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赛课专用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人古典诗歌之人物形象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古典诗歌之人物形象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脸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一个典型的细节……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考查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如何读懂诗歌、把握主旨?•四看•一看题目——题目定诗由;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明时代;三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四看关键语言——明主旨。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1)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分析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特征。(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4)注意细节描写•【方法点拨·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蹴(cù):踏。袜刬(chǎn):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反用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3、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1.诗歌前两联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这些的环境有何特点,对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2.后两联是从谁的口中获得陆鸿渐的行踪的?从这里烘托了陆鸿渐的什么品格?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环境:在城郭,野径入桑麻,种菊花特点:幽僻,有情趣烘托:隐士高雅的风韵、品位邻人回答: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不以尘事为念,潇洒疏放侧面描写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课堂小结1·分析思路】•(1)读懂诗歌——主旨(四看)•(2)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3)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以及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课堂小结2·鉴赏方法】•(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格)(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举隅】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知识积累·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本文标题: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赛课专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2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