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及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
收稿日期:2006-03-01作者简介:任保平(1968—),男,陕西凤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钞小静(1982—),女,陕西佳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5月第33卷第3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May,2006Vo.l33No.3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及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任保平,钞小静(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69)摘要: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各国工业化道路也各有其特点。目前在新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达国家正在由旧工业经济时代向新工业经济时代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世界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趋势。从中国工业化的现状出发,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和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针对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挑战,努力做好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十分重要。关键词:工业化道路;世界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06)03-0018-07新型工业化是在中国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又遇到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工业革命挑战的背景下而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新的;二是相对于中国的传统工业化来说是新的。因此,要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实质,并找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就必须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分析当前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作好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一、世界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及其特点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各国工业化战略的演变各有其特点。作为工业化发端者的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工业化战略和路径。(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及其特点。世界工业化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由西欧开始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其工业革命是自发产生和进行的,属于原发型的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开始的标志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由于英国实行工业化的时候,世界其他国家尚未完成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国内外市场需求主要是轻工业品,因此英国的工业化从纺织业开始,为其工业化提供了资本积累和各种准备。在英国工业化的基础上,法国、比利时、瑞士和德国“把英国看成是技术创新的先驱”[1](P52),他们在向英国学习的过程中,也从纺织业开始发展轻工业,掀起了席卷欧洲大陆的工业化浪潮。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交通系统的创建,汽轮和铁路成为欧洲工业化的推动力量。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出现,电能的发现和使用为欧洲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扩大了欧洲工业化的能源基础,促进了欧洲重化工业的兴起。在此基础上,建筑业、建筑材料业、印刷业进一步兴起,使欧洲的工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欧洲的工业化,在技术创新中出现了有目的的研究,许多大型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部门,工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开始向超大型企业的方向发展,自动化和信息化成为欧洲工业化发展的新因素。美国的工业化是从建国以后和南北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时期由于北部新兴的大型企业的创立,电报网和更多铁路的建造,促使了钢铁、军备、造船、纺织、服装工业进入到了繁荣时期。从南北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工业进入到了大企业时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钢铁市场的扩大,电力的广泛运用,金融业的发展,使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促使了大型企业的成长,产生了股份公司,出现了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集团组织。二战期间,美国新兴工业不断涌现,飞机工业、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迅速发展,从而成为世界工业的领导。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掀起了信息化浪潮,“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与电信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2]。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使美国工业化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使其成为当代世界工业化方向的领导者。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过程来看,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走完了以“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旧工业时代,而进入到了“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经济时代,新的科技革命促进了新的产业革命,改变了旧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产业的高知识化和高新科技化,“以智能化的微制造科技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以人工生产化学物质,亦即物质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和利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生产力和新产业革命,以社会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体制革命,以及以形成人类与自然相统一的大自然价值观和人类创造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革命”[3],使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进入到了新工业革命时代。在新工业经济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基础,信息化带动了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推动,形成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其特点是:(1)它们都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靠个人力量自发地发展起来的。英美两国实现工业化,都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加上土地所有权变革及英国在贸易方面的强大地位,为通过个人力量的自我扩张来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引发个人投资来推动工业化。(2)工业化发展的直接目标是追求利润,且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干预极少。厂商的本性就是为了追逐利润,工业化发动是由私人发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极少,而且还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保证本国工业化的顺利进行。为了追求利润,英法等国都特别重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更多的是利用本国市场,在开拓本国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外市场”[4](P1)。(3)工业化所需的资本主要来自于对国内外的掠夺。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圈地运动”及大规模的对海外殖民地掠夺实现的。而美国则是通过黑人奴隶贸易,掠夺印第安人及剥削实现的。(4)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资源使用方式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重工业化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那时欠发达国家处于农业社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资源来实现工业化。现在发达国家正在进行结构性转换的一个方面就是将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5],一方面通过污染行业的转移,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工业的技术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推行柔性化生产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变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5)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其工业化的推动力量。从欧美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进程来看,其工业化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实现的,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次科技革命基础上产生的产业革命、思想革命和社会的变革都为欧洲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准备,在二战以后产生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为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前后相继完成的两大任务,工业化是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其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为其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培养了专业人才,同时信息化也改变了工业的产业结构,形成了工业产业结构的高知识化和高科技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地进入到了信息化阶段。(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及其特点。二战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其经济也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开始通过工业化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世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入了高级阶段,世界工业技术走向成熟,新的工业领域和工业部门不断地在产生,国际经济技术一体化初步形成,世界贸易广泛展开。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因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后进型工业化国家,他们是在一个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世界中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的。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以恩格尔定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普雷维什的贸易条件恶化论、赫尔希曼的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据实行工业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优先发展工业。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1)在工业化的次序上,遵循轻纺工业———重化工业———深加工工业的发展顺序。以轻工业的发展来积累资金,支持重化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向重化工业领域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以后,首先选择了纺织业、成衣业、食品业等劳动密集型的生活资料产业,以解决当时所面对的失业和对消费品的依赖问题。1970年代在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家用电器、化学仪器、炼油、电力和煤炭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1980年代以来,针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工业化的重点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造船、化工和电子工业。(2)在工业化方式上,主要实行了三种:一是由进口替代转向外向型的工业化方式。以巴西、智利为代表,国内制造业的投资由私人和政府共同负担,国家实施一套刺激机制,把企业的投资引向所期望的方向,以进口替代作为工业化的开始。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再转向出口,实行外向型的工业化。19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都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国家化”为中心对外向型战略进行了补充和深化,政府放松对经济的控制,重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国家对工业化的直接干预。放松贸易保护,扩大进口,鼓励出口,并实行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二是通过集中发展资本品和中间产品来实施工业化。如印度、前苏联和中国,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主要是初级商品,利润少,竞争力弱,出口困难,在工业化中要优先发展资本品和中间产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建立自己的工业化基础,并在工业化实施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三是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方式。以韩国和台湾为例,在经济开放程度大大提高、比较利益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以出口导向为方式实施了工业化。(3)在工业化战略上,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赶超战略。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以后,为了建立自己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都实行了赶超型的工业化战略,在赶超型战略的实施中,一方面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力量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赶超战略,忽视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资源的高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来实现赶超型的工业化战略。同时由于实行工业化的赶超战略,单方面考虑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的改造,所以形成了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失业。二、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工业化的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电子技术、计算机的发明、信息技术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产业群的兴起,使新材料、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激光、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换,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也日益加深,全球化也对世界工业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市场化也成为世界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总结早期通过国民经济计划化来实现工业化得失的基础上,开始转向市场化,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促进其工业化。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各国在总结传统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危及到人类生存的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和生态化的趋势不仅改变了世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而且使得世界工业化从传统工业时代的旧工业化向新工业时代的工业化转变,世界工业化出
本文标题: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及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