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整理
精选化学平衡图像专题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s内用A的浓度变化和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2、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①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②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③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④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4、符合右图图象的反应为()。A.N2O3(g)NO2(g)+NO(g)B.3NO2(g)+H2O(l)2HNO3(l)+NO(g)C.4NH3(g)+5O2(g)4NO(g)+6H2O(g)D.CO2(g)+C(s)2CO(g)5、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aq)+SCN-(aq)Fe(SCN)2+(aq),已知某一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Fe(SCN)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v正大于v逆D.A点的c(Fe3+)比B点的c(Fe3+)大6、mA(s)+nB(g)q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中,在恒温条件下,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n<qB.n>qC.X点,v正<v逆;Y点,v正>v逆D.X点比Y点反应速率快7、图7表示mA(g)+nB(g)pC(g)+qD(g)ΔH=Q,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8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t时刻(温度不变)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A.m+n>p+qQ>0B.m+n>p+qQ<0C.m+n<p+qQ>0D.m+n<p+qQ<08、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p+q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B.X、Y、Z均为气态C.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即吸热反应)10、6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仅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有关A的结论的是()A.A是反应物B.前4minA是分解速率是0.1mol/(L·min)C.4min后,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4min后,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小。11、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精选ABCD12、将3molO2加入V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s建立了平衡体系: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13、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6molNO和3.8molO2,发生如下反应:①2NO(g)+O2(g)2NO2(g)②2NO2(g)N2O4(g),测得NO2和N2O4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维持容器温度为T1℃,10min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为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min反应的平均速率v(N2O4)=0.36mol·(L·min)-1B.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K=0.6C.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D.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3.6molNO2和2.0mol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10%14、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r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此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m+n>r,正反应吸热B.T1<T2,p1<p2,m+n<r,正反应吸热C.T1>T2,p1>p2,m+n<r,正反应放热D.T1<T2,p1<p2,m+n>r,正反应放热15.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若以五种方式改变条件: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SO2的浓度,⑤减小SO3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的情况如下:上述条件改变与图像变化依次对应的是()A.abcdeB.cdebaC.cdbaeD.cdabe16、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A0.1mol·L—1B和0.4mol·L—1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mol·L—1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17、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8、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t0~t1B.t2~t3C.t3~t4D.t5~t619、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精选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x/n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A.2X+Y3ZB.3X+2Y2ZC.X+3YZD.3X+YZ20、今有反应X(g)+Y(g)2Z(g)(正反应放热),右图表示该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曲线。则下图中的t2时改变的条件是()A.升高温度或降低Y的浓度B.加入催化剂或增大X的浓度C.降低温度或增大Y的浓度D.缩小体积或降低X的浓度21、密闭容器中,有反应:A2+B22AB,产物AB的生成情况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时从时间t3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B.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C.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D.AB为固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22、如图所示为气相直接水合法制乙醇C2H4(g)+H2O(g)C2H5OH(g)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n(H2O):n(C2H4)=1:1】,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A.0.082B.0.072C.0.082MPa-1D.0.072MPa-12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0.平衡移动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B.P1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C.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D.P1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2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2NO(g)+O2(g);△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的转化率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25、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放热)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ABCD26、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ΔH<0。现将2molA和2mol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C和6mol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1)。关于两容器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份的体积百分组成相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C.两容器达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温度,两容器中物质D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和2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是乙中物质C的浓度的3倍27、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精选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28、[2012·新课程理综化学卷27](14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5.8KJ·mol-1、—283.0KJ·mol-1,则生成1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①计算反应在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②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T(8)(填“<”、“>”或“=”);③若12min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mol·l-1;④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v(12~13)(填“<”、“>”或“=”),原因是。29、[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29](14分)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1)工业上尿素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2)当氨碳比322()4,()nNHCOnC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①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B点的正反应速率为V正(CO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NH3的平衡转化率为。30、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的CO和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ΔH<0,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
本文标题:化学平衡图像专题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6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