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
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1/14旁站监理方案及实施细则(指南)一、编制依据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建设部[200]189号)2.《天津市工程质量旁站监理检查细则暂行规定》(天津市监理协会)3.《监理规划》4.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5.现行相关验收规范、技术规程、标准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条文,主要有:⑴《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⑵《天津市建设监理规程》DB29-131-2005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⑸《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⑻《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⑼《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⑾《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⑿《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29-126-2007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施工安全部分)》(天津市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二、本工程旁站监理方案(范围、内容)的确定根据建设部旁站管理办法和天津市监理协会旁站监理检查细则的相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拟定如下监理旁站方案(范围、内容):1.土方回填2.桩基工程3.地下连续墙、土钉墙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2/144.混凝土浇注5.后浇带施工6.钢结构安装7.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8.预应力张拉9.装配式结构安装10.网架结构索膜结构安装11.防水层细部构造12.外墙外保温粘贴样板及冷桥细部构造处理13.安全:对高危作业(重大危险源)关键工序注:各工程依设计图纸实际,编制时进行对应择定。三、旁站专业工程特点依工程设计图纸按上述二项所选定的旁站项目后编制本部分内容。四、旁站人员主要职责1.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情况,必要的安全设施准备情况。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活动执行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节能工程材料及大型施工设备证件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方进行检验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复验。4.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好旁站监理的原始资料。五、旁站监理工作流程见图1六、旁站监理的检查要点及目标值1.混凝土浇注工程和后浇带施工⑴检查模板内杂物的清理。应干净、无杂物或堆积粉尘。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3/14熟悉图纸内容、要求审核施工方案、方法、措施;审核持证上岗人员资格证件;审核材质证件和需复试材料的报告受理旁站申请,安排旁站监理人员填写旁站监理前相关情况审查表掌握了解部位施工程序、路线等;检查上道工序验收完成情况;检查施工部位条件具备情况;检查设备配备和准备情况;检查施工组织、人员安排情况;查证专业管理和辅助人员到位情况。检查施工方法、措施落实;检查过程质量标准;督促检查过程问题的处理,改正;见证取样留置和检测;督促检查对成品保护、养护工作落实填写旁站监理表;填写监理日志;旁站记录整理资料收集、整理、签定图1⑵检查梁、柱交叉处以及墙上预留、预埋开口处等细部模板严实程度。应封堵严密、平顺、整齐,固定可靠,达到不跑、冒、漏混凝土和浆,保证混凝土外观平顺、美观。⑶检查混凝土浇筑面人员来往通道措施,应搭设马道,并随浇筑随拆除,避免踩踏板面钢筋,扰动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⑷检查钢筋保护层和各交叉处的钢筋、垫块位置。应满足钢筋密集处位置合理,不应集结且保护层垫块补遗到位,满足尺寸、规格的准确。⑸检查混凝土浇筑方案、方法、浇筑路线、后浇带留置等的实施。应按预先确定的方案执行,不得随意擅自改变。⑹检查施工单位有关现场管理、质检、模板监视、钢筋监视等人员到位情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4/14况。相关人员均应上岗到位,以解决和保证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展。⑺检查进场混凝土质量,抽查混凝土塌落度。进料单混凝土等级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塌落度误差一般不超过±20mm(与料单上数值相比)。⑻检查混凝土落料高度和柱、墙混凝土每次分层厚度。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高厚大混凝土结构每次分层厚度宜为400mm~500mm。⑼检查等车、停泵、堵管等情况中断施工的处理情况。若中断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混凝土接槎。⑽检查放置钢筋踩踏位移和模板变位的措施落实情况。钢筋和模板监视人员应在岗巡视,随时校正可能发生的问题。⑾检查混凝土连续浇筑和振捣情况。混凝土应连续灌注,遇到特殊情况无法连续时,其施工缝应留置在受剪力较小处。当遇突发事件而延时过长时,应进行处理,符合要求后按接槎方法办理。混凝土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快插慢拔至表面不冒气泡,避免过振和振捣不足等缺陷。孔洞边交叉处尤应振捣到位。⑿检查后浇带等留设和处理情况。其留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浇注前的处理(含钢筋复位)必须符合初始标准和接槎要求。⒀检查抽测板厚及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其板厚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符合验收规范规定。⒁见证混凝土试件留置。混凝土标养试件留置应符合规范规定,自然养护试件留置满足拆模和评定等所需考核强度要求的需要量。⒂检查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时间、覆盖、冬施测温等措施。常温下混凝土养护应保持不失水,冬季混凝土应确保不受冻。⒃尚应按“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指南)”和“冬季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指南)”相关内容进行检查和达标。2.桩基工程⑴灌注桩①审核施工方案(打桩方法、平面布置,尤其是主排泥浆沟的布置和施工路线及机械设备等)。应依现场情况,保证施工顺畅,文明条件和实现质量、工期的需要。②审核施工单位资质、特工种人员上岗资格证及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的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5/14定位情况。各类人员资质资格应符合要求,并上岗到位。③检查原材料取样,检查检测复试报告。其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等应符合图纸要求,材质和复试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要求(取样、见证并送试)。④复核工程测量,控制轴线桩以及工程桩位放线结果。工程定位轴线控制标桩应符合图纸要求,其误差满足相关规定标准,工程桩位放线误差不超过20mm。⑤检查钢筋笼制作和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主筋间距偏差±10mm,长度偏差±100mm,箍筋间距偏差±20mm,直径±10mm,保护层厚度满足图纸要求。⑥检查焊接质量。焊工持证上岗,钢筋搭接方法正确,箍筋焊点牢固,与主筋无明显烧伤和咬边,主筋搭接焊缝长度、宽度和厚度符合规范要求,无咬伤、焊瘤、气泡及裂纹。⑦观察钢筋笼下放过程,检查接笼焊接方法、质量和笼顶标高及防上浮措施。钢笼应立直,垂直徐徐下沉(不得斜拉拖地)不得碰撞孔壁和变形,在离地面500mm左右暂停接笼,其上、下钢筋接头方法,错开间距、数量及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其顶标高应满足基础混凝土钢筋锚固长度需要,且其防止笼上浮措施符合方案并到位、可靠。⑧检查钻孔对位、成孔过程,孔径、孔深和垂直度等。桩机就位钻头对准位置(垂直),检查钻头直径满足孔径要求,其垂直度应保证钻杆垂直和钻机水平位置,孔深偏差只允许+300mm或为0。⑨检查泥浆比重和沉渣厚度。成孔后清孔于孔底200~500mm处,泥浆比重应为1.15~1.200钢笼下放后混凝土灌注前二次清孔,泥浆比重应<1.20,且其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100mm)。⑩检查导管底标高和长度。导管安装距孔底距离为300~500mm,其长度(第一节)应≥4m,并且导管埋入混凝土80cm以上。○11检查混凝土塌落度,留置试块和检查充盈系数。混凝土塌落度损失一般控制在±20mm,应保证方便施工,应见证留置混凝土试块满足规定要求,实际灌注混凝土量,与计算量之比应>1。○12观察拔管速度并检查每次拔管长度。拔管速度不能过快,与土质有关(一般1~1.5/min),每次拔管长度应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2m,避免过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6/14快或超拔而形成断桩。○13检查并记录每天混凝土灌注桩的数量和每根桩的灌注时间及问题并处理情况。每根桩的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每天灌注的桩位号、数量和问题及处理方法、措施和结果均应记录清楚。○14尚应按“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指南)”各相关检查要点进行检查并达标。⑵预制桩按“预制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指南)”实施旁站监理,并做好旁站记录。3.钢结构安装工程(含网架结构、索膜结构)⑴审核施工单位安装方案和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其施工安装方案和措施应能满足设计、规范和现场实际条件的要求,其工艺评定报告应与本工程使用材料、工艺相符。⑵检查原材料(钢材、连接件、焊条等)和钢构件合格证及有关试验资料(含制作的各检验批资料)。其各项均应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规定的要求。⑶核查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和摩擦面抗滑移的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其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⑷核查相关上岗人员的资格和等级。其焊工资格应为二级以上。⑸复查定位轴线、基础支承面、地脚螺栓等的位置情况。其定位轴线单层允许偏差10mm,多层为3mm;基础支承面标高偏差±3mm,水平度为1/1000;地脚螺栓中心偏移为5mm。⑹检查本班在岗工程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到岗情况。其检查人员、管理责任人应上岗到位。⑺全数检查焊工合格证的认可范围、有效期及起重工的上岗证。其资格应符合要求并有效。⑻检查焊条烘干情况及记录情况。其烘干过程记录应清楚、详细。⑼检查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其摩擦面应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污垢等。⑽检查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式和方向及外露长度。其穿入方式、方向应方便一致,外露丝扣为2~3扣。⑾对需扩大螺栓孔检查。对需扩孔应征得设计同意的扩孔数量,且其孔径不应超过1.2倍螺栓直径。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7/14⑿检查钢构件的外形和涂层情况。拼装、组装的钢构件不应变形,其涂层亦不应脱落。⒀对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焊脚尺寸、焊缝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1/4板厚,允许偏差0~4mm,焊缝应均匀,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⒁检查扭矩扳手使用状态。其扳手扭矩值应保持预定值。⒂检查高强度螺栓初拧、终拧质量。其初拧扭矩不得小于终拧扭矩的30%,终拧后的扭矩检验偏差值应在10%以内。⒃检查垫板规格与柱底接触情况。其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座浆垫板时,其顶面标高偏差为0,-3mm,水平度1/1000,位置偏移20mm。⒄对安装顶紧面检查。当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不应少于70%紧贴,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0.8mm。⒅现场拼装组对精度的检查。其拼装组对的质量和精度要求应符合规范(GB50205-2001)附录D表规定。⒆对焊缝外观质量和无损探伤检验进行检查。其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气孔、夹渣、弧坑、裂缝、电弧擦伤等缺陷,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对一、二级焊缝和设计要求的焊缝无损探伤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⒇对其他检查要点及目标值以及单层、多层钢结构安装整体质量(含网架、索膜结构)等尚应按“钢结构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指南)”和相关规范标准执行。4.土方回填工程⑴检查土方回填工作区域范围的条件具备情况。其填方工作面前各工序工作完善,且质量经验收合格。同时,各类杂物、遗留材料、工具等均已清理干净。⑵检查填方基底的平实度和填土分层控制标识。其填方原基底应平整、夯实,且对每层虚铺厚度应有控制标识线。⑶检查人员、机具的准备、到场情况,以及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到岗情况。其人员组织和机具应能满足夯实和填方量的计划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应上岗到位。⑷检查进场填方的土质。用作填房心的土质颗粒应不大于50mm,无杂物(树根、草根等)且非淤泥质或杂填土、旧房土的符合要求土质。同时含水率满
本文标题:旁站监理方案和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5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