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三、四、五章银行风险管理
第三章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风险的特点1、银行风险的主体——货币资金2、银行风险与客户风险紧密相连3、银行的各项业务都面临风险4、银行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5、银行风险具有很强的外部负效应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会使风险放大,一旦出现危机,会传递给其他经济主体,阻碍经济增长二、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1、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2、宏观因素国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金融监管3、微观因素——存贷款定价的失误——银行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市场竞争三、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1、信用风险指商业银行的债务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照事先签订的合同按时偿还银行的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2、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没有充足资金满足支付需求(存款和贷款需求),从而丧失清偿能力。3、利率风险由于利率变动而引起银行收益下降的风险4、汇率风险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银行收益下降的风险5、通货膨胀风险由于发生通货膨胀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都属于市场风险6、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的系统、流程、人员和外部事件因素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7、国家风险由于借款国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变化使该国不能按照合同偿还债务的可能性8、声誉风险由于银行违反有关法律、或资产质量下降,或不能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等因素而给银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三、利率风险的来源1、银行资产的收益和负债的成本由于利率的波动造成的不稳定性2、隐藏在银行产品中的隐含选择权当利率下降时,固定利率贷款者选择提前偿还贷款,从而给银行造成利息损失。当利率上升时,浮动利率贷款者选择提前偿还贷款,从而给银行造成利息损失。四、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1、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不因利率波动而变化的资产和负债:一是不生息资产和不计息负债;二是一定时期的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1)利率敏感性缺口指一定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正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负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零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净利息收入的关系:△lx=△i×GAP△lx——净利息收入增长幅度;GAP——利率敏感性缺口;△I——利率增长幅度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如果银行处于负缺口状态,银行利润增加。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如果银行处于正缺口状态,银行利润增加。利率敏感性缺口越大,净利息收入受影响程度就越大,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越大。银行处于零缺口状态时,利率风险为0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利润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正缺口(2)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利率变动曲线正缺口零缺口负缺口零缺口正缺口如预测利率上升,可采用正缺口战略,即以固定利率负债支持浮动利率的资产,使银行利差在利率上升中随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的上升而扩大。如预测利率下降,可采用负缺口战略,即以浮动利率负债支持固定利率资产,银行利差就会因负债的利率下降且资产的利率固定而扩大。(3)利率敏感性系数利率敏感性系数=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该系数大于1,说明银行处于正缺口状态;该系数小于1,说明银行处于负缺口状态;该系数等于1,说明银行处于零缺口状态。利率敏感性系数反映对银行净利息收入影响的方向,不能反映影响的程度。2、风险价值法(VaR)VaR——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和给定的置信区间内,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未来特定的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称之为“风险中的价值”或“在险价值”。计算VaR值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置信水平的大小;二是持有期的长短;三是未来资产组合价值的分布特征。(1)置信水平的大小一个较高的置信水平意味着模型对极端事件发生进行预测失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此,从谨慎监管的角度出发,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采用99%的置信水平。(2)持有期的选择对于流动性较强的交易头寸以每日为期计算VaR值;对于期限较长的头寸,以每月为期。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银行以10个交易日为持有期。(3)VaR值的计算假定资产组合的未来价值为正态分布VaR=E(W)-W*(1)E(W)为资产组合的预期价值或期望值;W为持有期期末资产组合的价值。设W=W0(l+R),W0为持有期期初资产组合的价值,R为收益率;W*为给定置信水平下该资产组合的最小价值。设W*=W0(l+R*)R*为最小收益率,则公式(1)转换为:VaR=E(W)-W*=EW0(l+R)-W0(l+R*)=W0[E(R)-R*]VaR分析的难点是积累样本数据,VaR模型建立在大量的历史数据基础上。3、压力测试指在不同的利率背景下,银行将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盯住市场来衡量利率风险。主要方法:投资组合净值模型法内容:对银行的现有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在不同利率背景下定价,来分析潜在利率变动对投资组合市场价值的影响。特点:集中于银行资产负债分析结果:说明资产的市场价值是大于或小于负债的市场价值4、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1)利率互换的运用。其产生的基础在于交易双方存在比较优势或对利率走势存在不同的预期。(2)运用利率期货对冲利率风险。在利率上升时,借款者买进一定数量的利率期货合约,以弥补现货市场增加利息支出的损失。在利率下降时,借款者则卖出一定数量的利率期货合约。(3)金融同业间达成远期利率协议。即以固定利率提供的远期对远期的名义贷款,交易双方是名义上的借贷者。例如某一商业银行希望把将来的借款成本固定在一定水平上,它可以购买一个远期利率协议。如果它想把未来贷款的收益固定下来,他可以出售一个远期利率协议。第四章流动性风险管理一、流动性风险的内涵1、什么是银行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或尽可能少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超额准备金,可在二级市场随时抛售的国债、债券、票据和其他证券类资产,其他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够以最合理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获取现金的能力。流动性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存款、短期内到期的同业借款、中央银行借款、发行的票据和短期债券、其他短期内应支付的负债。2、流动性风险的内涵狭义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而产生的支付风险。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未来的资金需求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银行保持的现金资产过低;——“短存长贷”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1、流动性缺口分析流动性缺口=流动性供给-流动性需求如果该缺口小于0,说明在一定时期内银行存在流动性短缺,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需求,银行必须通过主动“负债”填补缺口。流动性负缺口2、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指标(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一个月的流动性比例>25%(2)贷存比该指标反映银行的主要负债与资产是否匹配贷存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该比率≤75%(3)备付金率反映商业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自我控制能力备付金率=备付金/存款总额备付金=库存现金+部分超额准备金合理的范围:5%~7%(4)拆借资金比率拆入资金比例=拆入资金/各项存款我国监管规定:该比率≤4%拆出资金比率=拆出资金/各项存款我国监管规定:该比率≤8%(5)净稳定资金比率(NetSteadyFinanceRatio)《巴塞尔协议Ⅲ》规定,净稳定资金比率>100%净稳定资金比率=一年可用的稳定资金/一年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6)流动性覆盖率(LiqudityCoveredRatio)《巴塞尔协议Ⅲ》规定,流动性覆盖率>100%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7)核心存款比率核心存款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核心存款是指较稳定、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的存款,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对其影响也较小。该比率高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对较好。3、流动性指数流动性指数最早由美联储的JimPierce编制。指相对于正常市场情况下的市场公允价值,金融机构突然出售资产,可能面临多大的潜在损失。流动性指数表示为:I表示流动性指数,下标i代表资产种类(共N种),Pi代表资产i急速变现的价格,Pi*代表资产i正常变现的价格,wi代表资产i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资产流动性越高,那么Pi,Pi*的差异越小,Pi/Pi*越接近于1;资产流动性越差,那么Pi,Pi*的差异越大,Pi/Pi*越接近于0;加权平均的流动性指数必然在0和1之间,该指数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好。三、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一)流动性需求的预测1、资金来源和运用方法银行流动性增减产生于存款增减和贷款变化。新的贷款需求包括:(1)银行发行信用卡引起的消费信贷;(2)银行经营区域中企业活动的增长;(3)银行贷款计划的进取性扩张。潜在的存款流失包括:(1)对利率水平变化敏感的存款在其他金融机构利率高时转走;(2)存款的周期性变化;(3)拥有大额存款的企业计划外开支或转移存款;(4)信托基金、公共机构、大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存款所有权相互转移等等。2、资金结构法(1)“热钱”负债,即对利率极为敏感或近期提取可能性高的存款或同业拆借。流动性储备保持在95%(2)不稳定资金,即在近期内有25%--30%的比例会被取走的客户存款。流动性储备保持在30%左右(3)稳定性资金,也称核心存款或核心负债,即不可能取走的存款,忠诚度高。流动性储备保持在15%(二)流动性的有效供给1、流动性储备按流动性的优先顺序分配资金运用,形成适当的资产组合。流动性一级储备:库存现金、同业存款、托收中现金以及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等。一级储备构成了存款被提取的第一道防线。流动性二级储备:银行持有的短期政府债券和货币市场债券。二级储备成为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第二道防线。2、流动性购买同业拆借、窗口贴现、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三)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压力情景的假设条件包括:(1)流动性资产价值的侵蚀。(2)活期存款的大量流失。(3)批发性融资来源的可获得性下降。(4)融资期限缩短和融资成本提高。(5)交易对手要求追加保证金或担保。(6)信用评级下调或声誉风险上升。(7)母行或子行、分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的影响。(8)多个市场突然出现流动性枯竭。(9)外汇可兑换性以及进入外汇市场融资的限制。(10)中央银行融资渠道的变化。(11)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突然崩溃。商业银行设立的抵御流动性危机的最短生存期:不低于一个月。银行采取有效措施维持该最短时间内融资能力,确保在不同压力情况下最短生存期内现金净流量为正值。第五章信用风险管理一、信用风险量化的构成要素信用损失=信用暴露×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概率PD(ProbabilityofDefault)、违约损失率LGD(LossGivenDefault)和信用风险暴露(CreditExposure)1、违约概率利用违约行为出现的历史数据统计算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指出:对客户违约概率的估算须反应长期的平均水平,数据源的历史观察期一般为五年以上。信用等级与年违约率的关系2、违约损失率违约损失率(LGD):交易对手一旦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债权人遭受的违约损失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本金的损失;(2)贷款的利息收入(或债券的投资收益)损失;(3)执行清收活动所需的费用,如贷款清收费用、法律诉讼费用以及抵押资产的处置费用等。以RR表示,RR=回收价值/债务面值或RR=回收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供的参照值:担保方式违约损失率存单质押0房产抵押35%机器设备抵押40%应收账款质押35%3、信用风险暴露信用风险暴露(CreditExposure)是指有多少资产暴露在风险之下,一旦出现违约这些资产
本文标题:第三、四、五章银行风险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