画的观察分析,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天气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对天气、气候有学习基础。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初始能力: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有欠缺,对天气三要素的变化影响天气没有形成思维,需要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信息素养: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产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2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气团了解气团的性质锋面理解锋面的形成、性质(气温、气压、降水的要素变化)冷锋解释冷锋和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过程暖锋解释冷锋和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过程电脑动画教学难点冷锋和暖锋的判断视频教学环境设计多媒体电教室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锋面理解*.avi锋面影响天气B、CB创设情景1m下载气团了解*.flv明确性质AC动态效果好58S下载冷锋解释*.ppt冷锋的性质EF动画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知识深化6m制作暖锋解释*.ppt暖锋的性质FE有助于学生推理分析5m制作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3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一)锋面的形成和结构气团的概念1.气团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锋面的概念2.锋面锋面附近的天气(二)锋面的分类与天气类型形成天气变化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起风、阴天、降水(发生于锋后)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起风、阴天、降水(发生于锋前)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创设情景播放课件观看课件*.ppt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播放视频视频,进入学习状态*.avi问题分析播放课件观看课件锋面动画*.ppt探究思考解决问题播放视频思考“锋面”、“冷锋性质”*.flv推理延伸播放课件观看课件锋面动画*.ppt由“冷锋”延伸推理“暖锋”练习巩固复习巩固播放课件联系乡土,尝试天气预报*.ppt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拓展知识,初步解释雪灾4教学流程图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尝试用“准静止锋的理论”解释说明“08南方雪灾”气象原因。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锋面的过程图的重复播放,通过动画形象的说理。形成性评价解决问题冷锋动画*.ppt观看课件问题探究讲解冷锋过境前、时、后天气变化观看课件理解冷锋问题解决创设情境南方雪灾*.avi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讲解锋面性质观看课件理解锋面问题解决雪灾云图*.flv暖锋动画*.ppt知识比较学习类推由冷锋推理暖锋观看课件拓展延伸反馈调控联系实践解释雪灾联系乡土天气预报反馈调控复习巩固5该节内容让学生对亲身经历的近期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进行播报,印证“天气是变化的”,并归纳出天气的要素:气温和降水;接着引入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之一——锋面,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对比分析的方法归纳冷、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天气变化过程、雨区的位置等;最后又通过对活动和气候谚语的分析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教学反思、总结本教学设计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特征、功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将多种视频、图示和动画的观察分析结合起来。1.教学设计以“问题情境”贯穿始终,“南方雪灾”的形成,从问题导入到最后的小结,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2.运用图解、多媒体画面,将“锋面与天气”这一抽象、无形的概念,变为具体、有形的图示,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突破了教学难点。3.学习身边的地理和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联系当地天气变化的实际,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尝试地进行天气预报。网络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例谈信息时代的教育模式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简单讲即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网络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单机演示型多媒体教学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但网络教学必须要解决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信息提取的导向性问题。以下以人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为例,谈谈地理网络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一、教学内容与重点分析1、教学内容: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沿海大国,开发海洋对解决我国能源、食物及其它资源的不足和发展对外经济、拓展活动空间具有极大意义。因此理解掌握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教学重点: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与渔业生产、海洋油气开发、围海造陆。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协同探讨解决问题突破重点。二、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1)知道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2)理解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渔场的形成原因;(3)了解海洋油气开发的生产过程;(4)理解围海造陆的途径和意义。62、能力目标:(1)运用图表分析渔业资源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2)培养学生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3、德育目标:转变传统的“重陆轻海”的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资源观和海洋权益观;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看待围海造陆的利与弊。4、创新目标:通过设置角度新颖的应用型讨论题,让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已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并设置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因此采用网络教学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创造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网络教学强调个性化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技能,但如引导不当,则易使学生在网络中迷失方向或在大量信息的轰炸下反而妨碍了学生有效吸收和提取信息,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基本地理能力使其领会基本学习和复习方法。四、教学流程图如图所示,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包括上网收集、分析、利用信息和讨论合作、发表观点、学以致用等,教师以辅导评价、指正释疑、总结归纳方式指导学生学习。7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影片导入,创设情境]教师播放《海洋资源》影片,提问:看了影片你有何感受?学生小结后,教师结合我国实际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海洋资源之丰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明确目标】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并略讲知识结构。设计意图:网络教学中学生如缺乏有效的指导易造成漫无目的上网的现象,因此必须要解决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信息提取的导向性问题,使学生知悉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而积极上网收集对自己最有用的资料。学生在大致了解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后,能快速有效地提取信息。【上网学习,协同探讨】大屏幕展示思考题:1、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分为哪几种类型?开发利用现状如何?2、在海洋近岸、大陆架海底、深海海盆分别分布有哪些主要矿产?3、为何海洋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4、为什么海底油气开发往往采取国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学生带着问题上网学习,各学习小组内部可进行相互讨论,以最快速度从网上收集资料加工取舍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引导思路,让学生对照问题主动上网求知,引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讲小结】教师利用相关图片及影片精讲重点: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设计意图:用影片直观再现大陆架渔业资源,并通过对比分析世界渔业资源和洋流分布图,帮助学生理解渔业资源为什么集中在大陆架浅海海域。【测试反馈】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含七道选择题、一道读图题,题目略)。设计意图:选择题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检测反馈所学知识,学生可即时了解练习结果的正误并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纠正。读图题综合了海底矿产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及海洋油气开发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8【案例分析】教师简要分析围海造陆的典型案例:荷兰、日本、澳门的围海造陆。设计意图: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懂得围海造陆的意义、途径和要求,并能举一反三分析同类地理事象。【上网学习,讨论发言】教师提出问题:请你谈谈围海造陆的利与弊。你认为广东省近期内有无必要实施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工程以扩大用地面积,为什么(大屏幕显示)?学生针对问题收集信息,经分析、讨论后在BBS论坛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讨论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现实性特点,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独特性思想与感情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创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评价发言】在论坛中挑选不同观点、有代表性的发言进行简要评价,并注意多用鼓励性语言。设计意图: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标新立异的观念,使地理网络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融和智慧撞击的场所,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六、课件设计思路本网络课件的设计思路及特点如下:1、界面友好,并有电子教材相互对照,学生可以不带书本进课堂。2、合理设置导航系统和导学提示,解决了网络学习的导向性问题。在主窗口有序排列各类主标题,学生可通过各主标题的下拉菜单调用所需学习资料。3、主窗口设置相关地理专题网站链接,学生可根据需要点击进入,提取信息开拓思维。4、课堂练习设计为即时评价判断方式。选择题电脑可即刻显示正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励其继续学习。5、BBS互动讨论区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对各种观点,老师、学生都可以发表见解、回复、评价,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和互动,给学生思考和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气氛和更多的机会。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授课人:洪峥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9理解地方时的概念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地方时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演示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2.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和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5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