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八章区段站
第八章区段站第一节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区段站是铁路网上牵引区段的分界点。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部分或全部机车及更换乘务组。为此,在区段站上应设有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此外,区段站还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和办理一定数量的货物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在设备条件具备时,还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业务。一、区段站的分类区段站按到发场相互位置分为横列式、纵列式和客货纵列式区段站。1.横列式区段站上、下行到发场平行布置在正线一侧,调车场并列于到发场一侧,如图9-1所示图8-1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2.纵列式区段站上、下行两个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逆运转方向全部错移,在其中一个到发场一侧设一个双方向共用的调车场,如图9-2所示。3.客货纵列式区段站旅客列车到发场和货物列车到发场分别设置,并纵向配列,如图9-3所示。图9-3双线铁路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二、区段站主要作业区段站除了办理中间站相同的接发列车作业和客、货运业务外,还为相邻区段提供牵引机车,并对机车进行整备、检修、乘务人员换乘,以及对列车进行技术检查、解编区段列车及摘挂列车。1.客运作业区段站的客运作业有:旅客乘降,行李、包裹和邮件的承运、保管、装卸和交付以及为旅客的物质、卫生及文化生活的服务等。2.货运作业区段站的货运作业有:办理零担及整车货物的承运、装卸、保管、交付作业,个别区段站还办理冷藏车的加冰及车辆洗刷作业等。3.运转作业区段站的运转作业包括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运转作业。(1)旅客列车运转作业——旅客列车的接发及通过作业。有的还办理旅客列车始发、终到作业及个别客车的摘挂作业。(2)货物列车运转作业——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的接发;区段及摘挂货物列车接发、解编作业以及本站作业车的取送转线作业等。有的区段站还办理部分改编货物列车的成组甩挂作业以及直通、直达货物列车的编解作业。4.机务作业区段站的机务作业有:换挂机车,机车乘务组换班,机车整备及检修作业;在采用循环交路的区段站上,机车不需入段,可在站内到发线上或其附近进行整备作业。5.车辆作业区段站的车辆作业有:办理列车的技术检查和车辆的检修(摘车修和不摘车修),在少数设有站修所和车辆段的区段站上,还办理车辆的辅修和段修作业。三、区段站的主要设备1.客运设备客运设备主要有旅客站房、站前广场、旅客站台、雨棚、旅客跨线设备、上水设备等。2.货运设备货运设备指货物站台、仓库、雨棚、货物堆放场和货物装卸线、存车线以及各种装卸机械、办公房屋等。3.运转设备(1)旅客运转设备,指专供旅客列车使用的旅客列车到发线及客车车底停留线等。(2)货物运转设备,指专供货物列车使用的货物列车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或设有驼峰)、机车走行线及机待线等。4.机务设备机务设备主要是指机务段。基本机务段或折返段以及在机务段内设有的机车检修、整备设备等。在采用循环交路时,在机务段所在区段站的到发场及其附近,应设有机车整备设备。5.车辆设备车辆设备主要是指车辆段、列车检修所及站修所等设备。除上述设备外,还应有信号通信设备、给水、排水及电力供应设备和技术办公房屋等其他设备。四、区段站主要设备相互位置区段站的各项主要设备,就其本身来说,是为担负某项业务而设的,但从整个区段站而言,各项设备及作业既有密切联系而又互相制约。其相互之间的位置应根据各项设备所办理的作业性质,结合城市规划、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布置,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使站内的列车进路交叉最少,机车车辆在站内的流程最短,从而提高车站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同时应考虑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余地。现以图9-1为例,说明区段站各项设备的合理布置。(一)客运设备的布置客运设备包括客运业务设备和旅客列车运转设备。1.客运业务设备的布置客运业务设备主要是为旅客运输服务,应按下列要求布置:(1)旅客站房的布置应与城市、车站布置相配合,其位置宜设在车站的中部靠主要居民区一侧。(2)站前广场的位置和规模应根据客流量的大小,旅客站房的规模及布置形式,并应考虑城市规划、道路布局、交通条件,结合地形及远期发展进行设计。(3)客运业务设备布置应相互协调,方便旅客。2.旅客运转设备的布置(1)旅客列车到发线应直接连通正线并靠近车站站房,其一端接通牵出线,便于调车机车至到发线摘挂车辆;另一端接通机务段,以便更换机车。到发线与站房之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以便今后发展时加铺线路。(2)当区段站有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车底停留时,应设客车车底停留线,以免占用到发线或调车线,造成站内通视不良影响到发线或调车线的使用。若个别终到旅客列车立即折返,且停留时间较短,确定到发线已考虑该因素时,也可不设客车车底停留线。(二)货运运转设备的布置1.采用横列式区段站图型,货物列车到发场一般应设在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另一侧,即站房对侧并紧靠正线,使货物列车到发有便利的通路,如图9-1所示。2.采用纵列式区段站图型,某一方向的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到发场位于另一方向货物列车到发场对侧,并逆运转方向全部错移,如图9-2所示。3.采用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图型,货物列车到发场与旅客列车到发场纵向配列。如图8-3所示。4.调车场设于到发场外侧,紧靠到发场,与到发线平行配列,两端各设有一条牵出线,保证车站有足够的改编能力。(三)机务设备的布置机务段是区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是管理、运用和维修配属机车的基层生产单位。它应及时向车站提供良好的机车。为使机车迅速出入段,迅速换挂,确保各次列车安全正点出发,机务段应靠近到发场,并与到发场有便捷的通路。机务段在区段站上的位置可以有五种布置方案,如图9-4所示。图9-4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布置图1.机务段设在第1和第Ⅱ象限时,货物列车机车出入段都要横切正线,在双线铁路上这个现象更为严重。同时站房一般位于城市同侧,机务段占用城市较多的土地不但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而且机车排出的大量烟、气还会污染城市,恶化城市的环境。此外,机务段本身的发展扩建也会受到影响。2.若机务段设在第Ⅲ或第Ⅳ象限,则会克服上述缺点,避免了货物列车机车出入段与正线的交叉干扰,消除了对城市的影响。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机务段一般以设在站对右(即第Ⅲ象限)最为有利。当设在第Ⅲ象限时,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列车出发进路产生交叉;如机务段设在第Ⅳ象限,则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的列车到达进路产生交叉(如图9-5所示)。从出发交叉和到达交叉的性质相比较,其行车速度、占用进路时间的长短及影响行车的安全程度,显然是到达交叉较严重。所以,机务段宜设在第Ⅲ象限。图9-5机务段Ⅲ、Ⅳ象限比选图当车站发展成纵列式区段站时,机务段设在第Ⅲ象限亦显得非常有利,可以使双方向机车出入段的走行距离都比较短,因此,新建区段站,在不受地形、地质及其他条件限制时,机务段应首先考虑设在第Ⅲ象限。3.机务段设在站对并的位置(如图9-4机务段V所示),机务段两端均有出、入口,机车从车场两端出、入段,走行距离短,这是站对并的优点。缺点是机车从车场两端出、入段干扰牵出线作业;同时机务段设在调车场的外侧,有碍车站的横向发展。因此,只有在无解编作业和无发展的区段站上,又受地形条件限制时,方可将机务段设在站对并的位置。(四)货场的布置区段站货场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服务,其位置选择合理与否,对城市交通和铁路运输均有较大影响。货场布置方案如图9-6所示。图9-6货场布置方案图1.货场设在站房同侧由于货场靠近主要货源和居民区,搬运距离近,不必跨越铁路,如装卸量不大,对铁路的影响也较小,故对地方和企业是有利的。但是,当货场规模较大或发展较快时,则货场位置往往与城市发展规划有矛盾,特别是以矿建材料、农药等容易污染环境卫生的货物为主的货场不宜设在站房同侧。当正线列车对数较多,货场装卸量较大,在站房同侧设货场时,应设货场牵出线,以减少货场取送调车时与正线行车的干扰。2.货场设在站房对侧若货源来自站房对侧,或货源虽然来自站房同侧,但货运作业量大、作业车数多、站房同侧地形困难时,货场可设在站房对侧。为了便于车站纵向发展,一般应设在机务段同一端的次要牵出线上。这个方案的优点与货场设在站房同侧的方案相反,即把向货场取送车与正线的交叉干扰换成了货主取送搬运货物与正线的交叉干扰。为此,宜修建公路与铁路立交设备来克服这个缺点。存放危险货物(如爆炸品、毒害品、氧化剂、易燃液体等)及有碍卫生的粉末状货物的专业货场,应设在城市的下风方向,并应远离居民区。(五)车辆业务设备的布置1.列检所为了便于列检人员与车站值班员的联系,并及时对列车进行技术检查,列检所应设在靠近运转室的地方。2.站修所应设在调车场外侧、调车场远期发展以外的适当地点,如受地形限制,也可设在其他适当地点。3.车辆段为了便于车辆段与调车场之间取送作业,以及不影响调车场和车辆段自身的发展,当机务段设在第Ⅲ象限时,车辆段一般应设在“站对右”(Ⅲ象限)的置,如图9-7方案I。图9-7车辆业务设备配置方案图第二节区段站图型在区段站的运营工作中,分析研究布置图,主要是为了找出各项设备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先进的工作方法,拟订改善工作组织方案,合理地运用各项设备,充分挖掘设备潜力,提出改善设备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区段站的通过能力。在区段站新建及改建中,分析研究布置图,主要是选择具有一定通过能力且布局合理的布置图,或提出正确合理、切实可行的改建方案。区段站图型的选择,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图形选择应讲求经济效益,满足运输需要,节省工程投资,便于管理,有利于铁路、城市和工农业生产等的发展。一、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图型(一)设备相互位置图9-8所示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车站两端各衔接一个方向。站房位于城镇一侧,到发场与调车场并列在站房对侧,机务段及车辆段设在“站对右”,货场在“站同左”。调车场两端设有牵出线,B端为主要牵出线,设有驼峰及迂回线。图9-8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二)线路固定使用1道:到发线。接发上、下行旅客列车兼上、下行列货物列车。Ⅱ道:到发线。正线。接发上、下行旅客列车兼上、下行货物列车。3道:到发线。接发上、下行旅客列车兼上、下行货物列车。4道:到发线。接发上、下行货物列车(兼超限货物列车)。5道:机车走行线。6、7道:到发线。因靠近调车场,接发上、下行改编货物列车和快运列车(7道兼接发超限货物列车)。8~12道:调车线。13、14道:牵出线。15道:机待线。(三)作业进路分析1.进路交叉A端咽喉区有:(1)1~4道部分改编货物列车甩挂车组时,与机车出入段产生交叉干扰;(2)6、7道接发车时与机车出入段有交叉;(3)自编车列转入6道时,与7道接发车产生交叉干扰。B端咽喉区有:(1)货场取送车与接发车作业有交叉干扰;(2)l~4道部分改编货物列车甩挂车组时,与6、7道接发车作业产生交叉干扰;(3)7道解体车列转线时,与6道接发车作业产生交叉干扰。2.平行进路A端咽喉最大可保证四项平行作业:(1)1、Ⅱ道接车或发车;(2)机车出段;(3)机车入段;(4)牵出线调车。B端咽喉最大可保证三项平行作业:(1)1~4道接发列车;(2)机车出段或入段;(3)牵出线调车。(四)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单线横列式区段站图型的优点是:线路使用灵活,作业方便;占地少,设备集中,定员少,管理方便;对地形条件适应性较强和有利于将来发展。缺点是:有一个方向的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比较长;在站房同侧接轨的岔线向调车场取送车不方便。适用范围:引入方向少于4个的区段站。二、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图型(一)设备相互位置图9-9(a)所示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其客运业务设备位于城镇一侧,货物列车到发场分为上、下行两个车场(到发场1、到发场2),并列在两正线同一侧;调车场位于到发场2外侧,两端设有牵出线,主要牵出线设有驼峰。机务段位于“站对右”,有两条机车出入段线,机车走行线位于两到发场之间,供下行列车机车走行;与机务段相对端(B端)设有机待线。货场位于“站同左”或“站对右”位置。有车辆段时,应设在“站对右”靠近调车场(K)的位置。图9-9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二)线路固定使用图9-9(b)中的到
本文标题:铁路线路及站场第八章区段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7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