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4届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6-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6-1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1~2题。年份总人口/万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规模/人19906705.686.7921.243.6620007438.078.7641.493.2320107966.249.9445.863.131.据表可以推论:1990~2010年,该省()。A.家庭户数呈减少趋势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2.导致上题中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观念变化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C.人均GDP快速增长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解析1990~2010年,该省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答案1.B2.D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B.近些年来,乙国老年人口比重大于甲国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为“现代型”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4.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B.乙国的城市化进程减慢C.甲国的劳动力丰富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域分布、人口老龄化等内容。甲国目前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第4题,本题考查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根据第3题的分析,甲国出现人口老龄化,乙国为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市化进程快,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为少数城市。答案3.C4.A下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统计表。据此完成5~6题。世界和国家年龄构成抚养比(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27.764.97.40.6②20.971.37.80.4③32.263.14.70.6④13.966.519.60.55.①代表的是()A.世界B.中国C.印度D.德国6.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A.老年人口比重大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C.儿童人口比重大D.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解析第5题,运用比较法,0~1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应为印度,最小的应为德国,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应该比世界的平均值要低,故①代表的是世界。第6题,要求自学新概念,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问题。抚养比是个分数,分数值低应该是分子小,分母大导致的。答案5.A6.B下图为我国2008年末人口统计资料(单位:万人),读图完成7~8题。7.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经济增长快,城市化水平高8.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过大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解析联系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结合图中的数据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大,但因计划生育的实施,出生率大大下降,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很大,由于死亡率较低,老龄人口增加快,目前的经济增长很快,但城市化水平并不很高。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也带来教育、医疗、就业的压力过大等问题。答案7.C8.A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9~10题。9.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10.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解析第9题,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折线图分析,当地人口死亡率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但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总量应该保持增长趋势。第10题,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1990~2000年之间,此期间≥65岁以上人口比值由5.59%增加到了7.47%。答案9.B10.B读中国的人口红利图,回答11~13题。11.我国人口红利最大的是()。A.1958年B.1994年C.2012年D.2021年12.关于人口红利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重社会负担B.促进经济增长C.加速城市化进程D.拉动消费13.1976年以后,我国的少儿扶养比逐渐降低,最主要的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B.医疗条件改善C.计划生育实行D.人们观念更新解析第11题,2012年劳动人口比例将达到最大值。即我国人口红利最大。第12题,人口红利期少儿和老龄人口少,社会负担轻。第13题,我国在1976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逐渐降低,使得少儿扶养比逐渐降低。答案11.C12.A13.C14.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下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解析图示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广东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北京的少儿抚养比小于广东和江苏。答案A15.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解析从乙图可知,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差异是东部、南部人口增长较快,西部、北部人口增长较慢。主要原因是东部、南部二、三产业较发达,经济收入水平高,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答案C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图文信息,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联合国最新报告指出,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在的68亿增长至91亿;到208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顶峰,为106亿。此后,将逐渐下降,到21世纪末降至103.5亿。材料二人口“贡献”七大国图(1)目前世界人口变化的趋势如何?这种变化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人口“贡献”七大国中属于亚洲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应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3)从材料二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一类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答案(1)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带来粮食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问题等。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来说,要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2)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计划生育。(3)发展中国家。启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发展教育,实行改革开放等。17.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A.人口数量B.人口年龄构成C.人口合理容量D.城市化水平(2)读材料一,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______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解析第(1)题,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人口数量、人口年龄构成和城市化水平,人口合理容量需要和相应资源一起评价,不是人口普查可以解决的。第(2)题,对应我国各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可知B为1950年人口金字塔,C为1980年人口金字塔,D为2010年人口金字塔,A为2050年人口金字塔。2010年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3)题,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过重,影响经济增长等。第(4)题,开放性试题,回答赞成、不赞成都可,但要说清原因。答案(1)C(2)D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4)赞成。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或不赞成。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很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6-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5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