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毛概辨析题及参考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辨析题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错(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错(1)“三个代表”的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3.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错(1)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2)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想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错(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一方面,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故而我们常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2)与时俱进,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内涵的东西,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并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身。5.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自由意志。错。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实事求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正确。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离开了这个目标,也不能建成社会主义。7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就是社会主义。不完全正确。其中前一句是正确的,后一句是不正确的。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从后一句来看,当今世界,由于历史等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特别是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还不富裕,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所以,后一句不准确。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誓阶段。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对词,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重要矛盾。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同于过渡时期。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956年的改造时期。从四个方面可以加以却别:①社会性质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过渡时期是完成新民民主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②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③主要矛盾不同。初级阶段主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过渡时期主要是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④根本任务不同。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而过渡时期主要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发展程度)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不正确。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195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确定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制度,中国进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时才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13、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正确。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方面来说。农业上:○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循序渐进的步骤。采取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手工业:○1办手工业供销小组;○2版手工业供销合作社3;○3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工业工商业;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1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正确。这个说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相对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次革命而言,改革之所以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第一,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第二,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1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纲领,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之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16、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正确。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也不能离开改革开放抽象地谈论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的伟大实践。17、股份制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没有社会制度的归属性。正确。(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方面的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如何,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出来。股份制是资本组织运营的形式,其性质由控股权决定,因此没有社会制度的归属性18.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错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19、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现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属于主体地位。(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以雇用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因而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2分)20、实现现代化,就意味着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在很长的时间阶段,都不能改变农业的基础阶段(实现现代化,必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农业也要实现现代化,用高科技武装传统农业(1分)2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正确。此题考查关于文化教育事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的掌握。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广
本文标题:毛概辨析题及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8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