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5单元测试卷
历史必修二1-5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2、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3、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4、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A、“衣,依也”B、“衣,隐也”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D、“衣,身之章也”5、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6、下图取自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妇女打落袋的情景。观察下图,能全面描述画面的选项是①近代上海多新闻,中西文明汇申城②三寸金莲爱娱乐,挥杆击球来健身③明眸皓腕携幼儿,发鬓宽袖显身份④巾帼解放新主张,民主科学风气生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7、“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8、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9、《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最能说明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10、“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12、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3、《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A、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C、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1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成就,“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A、“市”的突破B、出现“草市”、“夜市”C、纸币的出现D、政府征收商税1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17、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普鲁士统一和建立德意志帝国的基础实质上是:A、普鲁士拥有丰富的煤铁等矿藏资源B、普鲁士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展很快C、得到了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D、普鲁士的军事力量最强18、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19、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20、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有学者曾经形象的把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其中“弓箭弦”是指:①14个沿海开放城市如弓②长江中下游如箭③京九铁路如弦④京广铁路如弦⑤小浪底工程如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①③⑤22、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23、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纺织品介绍到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24、光绪二十一年上谕称:“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要“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清廷上谕:“马关商约于我华民生计,大有关碍,亟宜设法补救以保利权”;“振兴商务,为富强之计,必须讲求工艺,设厂制造,始足以保我利权”。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说明清政府采取了允许工商业发展的政策B、反映了清政府对私营工商业态度变化的原因C、说明清政府已经突破“中体西用”的界限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5、“卡若栉比(如梳子齿),法若凝脂,一局多卡,一卡多人,只鸡尺布,并计起捐,碎物零星,任意扣罚”……张謇也提出:“各省农工商务诸事创办之始,率以重税困之,虽商民至破家堕业而有所不顾,至今民间动色相戒,视国家兴利之说为陷阱之尤”。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①清政府在推行发展工商业政策时,加重对工商业的盘剥②造成工商业发展困难,工商业者不满③清政府的腐朽性决定了其必然束缚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在中国近代史上封建主义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阻碍力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50分)26、(18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2分)(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2分)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地点80年代前状况80年代末状况山东土纱每公斤价6两白银,洋纱仅3两多浙江鄞县家庭纺织业发达“百里不闻机声”江西茶叶每公斤700文茶叶每公斤640文广西桂皮每50公斤白银7~8两桂皮每50公斤白银8~9钱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分布企业性质行业工人人数外商近代企业34000人洋务军事工业9000至10810人(江南制造总局一厂有工人2000人)民用工业5500至6000人采矿业16000至20000人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27250(厂平均100人)材料三19世纪后期中国人创办的主要近代企业分布地区性质企业名称京津地区洋务企业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民族资本企业贻来牟机器磨坊长江流域洋务企业上海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安庆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民族资本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吞并)东南沿海洋务企业福州船政局基隆煤矿民族资本企业陈联泰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趋势?(2分)(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特点?(8分)(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4分)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卷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现代化历程》卷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本文标题: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5单元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29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