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诗歌鉴赏中的对比与衬托手法
诗歌中的对比衬托手法高一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表现手法中的对比与衬托手法的特点和效果。•2、在讨论交流互动中学会鉴赏诗歌中对比与衬托手法。自我提升:诗歌中的对比手法•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以便说明一定的道理的修辞格,对比又叫“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作用: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例句分析•1、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感情•2、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对“富人”和“贫苦人民”两种生活状态的鲜明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3、“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合作交流•《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①鹧鸪天作于代人赋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问题:最后两句辛弃疾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展示评价•答案:鹧鸪天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明确手法)•辛弃疾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结合诗句分析)•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手法的作用)课堂小结•解题格式:•1、明确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手法•3、手法的作用•1、对比的特点:•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2、对比的作用:•主旨更突出,感受更深切,区别更鲜明。自我提升:诗歌中的衬托手法•衬托:是指想表现某事物(情或境)时,并不直接描摹,却从另一方面着意描写,以作陪衬,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情或境)更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衬托出山中的宁静。合作交流1、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问题: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展示评价:•1、《谢亭送别》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分析与作用: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动静结合。将静的红叶与山和东的急湍的水相结合。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描绘了一幅红叶青山的美景。)•2、《早行》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课堂小结•对比:把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无主次之分,双方分量相等,不分主次,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所以,情感大多数是双面的。)•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居于次要地位,用来陪衬主体,突出主体,两者主次分明。)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中的对比与衬托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1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