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骑桶者》教学设计完美版
《骑桶者》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卡夫卡和现代派文学2、了解虚构与真实的关系3、领会《骑桶者》的内容与题旨。4、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学习重点: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2、骑桶者的形象学习难点:“虚构”“事实”“真实”“想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一、导课骑马、骑牛、骑自行车、小孩子骑扫帚、骑木棒,你可听说过能骑桶的人?二、初步感知,概括情节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我”想去煤店老板借煤,“我”不是拎着煤桶走去,而是骑着煤桶前去,可结果并不幸运,“我”没有借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到了冰山区域。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形象?文中的“我”是一个小人物,他卑微、胆小,害怕失败,爱好幻想,也渴望新生活。(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学生比较难以体会“我”的性格特点,尤其是骑桶这样的方式可以看出“我”不敢面对社会,面对众人,害怕与人交往,而我却引导的不够)1、骑桶干什么?结果怎么样?2、你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预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性格弱点;交流方式……)三、主题分析1、为什么骑桶者要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呢?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2、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明显是虚构的情节?卡夫卡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情节?3、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必然是怎样的?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4、卡夫卡让骑桶者骑着桶飞着去赊煤,情节走向是怎样的?明确:学生复述故事情节。5、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法)明确:两者皆可。听到看到的理由:小说中说“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从中可见,老板娘看到了“我”。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老板娘觉得围裙上有毛线绒想通过扇这个动作把毛线绒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6、如果老板娘的确看到了“我”并且拒绝给“我”一铲最次的煤,那么她的确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如果老板娘没有听到看到“我”,那么,老板娘是不是自私冷漠就不一定了。这样,作品的内涵就更丰富了。文中的“我”的确是物质匮乏者,这个物质匮乏者仅仅是想早点赊到煤才选择“飞”去的吗?如果他想赊到煤,完全可以直接骑着桶冲进煤店,这样,老板娘就一定会看见“我”了,说不定,老板娘会被“我”的这种赊煤方式所惊骇,稀里糊涂中就把煤赊给“我”了;或者这个老板娘很会算计,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只是在空中呼喊,这说明了“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7、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们觉得小说设计成拎着桶走着去赊煤好呢,还是骑着桶飞着去赊煤好?明确: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小结答案:创作意图的角度: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骑桶者的角度:自尊心强,畏惧交流8、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鄙夷的神色,说明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9、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也可能是卡夫卡的创作意图。希望骑桶者的困境不要发生在同学们身上,这需要同学们努力营造一种怎样的人际交往环境呢?明确: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互相关爱的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10、通过“我”,小说表达了什么主题?(这个大问题下,还有几个小问题,比如:煤店老板、老板娘是否看见我)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卡夫卡并没有谴责什么?而是暗含了一种内向的自省。交流的不成功难道不正是交流的方式有问题?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自身性格的弱点导致的吗?“我”对世界的畏惧:战战兢兢,面对一个强大的外部世界全然无力。交流方式有问题: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他害怕交流,害怕失败,并且随时准备撤走。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和人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整个借煤显得很不真实,仿佛是妄想症的发作)说明:此环节重在分析文中双方看似对话却没有交流的部分,突出主人公内向的自省、交流方式、性格特点的天生弱势。明确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人与人的不沟通、不交流四、虚构分析1、小说中,骑桶者的飞翔明显是虚构的,但是小说传达的情感思想具有普遍性,是真实的,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虚构中的真实”的呢?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这都展现了“我”内心的悲凉。“我”骑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不敢冲进店里,展现了“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鄙夷神色的畏缩自卑心理。老板娘没有借给“我”煤时,“我”喊着“你这个坏女人”,表现了“我”对老板娘的憎恨。小说借助飞翔这一虚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我”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是更为深刻的真实。2、关于卡夫卡《骑桶者》的虚构和真实的问题A、设想《骑桶者》里的主人公是拎着木桶,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小说将会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备用材料:如果作者用一种沉重的笔触写主人公拎着煤桶去借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煤店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都是同情主人公的,这样的作品内涵和指向就比较单一。而现在这样用“轻”来处理“重”,则使每一方都有两个或更多的层面:主人公的处境是悲惨的,但他同时又是自嘲的,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他畏缩、自卑、惶恐,是一个立体的人;煤店老板娘是否值得谴责也变得不确定了,因为她是否真的听到了借煤者的吁求是不确定的:飞翔的方式避免了她和借煤者的下面接触;作者的叙述表面上是冷静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内里却有深切的同情,而且,他的表达目的不再限于具体事件,而是现了沟通的匮乏,以及一种心灵的饥饿。总之,“骑着桶”去要煤,就使《骑桶者》显得新颖而内涵丰富。小结:虚构使我们富有!B、文中还有哪些虚幻的情节?骑煤桶的过程……停留的位置……用围裙把我扇起……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C、从这篇小说看来,你觉得虚构与真实之间有何关系?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阅读课本97页:事实与真实的区别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五、虚构(幻灯)虚构=生活的不真实?明确:艺术的虚构=心灵的真实板书设计骑桶者骑桶者的角度:表面原因:无煤天冷,“飞”比“走”快深层原因:自尊心强,畏惧交流卡夫卡的角度: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人民生活艰难,社会冷酷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我”物质困乏“我”畏缩自卑缺乏关爱、缺乏沟通真诚沟通、互相关爱六、作业:想象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只鸟(或其它动物),写出你飞翔的感受!附走进作者: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被共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本文标题:《骑桶者》教学设计完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17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