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蒸馏练习题1.蒸馏是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BA气体;B液体;C固体;2.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CA溶解度;B等规度;C挥发度;D调和度。3.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AA沸点低;B沸点高;C沸点恒定;D沸点变化。4.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CA可挥发;B不挥发;C易挥发;D难挥发。5.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BA沸点低;B沸点高;C沸点恒定;D沸点变化。6.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高的组分称为()组分。DA可挥发;B不挥发;C易挥发;D难挥发。7.()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A液相回流;B进料;C侧线抽出;D产品提纯。8.液相回流是保证()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BA吸收;B精馏;C传热;D过滤。9.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C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10.在再沸器中溶液()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CA部分冷凝;B全部冷凝;C部分气化;D全部气化。11.在再沸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DA上升物料;B上升组分;C上升产品;D上升蒸气。12.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DA上升物料;B上升组分;C上升产品;D上升蒸气。13.()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上升蒸气流。C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14.()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A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15.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BA塔顶气相;B塔顶液相;C塔底气相;D塔底液相。1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BA气相;B液相;C固相;D混合相。17.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CA浮阀板;B喷射板;C加料板;D分离板。18.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A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混合段。1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B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混合段。20在精馏塔中,加料板()的塔段称为精馏段。A以上;B以下;C以外;D以内。21.在精馏塔中,加料板()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提馏段。BA以上;B以下;C以外;D以内。22.()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CA浮阀板;B喷射板;C理论板;D分离板。23.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DA气固两相;B液固两相;C气液固三相;D气液两相。24.理论板是指()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A离开;B进入;C混合;D接触。A25.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BA混合;B成平衡;C接触;D分离。26.回流比的()值为全回流。AA上限;B下限;C平均;D混合。27.回流比的上限值为()。CA内回流;B外回流;C全回流;D最小回流比。28.回流比的()值为最小回流比。BA上限;B下限;C平均;D混合。29.回流比的下限值为()。DA内回流;B外回流;C全回流;D最小回流比。3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F=0.6,要求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b)。A60kmol/h;B66.7kmol/h;C90kmol/h;D100kmol/h。二、填空题1、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1.蒸馏是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液相混合物2.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差异,使各组分得到分离。沸点3.利用溶液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而将其分离的操作称为()。蒸馏4.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温度。泡点5.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温度。露点6.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轻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温度()。越低7.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轻组分含量(),则泡点温度越低。越高8.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重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温度()。越高9.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重组分含量(),则泡点温度越低。越低10.对于二元理想溶液,α大,说明该物系()。容易分离11.对于二元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大,说明该物系()。容易分离12.对于二元理想溶液,x-y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说明该物系()。不容易分离13.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沸点越低的物质其饱和蒸气压()。越高14.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容易15.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塔底上升蒸气。塔顶液相回流16.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塔顶17.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液相18.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和塔底上升蒸气。回流19.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20.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上升蒸气。塔底21.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蒸气。上升2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23.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冷凝器。塔顶24.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顶设置()。冷凝器25.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再沸器。塔底26.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底设置()。再沸器27.设计一精馏塔时,回流比选的大,则塔板数()。少28.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上限称为()。全回流29.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下限称为()。最小回流比30.精馏操作中,全回流时塔顶的产品量()。为零31.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板。理论板32.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相平衡33.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代表一层理论板。一个梯级34.精馏操作中,当q=0.6时,表示进料中的()含量为60%。液相35.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加大操作回流比,则塔顶产品浓度会()。提高三、简答1.简述简单蒸馏与精馏的区别。简单蒸馏是一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而精馏则是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需要哪两个必要条件?需要塔顶液相回流与塔底上升的蒸气。3.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为什么要分别设置冷凝器和再沸器?冷凝器提供液相产品与液相回流,再沸器提供塔内上升的蒸气。4.设计一精馏塔时,回流比选取的大小对塔板数有何影响?回流比越大,达到要求的分离精度所需要的塔板数越少。5.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上、下限各是什么情况?上限是全回流,下限是最小回流比。6.精馏操作中,在下限操作时,能否达到所要求的分离精度?为什么?不能,若要达到所要求的分离精度需要有无穷多块理论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7.精馏操作中,在上限操作时对实际生产有无意义?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在上限操作时,产品量为零,对实际生产无意义,一般在科研、装置开工期间或紧急停工时采用。8.什么是理论板?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9.为什么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在再沸器中,物料又一次部分气化,气液两相达到平衡,与理论板的效果相同。10.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为什么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使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意味着物料达到一次气液平衡,就相当于越过一块理论板。11.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为什么一个梯级代表一层理论板?每一个梯级与平衡线相交一次,表示汽、液两相达到一次平衡,因此代表一层理论板。12.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改变其操作回流比,对塔顶产品浓度会有何影响?回流比越大,塔顶产品浓度越高。13.设计一精馏塔时,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有无影响?为什么?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无影响,影响塔板层数的因素主要有进料和产品的浓度、进料热状况以及回流比。14.用q代表进料热状况,说明q=0,q=1,0<q<1时的意义。q=0表示饱和气相进料,q=1表示饱和液相进料,0<q<1表示气液混合进料。15.塔板的作用是什么?塔板的作用是提供气液接触的场所。四、计算题:1、苯和甲苯在92℃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43.73kN/m2和57.6kN/m2。求:苯的摩尔分数为0.4,甲苯的摩尔分数为0.6的混合液在92℃时各组分的平衡分压、系统压力及平衡蒸气组成。此溶液可视为理想溶液。2、将含24%(摩尔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易挥发组分,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至冷凝器的蒸气量为850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70kmol/h。求:(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的馏出液?(2)回流比为多少?(3)塔底产品量?3、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l4)的混合物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馏出液中氯仿的浓度为0.95(摩尔分率),馏出液流量为50kmol/h,平均相对挥发度=1.6,回流比R=2。求:(1)塔顶第二块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2)精馏段各板上升蒸气量V及下降液体量L(以kmol/h表示)。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可认为是理想溶液。4、一连续精馏塔,泡点进料。已知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y=0.8x+0.172提馏段y=1.3x–0.018求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5、用连续精馏塔每小时处理100kmol含苯40%和甲苯60%的混合物,要求馏出液中含苯90%,残液中含苯1%(组成均以mol%计),求:(1)馏出液和残液的流率(以kmol/h计);(2)饱和液体进料时,若塔釜的气化量为132kmol/h,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本文标题:蒸馏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5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