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报告87页
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达观全程●奥桐20O6-6-3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第一篇中国中小城市的界定与现状结构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一、中国中小城市的界定我国的建制市是行政区划概念,与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并不完全一致。在2003年底我国的660座建制市中,既有市辖区总人口1000万以上的巨型城市,500~1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200~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也有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更有数万人甚至不足万人的微型城市,其实这些微型城市只能称之为小城镇。对差别如此之大的660座建制市简单进行总体评价,可比性较小。按国家统计局原规定,中国中小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下的建制市,中国中小城市的主体是县级建制市。而县级建制市多从县级建制而来。一些有条件的县不久将来也有可能撤县建市,成为新的小城市。考虑到统计资料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市辖县级区,简称为中国中小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二、中国中小城市的现状结构1、分布状况表1、表2、表3列出了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国中小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国中小城市50强和全国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在三个指标体系的排名(节约型城市10佳、投资潜力50强和综合实力100强)中,共涉及131个县市区。这131个县市区涵盖我国26个省区,其中东部87个,占总数的66.4%;中部24个,占18.3%;西部20个,占15.3%。入围县市较多的省份分别是江苏(24个)、浙江(18个)、山东(17个)、广东(12个)。2、评价标准依据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采取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最终加权得到了各城市在节约型城市建设、投资潜力和综合实力三方面的综合得分。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3、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性、可获取性、可对比性和重要性等原则,本研究分别构建了节约型城市、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1)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如下三方面指数:点资源节约水平指数:由于城市之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及其对资源消耗影响的直接评价是困难的,此处仅使用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来衡量特定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点要素产出水平指数:一定的要素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表明生产要素集约利用水平也比较高。考虑到城市之间的可比性,此处主要衡量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水平。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点环境友好指数:节约型城市应是有利于降低废弃物排放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推进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此处从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和环境质量水平两个角度进行衡量。(2)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投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方面指数:点规模指数:城市能否提供充裕的经济活动空间、必要的市场,通常会对投资者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较大的城市规模,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更频繁的投资活动。因此,规模应当作为衡量投资潜力的一个重要因子来看待。点基础条件指数:城市投资机会能否转化为对投资者的现实吸引力,城市投资潜力能否转化为真正的投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的完善程度和发展水平。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点活力指数:经济活力不仅仅意味着较高的增长率,更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较强的可持续的经济自增长能力。此外,经济活力这一因子还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政府效能”的高低。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定有一个阳光透明、精干高效的城市政府与之相适应。点效益指数:现有的城市经济活动水平、资本报酬水平往往影响着未来投资者的判断,一个宏观经济效益较好、资本报酬率较高的城市当然更容易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3)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本评价指标体系立足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反映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水平。此外,本指标体系强调发展的效益,全部指标都是人均指标和相对指标。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四方面指数:点经济发展指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点协调发展指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点可持续发展指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点以人为本指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第二篇中国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观念比较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1、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主张。其有利的论点主要有三:一是城镇规模效应。城镇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容纳更多的人口,孕育更大的市场。三是只有大城市才具有国际影响力,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反对的主张也有几条理由:一是大城市带来的城市膨胀病,或称“大城市病”,如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成为长期困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难题。二是大城市效益高,但投入也相对较大,只有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建设更多和更大规模的城市,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没有到大规模建设大城市的阶段。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2、关于优先发展小城镇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城镇化的成本低,投入相对较少。二是城镇化过程平稳,社会转型的震动相对较小。符合大众人口城镇化由农村到小城镇,小城镇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一般规律。三是小城镇市是城乡结合部,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一是小城镇就业机会少,难以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较落后,如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则投资效益又不高。三是小城镇造成面上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3、关于优先发展中等规模城市的主张。其有利论点:一是可以避免大城市的膨胀病,又能克服小城镇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中等城市已成为世界性城市化发展的潮流之一。二是如果同时考虑城市规模效益和城市建设投资成本,则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最高的投资效率。三是中等城市是大城市的郊区化和小城镇成长的主要归属。反对的理由有:一是中等城市的市场竞争能力有限,不能提供高层次的需求,如大型娱乐项目和国际性的活动空间等。二是对上一级层次的大城市和下一级层次的小城镇,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难以形成自身城市发展的特点。目前,主流的城镇化道路的思想仍然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既符合城镇按规模大小具有一定的功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城镇群体系的一般城镇理论的原理,又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各类城镇都有所需求的客观实际的要求。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数目太少(日本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221座,美国3万人以上的城市1100座),城镇体系不完善,空间布局也不协调。在坚持大中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今后中国城镇化的道路可以这样考虑:着力发展各类城市的数量,形成完整的城镇群体系;努力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改善城市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土地的盲目扩张,实现城镇健康、有序的集约化发展。具体说来,大中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注重数量的增加,以不断增强大城市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更需要大城市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的作用。同时必须明确,无论今后城镇化如何发展,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2.5亿农村转移的新增城镇人口中将有1/3要靠小城镇发展来容纳。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目前,中国建制镇密度已达21.1座/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县级行政区7.1个,已与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密度相差无几,因此,未来中国小城镇应当主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特别是东部地区要率先建立一批实力强大的小城镇,努力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途径。中国中小城市要增加数量和提高城市功能并重,尽快地形成中国制造业主要基地,承担起沟通大小城镇,协调点与面关系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与国际经验相比较,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要特别突出强调都市圈、城镇群和城市带的建设作用,这是确保大中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围绕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卫星城镇,鼓励近地城镇形成分工合作有序、经贸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以增加整体区域的经济实力。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第三篇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机会与环境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1、城镇密集地区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是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区位优势是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的客观条件。从根本上说,城镇密集地区是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表1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区的基本情况对比(2003年)注:珠江三角洲包含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9个城市;长江三角洲包含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台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15个城市;京津唐包含北京、天津、唐山、廊坊、秦皇岛5个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2、国家战略规范下的都市圈发展导向从我国目前及未来的区域经济协作联动的趋势看,将产生以下经济社会文化高地: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东北都市圈、长江中部(以武汉为核心)都市圈、及长江上游(以重庆为核心)都市圈。我国区域经济协作的导向是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加快发展服务的。区域经济协作首先应形成更为有效的区域性产业结构。即在区域范围内资源要素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较以前更合理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和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对外辐射拓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前提下,进一步突出区域范围内资源要素及产业的组合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势、功能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寻找自己区域的正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贡献区域的力量,为区域对特定的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创造更为有利的状况;第三,区域经济通过协作联动及整体优势的进一步营造和发挥,并通过对全球资源要素及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从而使得这一优势体现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协作联动及都市圈的建设来看,与以上分析是十分吻合的。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东北都市圈、长江中游(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上游(重庆)都市圈分布在我国的南部、东部、北部、中部和西部,它们首先承担起本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同时,这些区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营造在国内的突出产业优势和经济功能,为我国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一些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必须基本配备的,是为本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一个发展基础和基本手段,如商贸、轻加工业、甚至是一些在目前条件下合理的重加工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产业的发展,而是产业的发展是服务于建立和发挥本区域的什么经济功能?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对国民经济整体优化发展有害的是经济功能的同构,如各区域都要成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制造业高地、研发中心等。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研发的支持。但这仅是一种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研发中心,是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支持。而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建设是有条件的,在一国内不可能是多中心的,这方面的同构是一种功能的严重冲突和社会经济整体效益的巨大损失。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比如我们说北京是我国的一个政治文化中心,那么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都市圈的发展并不是说只能是发展政治文化,这很明显是不合理的。京津唐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竞争力提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是,
本文标题:中国中小城市的机会与发展专题报告8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1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