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上海市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十二五”规划 沪发改外资(2012)010号
上海市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十二五”规划沪发改外资(2012)01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上海市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专此通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上海市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十二五”规划2012年2月“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不断提升城市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时期。上海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重质量、强功能、优环境,充分发挥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对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成为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和境外投资最具活力效率的地区之一。一、“十一五”时期上海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时期上海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继续保持了吸收外资的良好发展态势,对外投资快速增长,为“十二五”时期全市外资工作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外商投资规模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上海累计吸收外商投资项目1.9万个,合同外资751.6亿美元,实到外资467.7亿美元,分别占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总量的33.9%、42.9%和43.9%。合同外资年度规模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实到外资年度规模于2008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上海累计吸收外资项目数、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达到5.6万个、1751亿美元和1064亿美元。(二)吸收外资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吸收外资比重大幅提高,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占比分别从2005年的52.9%、51.1%,上升到2010年的81.1%、7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成为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主要领域。第二产业吸收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跨国公司继续加大在汽车、微电子等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并不断拓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一批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外资企业落户。(三)外商投资领域和方式实现重要突破。“十一五”时期,上海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服务业吸引外资领域不断延伸和突破。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位于全国前列,外资银行、外资财产险公司完成法人化转制后集聚上海,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等不断入驻。外商创业投资、融资租赁等企业加快集聚。股权投资实现突破。首次引入外资船舶经纪、船舶检验公司和外资保理公司。一批世界著名服务外包公司落户上海。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外资并购进一步活跃,2006至2010年,外资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并购企业991宗,并购金额达到427.9亿元。外资合伙制企业开始设立,国内自然人出资设立合资、合作企业开展试点。(四)总部经济加快集聚发展。“十一五”时期,上海总部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内地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全市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1家、投资性公司83家、外资研发中心135家。截至2010年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305家、213家和319家。《财富》500强企业累计已有74家在沪设立地区总部。总部功能由投资管理向运营、采购、分拨等延伸拓展,并出现向更高层级的区域性总部和业务部门全球总部升级的趋势。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集聚促进了上海产业转型、人才集聚、技术进步和城市功能提升。(五)间接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上海深化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从具体项目合作拓展到知识合作。实施了利用世界银行可调整规划贷款(APL)二期和三期项目,合计总投资近70亿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3.8亿美元,主要用于城市污水输送干线、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青草沙原水工程、城郊供水等环保和民生项目。创新建立了郊区融资工具并支持了多个郊区中小型环保项目。世界银行开展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利用外资战略研究,这是世界银行首次与中国地方政府进行发展战略方面的知识合作。“十一五”时期,本市外资银行申请中长期外债规模逐年增长,支持了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发展。飞机、散货船等大型设备境外融资租赁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应用。(六)境外投资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上海境外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位居前列。对外投资总额达到58.4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达到52亿美元,分别为“十五”时期的4.2倍和3.9倍。投资主体不断丰富,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向多种所有制企业扩展,民营企业逐步成为生力军。境外投资重大项目继续保持较高比重,中方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投资额占境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70%。境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展,从以制造业为主开始向研发、投资性公司、资源能源开发、酒店管理、港口经营等领域拓展。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延伸产业链、扩大营销网络、改进技术和管理、增强跨国经营能力,对国内产业提升和联动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七)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推进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和配套政策完善,向区县和开发区大幅度下放项目核准和企业审批权限。修订了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政策,制订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管理办法。积极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出台了支持企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一系列政策。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和改进服务,加强重大项目跨部门协调。制定实施人民币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注重政府管理创新,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为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八)互利共赢格局逐步显现。“十一五”时期,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24.2%。外商投资企业在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中比重为55%。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15%左右,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68.1%。2010年上海外商投资运营企业上缴税金(含关税)同比增长35.6%,占全市税收收入约三分之一。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在参与国内经济发展中取得良好收益,不少企业已经成为其母公司全球业务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上海企业通过境外投资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布局,培育了人才队伍,提高了跨国经营能力,为上海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上海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瓶颈问题:一是能级有待提升。由于土地、能源、环境等约束趋紧,商务成本攀升,吸收外资需加快转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二是联动有待增强。在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中,外资企业的促进作用需引导发挥,“引资”和“引智”需进一步结合。三是优势有待再造。新形势下,上海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需创新突破,投资促进体系需着力健全,管理服务需完善。四是境外投资水平有待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需夯实提高,政府、社会和市场协同的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加强。二、“十二五”时期上海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和上海自身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上海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面临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形成新的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水平的挑战。1、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国际直接投资预计保持在较低水平“十二五”时期,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进程曲折脆弱且不平衡。国际直接投资将会保持在较低水平,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高。全球产业深度融合、分工细化,服务外包日益突出,研发、物流、商用服务等将呈加快转移和全球布局态势。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产业增长点有待突破,生命健康、绿色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关注点。同时,欧美实施“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引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各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综合资本流动、产业发展和国别政策等因素,上海面临着吸收国际投资和对外投资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因素的掣肘和挑战。2、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将进一步深化“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是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主线,我国将深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优化吸收外资综合环境,更加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开放战略深化对跨国投资产生积极影响,跨国公司加速在中国布局价值链高端的趋势将更加明显,重组整合、跨区域协同等方式预期将更多涌现。随着我国产业水平和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企业境外投资将进一步发展。上海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既面临着提升能级和拓展空间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塑自身优势的挑战。3、上海要推进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开放型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时期上海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着力于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有利于加快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制度环境。国家支持上海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政策的深入实施,有利于全球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加速向上海转移布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和世博后续开发,为加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重大契机。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推进实施,有利于上海发挥带动作用,促进外资在长三角地区形成良好的梯度布局和深度拓展。上海有望成为国际资本流入的重要枢纽以及国内企业境外投资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对体制机制、政策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要全面把握各种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更好地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更好地促进转型发展。三、“十二五”时期上海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上海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贯彻落实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契合战略、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改善环境为方针,以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功能提升以及内外联动为重点,以提升对外开放的综合竞争新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外开放的转型和跨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中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二是引进资金与引进先进技术、新型业态相结合;三是落实优惠政策与完善法制环境、提高政府效率、深化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基本要求是突出“五个更加注重”:一是主动服务战略,从比较注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更加注重契合上海中长期发展战略要求转型提升。二是着力优化结构,从比较注重外资规模增长,向更加注重引进新业态、新产业、优秀人才、管理经验,以及知识产权和品牌转型提升。三是适应创新需求,从比较注重吸收产业资本,向更加注重创新方式吸收全球产业网络中具有核心地位或控制能力的高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转型提升。四是再造综合优势,从比较注重依托基础设施、政策优惠,向更加注重依托市场体系、人力资源、政府效率、依法行政、管理创新和区域协同的城市软实力吸引外资转型提升。五是加强内外联动,从比较注重“引进来”,向更加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转型提升。(二)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上海吸收外资将进入平稳增长和转型发展期,综合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预计年均实到外资100亿美元以上;境外投资将步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境外直接投资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5年累计达到120亿美元以上。努力在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1、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外资重点向价值链高端集聚的发展格局。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要继续保持在75%以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管理、研发、营销、采购、结算等功能进一步发展。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0家以
本文标题:上海市吸收外资和境外投资“十二五”规划 沪发改外资(2012)010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6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