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陈彩燕[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城市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多是由祖辈或亲戚照顾,父母的监护角色就缺失了,这就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而引发了“留守儿童”在心理、道德方面上出现或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认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除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联系外,更需要政府做好那些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的工作,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各项权利,也需要社会共同去关注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解决对策正文: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的原因是:我国进行开放,开发沿海及各大城市,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而这些地方由于经济发达,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均工资低,难以满足生存需要,所以就有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我国实行二元的城乡户籍管理体制。不允许居民的户籍随意迁移,而各种福利分配又以户籍为基础,没有户籍的农村儿童在城市读书需要借读费等等,这就使得外来打工者难以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大部分农民只能将自己的子女放在农村,由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和亲戚管教,这就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当前,“空巢”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正常的家教。农村里的学生有一半就是留守儿童。他们中的一部分常年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另外的一部分过着由亲戚代为抚养的“寄人篱下”的日子。这种状况给“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而亲子关系的依恋又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留守儿童需要父母亲的关爱。近几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造成了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较差,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习惯行为不良,不良的行为习惯最终导致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已经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它的妥善解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一、家庭教育方面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留守儿童”出现了以下情况:1、隔代抚养,宠溺过度。由于祖孙之间年龄相差大,代沟明显,他们只是按照他们教育孩子的经验来照顾和教育孩子,祖辈中的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也比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方面监护不够,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他们一般只能照顾孙子们的生活起居,不少老人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对孩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不能及时地否定、反对,不注重其品行和习惯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逐渐养成自私自利、独断专行、自控力差的毛病。2、亲戚代养,有心无力。监护人通常着重于孩子的学业成绩的提高,以便向孩子的父母交代,对孩子提出的各种物质要求尽量满足,但对其行为习惯、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却极少关注。亲戚朋友通常也有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在具体对待时常常会有所偏袒,这会让留守儿童通常会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是外来人,和亲戚的孩子就是不同,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且易与寄养人家的孩子发生矛盾。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性格孤僻、自卑、疑心重,很难感到来自长辈身上真正的爱。很容易把长辈严格的教育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急剧上升。这样一来,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心里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导致孩子拥有放纵的心理。二、学校方面面对留守儿童普遍遭遇的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监护堪忧的局面,学校应正视其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缺位”问题,然而,现实中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规模庞大,严重地影响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成效。在许多农村地区,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学校中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农村地方财政紧张,教师编制严重不足,自聘教师逐年递增,代课教师依然存在。其次,农村教师的生存遭遇也不太理想——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而待遇低,导致部分农村中教师情绪严重、责任心、工作热情与进取精神不够,专业发展意识缺乏。部分教师并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没有在心理上很好的关注留守儿童的状况。三、社会方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与社会制度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我国的户籍制度和部分教育制度相结合直接“催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者,这就要求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但由于户籍的限制,这些劳动者的子女只能在自己的农村户籍所在地享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城市的生活水平较高,农民工的工资又比较低,他们难以支付在城市较大的生活费,再加上户籍的限制,农村孩子在城市不能参加中、高考和子女读书要交纳额外费用等方面的制度因素。在制度影响因素中,子女在城市读书要交纳额外费用对留守决策影响最大,而这些额外费用主要是指政府规定以外的额外费用。对这些高额费用,农村家庭的打工者,只有作出子女留守家乡进行教育的选择,于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就因此而“催生”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对策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各自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单靠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1、改进“隔代教育”,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面对隔代教育的现象,首先,祖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当地乡政府或学校可以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有针对性的教授他们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帮助爷爷奶奶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观,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不能用以前的老经验来教育孩子了,让他们懂得应该多关注孩子道德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其次,懂得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祖辈要和孙代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够更多的了解彼此的思想,才能够更好的交流,才能懂得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的教育他们。2、注重对代养人树立角色意识。代养人要充分树立自己的角色意识,明白既然接受了孩子父母的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来教育,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要严加管教,不要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就不理不问,也不要为此而有所顾虑,不敢管教。要关爱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同等对待。代养人要做到严与爱和谐统一,多关注孩子身心方面的健康问题,使他们身体和心理上健康发展。3、加强学校教育,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子女往往缺乏的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家庭亲情的缺失,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性,建立农村寄宿式学校,由学校在本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志愿者与留守学生谈心、交流。同时设置“亲情电话”,建立一星期通一次电话的制度,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起心连心的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为学生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给这些儿童以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关爱,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拓宽学校、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渠道,促进家长与学校的全面沟通,及时填写“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方式,全面真实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情感、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5、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这是当前的最为响亮的一个解决留守儿童入学问题的一个口号,实行大户籍制度改革让留守子女随父母进城读书。针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而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应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身份界限,取消城市办学对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赞助费。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公办教育的资源,尽量让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或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立学校,建立适应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能跟随父母进城就近读书,方面他们对自己子女的管理。6、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地方行政部门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加大对学校及学校周边社会环境的监督指导,同时,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号召全社会成员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这个社会上每一片爱。总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意义巨大,任务艰巨。“留守儿童”渴望阳光,希望得到温暖,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开拓新的篇章,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片爱的天地。参考文献:[1]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和对策[J].理论观察,2005(4):79-81.[2]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谢海燕,刘玖玲.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J].理论观察,2006,(4).[4]金舒.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合肥:安微人民出版社,2008.12(农家书屋丛书)
本文标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05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