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思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结合
-38-校园英语/高等教育思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结合邵阳学院外语系/唐瑛【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工作者不断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症”提出了批评并积极探索各种解决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传统的英语语篇教学类课程把重点放在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实际上英语语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有利于教师将教学环节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关键词】思辨能力语篇教学教学设计《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也强调要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与英语教学融合在一起,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外语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的同时,外语教育还要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黄源深于1998年基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情况提出“思辨缺席”的概念以来,国内外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但纵观已有研究,大多数是从宏观层面进行探讨,而对具体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的研究较少。目前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等英语语篇教学类的英语课堂仍采用以词汇、语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为了通过课程结业考试而消极被动地吸收知识,主动思维的时间极其有限。但其实英语语篇教学类课程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若教师能将教学环节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评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基于此,本文依据美国学者费希万等提出的认知能力的组成要素对英语语篇教学中英语教学环节与思辨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的结合进行探讨。一、何为“思辨能力”文秋芳教授在其相关研究中将思辨能力等同于思维能力,并提出了思辨能力层级模型,将思辨能力分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前者指学习者对自身思维的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能力即自我调控能力;后者指认知能力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在思维实践活动中,思辨能力主要包括分析、推理、评价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分析能力指归类、识别、比较、澄清、区分、阐释等;推理能力包括质疑、假设、推论、阐述、论证等;评价能力包括评判、预设、假定、论点、论据、结论等。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相关专家一直致力于思辨能力内涵、分项技能培养以及测试量具等方面的研究。McPeck和Siegel提出“思辨能力培养应该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不是自由选项。这是受教育的必须条件。”在国外部分高校已将思辨能力水平作为衡量考试的标准之一。二、英语语篇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英语专业语篇教学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在教学模式上以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翻译教学及修辞赏析为主。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把“说”、“写”等语言输出技能摆在语言学习次要位置,认为有了教学输入,教学输出就自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教会学生善于抓住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发现论证过程中的疏漏。最终达到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气质和思维习惯。三、结语本论文从理论角度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结合重要体现在写作过程的前后,写作前教师如何有效提问来扩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做到能辨别,注意理解某一观点,形成一种会思考的思维习惯。而在写作后,也就是文章完成后,学会评阅自己的作文,加强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再度思考,在两次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气质。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最早的研究毕竟源于西方,批判性思维素质不是短时间能迅速提高,需要长期系统的培养,笔者今后的研究将会更进一步根据写作课程特点探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未来批判性思维与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带来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EnnisRobert.AConceptofCriticalThinking[J]1HarvardEducationalReview1962,32(1):81-1111.[2]IsaTsui.CoursesandInstructionAffectingCriticalThinking[J].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1999,40(2):185-201.[3]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4-28.[4]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钱海峰,王伟群.论批判性思维内涵及其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07:1-231.[6]韩少杰,易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9:1-99.[7]查理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思考的力量—批判性思考成就卓越人生[M].格致出版社,2010.[8]李莉文.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9-校园英语/高等教育然会产生,这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重输入,轻输出”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则具体表现为重视对基于语篇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修辞等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能够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对教授对象的思辨能力水平没有总体的把握,更谈不上对个体思辨能力差异的了解。偶尔的具有思辨性质的问题的提出也是不系统的,更谈不上针对于某一种思辨能力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表现出的普遍特征是: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缺乏分析评价能力,缺乏论述能力,缺乏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语篇教学中,学生对语篇的不同层次的赏析总是障碍重重;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学生总是感觉压力巨大,存在着选题时头脑中一片空白,资料查找时理不清头绪,论述时观点陈旧、思路混乱、缺乏深度等等问题。三、融合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语篇教学设计以英语语篇教学为主的《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等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由不同题材、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不同背景的语篇组成,教学内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基于目前英语专业学生所存在的思辨能力缺失的问题,只需将英语语篇教学任务、教学环节及教学活动的设计针对思辨能力的各项具体技能做出调整,定能在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其有效作用。1.教学目标的调整。传统的英语语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专业技能,英语专业四八级的考试被视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师为追求效率和效果,将语言知识的传授视为其教学的主要任务,作为授课内容的语篇被简单地视为英语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点的载体或容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英语专业的学习也被学生简单地视为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活动,以至于到了只为考试而学习,没有考试就不知道做什么的程度。以这种教学目标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教学无法体现英语专业学习和公共英语学习的区别,无法培养出具有优势的英语专业生。因此,首当其冲的是调整教学目标,英语语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其文化素养,即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教学模式的调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必须重视对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激励。在传统的语篇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备课时会重点将语篇中的重要词汇、语法、句法等知识点一一整理出来并进行详细的阐释,文化背景和文本赏析的环节安排的时间甚少,课外拓展阅读的任务几乎没有。笔者认为要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语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设计问题讨论、资料查找和总结报告、语篇赏析、课外拓展阅读读书报告等环节。这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扮演课堂“设计师”和“主持人”的角色,而课堂的“主体”应该交给学生。但是,教师要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发挥这一作用,受到教师本身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限制。因此,要实现“高效”课堂,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英语专业学生,任课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基于不同语篇的内容和背景设计出针对不同思辨技能的问题和任务,才能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思辨能力。3.课程评价的调整。传统的英语语篇教学以课程结业考试为主要的课程评价机制。大多数高校采用的都是以70%的卷面成绩和30%的平时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课程结业成绩,且结业考试的试卷内容通常以课本内容为主,学生只要机械地背诵、记忆就能通过考试,而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以考勤为主,其它表现的得分通常以教师的大概印象为依据,缺乏客观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英语语篇教学类课程的评价机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平台为每个学生创建“课程学习档案袋”,将每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每一次思辨活动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这种动态的评价机制不仅能为课程评价提供具体客观的参数,还有助于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能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激励。其次,课程结业考试的题型可以更灵活多变,形式可以多样化。在题型的设计上可以采用修辞赏析、读后感写作等能够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不同题型。四、结语综上所述,结合“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等面向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英语语篇教学课程的课型特征,如若能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面做出如上调整,将能把英语语篇教学的内容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07):1,19.[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文秋芳,刘润清.从英语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006(2):49-58.[4]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5]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本文标题:思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结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7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