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数年,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然而反思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如何将课改的精神实质有效地贯彻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现阶段教师仍需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冷静的思考,现将思考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忽视对双基的学习,合作交流流于形式。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有时貌似气氛热烈的小组合作,并无实际效果;有时只有个别人参与小组合作,大多为旁观者。或许是由于学习内容不适合合作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之前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过程。所谓合作学习主要特点是发挥各人所长、各人所思、各人所能,离开了独立思考,个性也将不在,合作就无从谈起,因此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深入。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并不是不要双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数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并没有降低。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的要求,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做得很少。这样导致我们的学生计算能力降低,书写不规范逻辑推理能力不强。而一些合作交流却常常流于形式。一些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的难度不大不具有挑战性的,仍然要求“小组讨论”。一节课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小组讨论”看似很热闹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多少数学知识。(二)课堂热闹实际效率不高。在相当一部分数学课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各个教学环节要达到的子目标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等不清晰甚至是模糊的常常出现课堂引入拖拉冗长有的教师甚至用15分钟才开始进入新课教学过程平铺直叙无重点更无难点突破有的甚至把巩固本节知识的“议一议”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组活动。整堂课下来虽然很热闹实质上对重点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如九年级(上)第六章“频率与概率”的第1节“频率与概率”是通过摸牌试验计算频率和概率来学习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从中总结归纳出结论但有的教师在活动前没有把摸牌试验的要求方式明确告知学生就勿忙进入活动结果浪费了不少时间,才重新强调摸牌试验的要求整节课只把频率计算出来仅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三分之一,教学目标和重点知识并没有完成和落实。(三)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教材的把握不精。由于新教材内容变化大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内容跳跃性大并留出多处空白让学生去探索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年的实验中暴露出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县(区)乡镇学校的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认识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一)深挖教材落实双基。1、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教学,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所必须做到的。教师要紧扣大纲,精心编制教学计划。教师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教学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这样,教师才可以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学习,确定学生自己的奋进目标。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系统整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2、落实“双基”新课程的教材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使得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双基的学习和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只有在掌握好双基后,才可能有能力的提高。(二)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课堂效率。“课内40分钟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动脑的习惯,主要应从“听、想、讲”等处入手。”1、用心听:在训练学生会听的能力时,可做如下练习,[1]听算,即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题目,学生写出已知条件和所述问题,以便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敏捷性。2、擅于想:学生碰到问题往往是不会想或想不清楚,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肯想,学生要会想概念的含义和范围,会想定律、法则的由来,基本的思考方法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3、敢于讲:我们经常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讲”的习惯:[1]训练学生大胆发言。对于讲得好的,给予恰当的肯定和表扬,树立榜样,即使对于讲得不准确或有明显错误的同学,也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以免挫伤其积极性和自尊心,而是耐心启发,循循善诱;[2]训练学生敢讲思路。课上,我们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讲”的机会,促使他们大胆表现自己,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来。(三)联系学生生活立足具体实践。1、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由于在新教材中没有《代数式》这节课,但在选学内容中,却有《代数的故事》。为了让学生能简洁地明白代数式,笔者由生活实际出发,在举例时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如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只要让学生能明白代数式实质就是用数来代替字母,就完成了教学目的,从这节课中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2、实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习课题中有关。《视图》的问题,没有实践学生是不会有立体感的。于是,笔者就让学生带来萝卜、土豆或其它的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太阳光与影子》一课中,笔者在备课时总觉得影子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不会有什么更新的花样。但在实际课堂上,学生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充分展示了小组合作的力量,他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大家对内容的理解,体会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不同影子,在操作中观察不同时刻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变化特征。当时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再加上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的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本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活跃的氛围中指出生活中应用的数学知识,以及与物理学科的联系。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能不断学习、探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立足双基、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抓住提高课堂效率这个关键。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会是句空话。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5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