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巧用课后习题-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龙源期刊网巧用课后习题,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作者:李晓娇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05期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是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解读。部编版语文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课后练习中,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宝贵资源,如果用得好,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就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为例,从审视课后习题,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确定教学目标到抓住练习“要素”,优化阅读策略的探究,力图引发共同思考。关键词课后习题;语言文字运用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67-02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是以单元内容主题贯穿的显性线索;另一条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课后练习中,有梯度地螺旋上升,便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建构、素养的形成,便于教师明确“教什么”、把握教学目标。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朱家珑教授说:“课后习题或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或提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是学生掌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以及能力训练的载体。”的确,课后练习是教材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宝贵资源,如果用得好,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每篇课文后的习题,都是从课文自身的特点出发,依据专题学习的重点精心编写。在课文学习之前,让学生依据课后练习提前预习,将会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一)积累识字量识字量的积累是一年级语文教学需要突破的重难点,仅凭短短的语文课的时间去完成全部的生字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预习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初步学习生字,可以为其课堂学习扫清障碍,学得更轻松,学得更自信。部编版一年级教材就在课后练习中为识字教学总结了方法。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明晚昨时龙源期刊网我的发现:几个日字旁的字意思和时间有关。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吃叫吹咬我的发现: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从课后习题的预习中学生便很易总结出识字的方法:利用偏旁来识记。如此,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率。(二)梳理课文线索预习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而且也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后练习就对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要求。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小壁虎借尾巴》:朗读课文。说说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么样?利用类似的课后习题设计预习作业,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前理清课文线索,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完整地、有序地表达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提供句式或填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表达。(三)查找相关资料一年级下学期课后习题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来查阅相关资料。如《端午粽》的课后练习: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和同学说一说。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可以将课本牵引出课外,增加课外的积累,同时丰富课堂的语文学习。二、审视课后习题,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依据课文内容、学生特点,更要理清教材本身的价值。而课后练习时教材编者意图的直接反映,提示了训练重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目标与重难点。笔者对部编版一年级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进行了细致地整理归类,发现课后习题设置明确指向《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有阶段性地训练朗读龙源期刊网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是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每篇课文课后要求中必有的,但随着语言的积累,朗读的要求在有阶段地推进。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的《秋天》: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8课《雨点儿》: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年级下册: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第14课《要下雨了》:朗读课文。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从课后习题对朗读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从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好对话到分角色朗读,有阶段性地训练朗读,从而切实提高一年级孩子的朗读能力。(二)积累和运用语言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建议: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一头牛一只猫一群鸭子……《小小的船》: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三)建立由句到段的概念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如一上《青蛙写诗》:青蛙写的诗里有句号和逗号,请你圈出来。《雨点儿》: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乌鸦喝水》: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龙源期刊网课《我多想去看看》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渗透句子的意识——认识标点,建立句子概念——关注标点,读好句子的停顿——认识自然段。三、抓住练习“要素”,优化阅读策略抓住课后的练习研究课文教学的“语文要素”,根据这些“要素”指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视阅读方法策略的引导。(一)加强朗读的指导(1)教师加强范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还有助于化解学生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朗读技巧、方法的掌握。(2)朗读形式的多样。新课标对朗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学生要经历逐步读通、读熟、读懂的过程。就一年级而言,先要让学生能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好对话,读好长句间的停顿。课堂上我们要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范读、自读、评读、引读、对读、分角色读等。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精心地设计,选择合适的方法。(3)注重朗读多元化评价。朗读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采用师生、生生、小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让学生赛读。还可以延伸到课后,让家长参与评价,这样多元化的评价,能让朗读训练的过程动态化,在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二)关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积累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部编版一年级的课后练习的设计中除了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来积累好词佳句外,还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对语言的积累。所以,我们要以理解积累词句意的练习为载体,提升思维,运用语言。(1)结合资源,积累词句。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不是理解整篇文章内容,而是理解重点词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帮助理解与积累词句。(2)仿照句式说一说。一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往往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受到词汇贫乏的制约,无法形成规范的语言。因此,针对小孩子的这个语言阶段,我们在课堂中让孩子模仿课文语言,结合课后习题说一说。(3)创编儿歌。部编版一年级的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的儿歌童谣。优美的儿歌和童谣,清新自然,生动活泼,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课文中规范、优美的语句,会清除原来口语中的杂质,使口头语言得到净化,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会转化为口头语言,使口语更加丰富和完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画面转化为话语说出来。龙源期刊网总之,课后题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广大教师应高度重视,立足文本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合理运用,充分发挥课后题的导学和导练功能,使语文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本文标题:巧用课后习题-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3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