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连锁餐饮纷纷上市风险与机遇并存来源:news.bgo.cn2007-06-23“小肥羊、全聚德、谭鱼头等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融资并购正在成为餐饮企业发展的新亮点。”6月6日,商务部发布的《2006年度全国重点餐饮企业运营情况分析》指出,连续15年保持15%至16%发展速度的国内餐饮市场为餐饮企发展继而上市创造了客观条件。记者了解到,除上述3家公司外,俏江南、真功夫、重庆小天鹅等都纷纷于近期引进风险投资,并明确表示了海外上市的意向。据估计,今明两年在国内或海外上市的餐饮企业将不下10家。连锁化是吸引资本的关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提出上市的餐饮企业是在连锁行业做得比较有特点的一批,比如谭鱼头、小肥羊就是经营特色餐饮的,而真功夫是经营中式快餐的,另外还有上岛咖啡、一茶一座等企业是走休闲餐饮的路线。截至目前,国内餐饮企业上市的只有锦江国际酒店、河北福成餐饮公司、上海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西安饮食集团、上海领先管理公司等6家企业。其中,锦江国际、福记食品、上海领先3家企业是在香港上市。也就是说,在国内上市的餐饮企业只有1997年4月于深圳证交所上市的西安饮食、2004年7月于上海证交所上市的福成餐饮,而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已接近1400家,夹在其中的这两家餐饮企业显得势单力薄。有中国餐饮第一股之称的西安饮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餐饮企业,拥有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德发长饺子馆等15家分公司,7家子公司,18家市内经营网点和8家社会化餐饮网点。今年3月30日,上海领先管理公司旗下主营味千拉面的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而在国内的餐饮连锁品牌中,此前尚没有成功上市的先例。味千在上市后宣布改变过去直营为主的形式,在现有123家店的基础之上发展特许经营。随后,实力餐饮企业纷纷加快了上市的步伐。由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中国烹饪协会、中华全国商业消息中心共同发布的《2006年度全国重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显示,餐饮业是我国最早实行连锁经营的行业之一。目前,内资企业多以特许加盟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外资企业则多以直营连锁发展进行品牌渗透。但随着经营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品牌企业的迅速发展,内资企业对品牌发展、资本运作和管理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强,融资并购成为餐饮企业发展新亮点。以经营火锅为特色的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公司,引入欧洲最大的投资机构3i集团和著名投资基金普凯的战略投资,成为我国第一家成功引进国外风险投资资金的餐饮连锁企业。目前,小肥羊已拥有700多家连锁店,并在美国洛杉矶、加拿大多伦多和香港特区开设了海外分店。6月13日,火锅连锁店重庆小天鹅宣布,已获红杉中国和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联合投资,总金额在2000到2500万美元之间,将在未来几年内分批注入。红杉与海纳亚洲持股比例不超过30%。在未来3年到5年内,重庆小天鹅计划在国内外新开直营店150家,连锁加盟店200家,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预计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业内人士认为,在餐饮品牌企业规模化扩张之时,都对资金有着迫切需求,而上市融资是这些企业选择的共同方式。餐饮的规模化、连锁化运作是吸引风险投资目光的重要因素,与之前的互联网投资相比,餐饮业的现金流回收快,而且具有经营实体,有部分餐饮企业麾下还有不少不动产。据悉,小肥羊、谭鱼头选择的最终上市地点为香港,而国资背景的全聚德、东来顺有可能选择在内地A股上市。风险与机遇并存对于风险投资的引入,国内一些餐饮企业仍普遍处于观望阶段,原因来自于餐饮行业对风险投资机构的陌生,也来自于经营者的守旧思维。许多餐饮老板觉得自己日子过得还不错,不太愿意把股权拿出来稀释,但这样却丧失了借助国际资本杠杆快速扩张和改善企业管理能力的机会。同样持观望态度的还有一些证券行业的分析师。国泰君安分析师谭晓雨认为,餐饮业其实是一个生命周期比较短的行业,虽然总体需求比较稳定旺盛,但是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的偏好不同,一家餐饮企业的口味很难对消费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她还指出,事实上,许多餐饮企业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管理能力。许多投资基金都感觉投资于内地餐饮企业是机会与风险并存。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许多连锁餐饮企业关注量的扩张,而对于质的提升却欠考虑。而加盟商的素质参差不齐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品牌形象。驰名中外的天津“狗不理”集团,全国70多家分店大多数属于特许加盟,即分店独立投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每年只向天津总部交纳几万元不等的“牌匾费”,总部负责技术培训和包子原料配送。由于总部对各加盟店实行松散管理,致使分散在北京、河北等地的“狗不理”连锁店管理不规范,包子质量千差万别,“狗不理”口碑每况愈下,企业无形资产流失严峻。最后,集团不得已叫停加盟,宣布集团未来的连锁化扩张将采取直营模式,不搞加盟店,以保证品牌的质量。“狗不理”还花重金提前收回了一些加盟店。另外,餐饮企业的核心技术如配方和工艺,以及注册商标保护也普遍具有很大的问题。“福成肥牛火锅”是河北福成公司多年持续经营的火锅品牌,并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在国内多个省市发展了数十家加盟连锁店。公司于2004年7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福成”商标和“福成肥牛火锅”也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知名服务品牌。此后,假冒和近似“福成”的侵权火锅店在各地粉墨登场。哈尔滨福成饮食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在昆明开设的门店上都使用了“福成”、“福成肥牛”、“福成肥牛火锅”商标,为此,2005年8月,福成公司不得不远赴云南打官司,保护自己多年辛苦创下的品牌。然而,打假之路一波三折:2006年2月,昆明中院一审判决驳回福成公司的诉讼请求,福成上诉后,6月,云南省高院将本案发回重审。同年11月,昆明中院重审后再次驳回福成公司的诉讼请求。2007年1月,福成公司向云南省高院第二次上诉,2月,云南高院最终撤销了昆明中院的判决,判决昆明福成公司立即停止对河北福成公司注册商标的违法使用。整个维权历时一年零8个月。除了上述问题外,很多餐饮企业还面临财务规范管理不到位、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难题,特别是连锁经营方面的高级人才极度缺乏,导致员工跳槽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都令外来投资者踌蹰不前。对于中餐企业的上市热潮,不少专家的态度比较冷静。他们表示大部分企业还是上不去的,首先就表现在餐饮业的门槛低,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企业主素质低,对资本运作的事情根本一窍不通。其二是上市的准备时间不足。以国美为例,为上市问题就运作准备了5年,而大多数餐饮企业从单店经营走向连锁正规经营的时间不超过10年,多数的餐饮企业规模化也就是6至8年时间而已。因而为了上市,餐饮企业需要做的工作相对其他行业更多。虽然如此,餐饮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不言而喻的,中国餐饮业将逐渐成为全球餐饮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介入,不仅其自身具备较多的资金优势,便于资本运作,同时也拥有更多的与外资合作的机会。充分利用连锁经营的优势,大力推进餐饮连锁和快餐连锁,将成为现阶段上市公司介入饮食业的主攻方向,并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纳米食品潜力巨大但机遇与风险并存调味品行业发展的历史与机遇时间:2007-12-1914:46来源:中国辣椒网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吃”已不仅仅是一个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概念,伴随着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发展,逐渐形成八大菜系几千种菜肴,饮食成为中国的一种特有的文化。而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庞大的菜肴数量,一方面是中国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就是中国菜的原料与制作方法众多而复杂,而调味品则始终是中国菜口味众多的一个必要因素。正是因为调味品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不可或缺的需求,使得调味品行业连续十年超过10%的快速增长,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研究发现,一个行业的市场发展会经历以下四个时期,即混沌期、启蒙期、淘汰期、稳定期。所谓混沌期,即本行业的市场推广与竞争都处于粗放型的状态,大家的竞争意识普遍不强,无论是产品、包装、通路、价格、品牌、广告等都处于“相安无事”的混沌状态;而在启蒙期,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意识到竞争对手普遍较弱的巨大机会,开始着手从各个方面整合产品、品牌等各方面资源,有计划、有准备的耕耘市场,并迅速产生了巨大的效果,逐渐与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获得了巨额的市场利益;在启蒙者先期巨额市场利益的刺激下,大批竞争对手纷纷觉醒,强化企业市场运作能力,开始切分市场份额,而由于跟风者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市场竞争进入了不计成本的厮杀阶段并逐渐失去理智,由此进入了行业发展的淘汰期;经历了一番全面化的市场拼杀,大批没有实力或运作不当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最终剩下一些行业领导者瓜分市场,从而进入了行业门槛较高的稳定期。行业的竞争经验告诉我们,许多成功地企业都是把握住了好的历史机遇而成长发展期来的,而当行业市场真正成熟以后,就已经没有机会或代价已经很高了。“小产品大市场”的中国的调味品行业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从“求大于供”到“供大于求”的转型,已经渡过混沌和启蒙的时期进入淘汰期,尤其是外资的进入使得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市场进一步白热化。现在的调味品市场,市场机会和资源甚至市场份额都正逐渐向营销FromEMKT.com.cn理念先进、营销工作相对系统、规模较大的企业集中。反之,营销理念、管理落后的企业正在逐渐被边缘化,面临淘汰。这说明一个问题——调味品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国本土调味品企业正生存在一个压力与机会并存的市场环境下,要么把握机会一步步壮大,要么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被市场所抛弃。中国调味品行业的现状——“诸侯割据,强者不强”由于中国特有的地域特点以及口味习惯的差异,我国调味行业目前仍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虽然一些企业已逐步发展为较大区域内的品牌,产品辐射到许多区域市场,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并不多,呈现“诸侯割据、强者不强”的状态。随着外资的进入,专业化、国际化的并购重组以及市场资源的不断集中,调味品行业的集中度正在快速提高,一大批雄心勃勃的企业,李锦记、加加、海天、味之素等都在为“统一中国”不懈努力。随着行业“巨头”的全国战略和较大区域品牌的扩张,目前的区域市场中,以前割据一方的“诸侯”既要面对行业“巨头”立体化、系统化的打压,又要面对其他大区域“诸侯”的侵略扩张,而由于相关行业标准合法规滞后等行业性问题,还要应对“作坊”产品的侵蚀骚扰,可谓内忧外患,压力巨大。而这种环境下的大部分区域调味品企业的营销工作并不系统,开发新产品、更换包装、投放广告等单一的手段仍然是这些企业的主要手段,可是靠不系统的单一营销手段运作市场越来越困难,竞争对手很快就可以复制,而且这种运作方式想突破瓶颈向上发展非常难,但一旦放松,掉头向下却很容易。因此面对全方位、立体化的竞争趋势,各路“诸侯”唯一的出路就是采用更加系统的营销运作方式,打造全面、不可复制的营销竞争力。“打造营销工作的系统竞争力”——中国调味品企业的突围之路何为营销工作的系统竞争力?核心就在“系统”上,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营销工作,而之所以有的企业成功有的企业失败,就在于成功的企业在关键的历史机遇下抓住了本企业的营销重点。而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营销重心主要集中在产品层面、品牌层面、销售层面、传播层面、管控层面,这几个层面力量的高效协同形成的有效合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排他性的,竞争对手不能简单复制的竞争力。“营销工作的系统竞争力”的打造要点产品层面:产品是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成果,是企业智慧和理念的直接体现,目前中国调味品企业较多的还是产品导向型的运作思维,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在看待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时都会经常出现几个误区:误区一:迷恋自己产品的误区大部分企业包括中国的调味品企业,都对自己的产品信心十足。不否认自己的产品曾给企业带来了发展乃至辉煌,但也正是这种对历史的眷恋,导致很多企业过分迷恋自己的产品,轻视竞争对手,从而导致不能随着行业和市场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从而使得产品的竞争力减弱。因而经常总结自己产品的不足,学习竞争对手的优势是保证本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误区二:用自己的专业思维去衡量消费者由于大部分调味品企业都存在产品导向型营销思维,因此大部分调味品企业的管理者都有比较丰富的专
本文标题:机遇风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