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他(她)是谁?2、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她)是谁?第一段好,描写传神,写出了人物个性(八戒)一、导入2教学目标1、阅读优秀的范文,反思写作实践,认识写作有个性作文的重要性。2、探究以明确有个性作文的内涵。3、明白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教学重点:明白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个性。教学难点:阅读优秀的范文,反思写作实践,认识写作有个性作文的重要性。教学情感:关注生活,培养个性,创造独特。3写出自己的个性4二、结合教材P1-2,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文章的个性呢?2、怎样才可使自己的文章有个性?5三、结合事例,合作探究。6先别以为是小儿科哟!您很不容易7•有一则故事,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应聘者趋之若骛,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当这些人拿到公司的考题后,却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原来公司要求每一位应聘者,在十日之内,尽可能多地把木梳卖给和尚,为公司赚得利润。•出家和尚,剃度为僧,六根已净,要木梳何用?莫非出题者有意拿众人开涮?应聘者作鸟兽散。原先门庭若市的大厅,仅剩下A、B、C三人,他们知难而进,奔赴各地,闯江湖,卖木梳。8成功者的招数:将木梳卖给和尚C拿出一份大额定单,说已卖掉了1000把木梳,且急需公司火速发货,以解燃眉之急。A、B两人啧啧称奇,公司主管也大惑不解。C说,为推销木梳,自己打探到一个久负盛名、香火旺盛的宝刹名寺,向方丈进言:凡进香拜佛者,无不怀以虔诚之心,希望佛光普照,恩泽天下。大师为得道高僧,且书法超群,并题“积善”二字于木梳之上,赠于进香者,让这些善男信女,梳去三千烦恼丝,以此向天下显示,我佛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方丈大喜过望,不仅将自己视为知己,且共同主持了“积善梳”首发式。此举传出,寺院不但盛誉远播,而且进山朝圣者为求得“积善梳”简直挤破了脑袋。为此,方丈恳求自己火速返回,请公司多多发货,以成善事。9成功的秘诀:“想他人之未想”个性的特征101、什么是文章的个性呢?文章的个性是指一篇文章所独有的特色。有个性,指的是不人云亦云,不说套话、空话。112、怎样才可使自己的文章有个性?简单说,就是同学们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内容,写出的文章有新意。12•“写出自己的个性”,按新教材的说法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其基本内涵就是“自主”“真实”“创新”。13写“我”的观察写“我”的发现写“我”的感受写“我”的思想写“我”的情感自主:就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外部因素的干扰。14亲情是什么?请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要求:每人至少写二句话,最好是二句以上。写出自己的感受、情感151、亲情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2、亲情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却晶莹;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轻柔却绵长;亲情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深刻。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最美丽的彩虹。3、亲情是碗蛋炒饭,平凡,但在我饥饿时能抚慰我辘辘的饥肠;亲情是张面巾纸,真实,但在我伤心时能拭干我晶莹的泪水;亲情是杯白开水,无味,但在我口干时能浇灭我炽热的火焰;亲情是块口香糖,由浓变淡,但在要吐掉时,才发现伴你那么久长……16真实:说真话,不说假大空话诉真情,不为文而造情真实的东西最质朴自然真实的感情最易打动人17[补充例文]考试前后•离期中考试还有六天。“哎,到底什么时候考试?”“是先考语文还是政治?”“政治和历史是开卷还是闭卷?”……班里一片考前的紧张气氛。•还有五天。人人自危。班里就像一个充满了氧气和氢气的集气瓶,似乎一点儿火光就能使之爆炸。而政治老师的一句话──政治全部闭卷,也就成为了导火线,班里立刻炸了锅。•还有四天。我已经沉不住气儿了,可老师还在不紧不慢地讲新课。于是老师在上面讲,我就在下面偷偷复习。18•还有三天。怎么办?我的英语单词还有很多没背,语文练习还没做完,数学卷子还没做……•还有两天。算了,练习做了也不一定考得到。我开始自我安慰了。•只有一天了。我害怕高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考砸了,我害怕辜负了妈妈的殷切期望,我害怕失去了在同学们中的威信……于是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听着她那一如既往的唠叨,心里竟然宽慰了不少,于是昏昏睡去。在梦里,我好像梦到了考题。•考试第一天。面对试卷,心里懊悔得不得了:最后一题明明是练习册上的,我居然没背过!19•第二天。心情阴转小雨。化学考砸了。明明知道那道题做错了,可无论我怎么检查都找不出错来,手心里开始冒冷汗了。•第三天。心情小雨转大雨。物理考砸了。坐在教室里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去荷花池看星星。可是看了一晚上,我都不清楚天上到底有没有星星。•第四天。心情转晴。我担心了很久的数学居然出乎意料的简单。待考完试,把书包一扔,奔回宿舍洗了个澡,爽!20•考后第四天。终于熬到公布成绩的时刻了。啊!化学老师少给了我一分,于是急忙去找他。可他却平淡地说一分就不改了,太麻烦。我当时就有点儿闷闷不乐,因为我和第一名就差一分呀!想想自己原来并不是这样的,几分甚至十几分都不在乎,对于名次也无所谓,而现在居然为了一分跑上跑下,斤斤计较,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只能说:大概我已经成为一个高中生了吧!21[点评]•这是一篇高一学生的习作,所写的也是刚跨进高中的生活,它没有一般高中新生惯于抒写的雄图大志,也没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豪言壮语,而是客观真实地记叙了高中第一次考试时的内心活动,展示了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心灵的压力和阴影。由于抒写的是真情,倾吐的是心声,表达得极富个性,文章就显得很有特色,也很有感染力。是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而不是靠“包装”出来的劣等品。22•忠告:•靠“包装”写作必然会失去作文的本真,也就失去了作文的生命。我们写作文,固然讲究文章主题的深刻性,但是,完全不必刻意甚至牵强地去挖掘什么“微言大义”,不必用大话、假话、空话去进行应时的虚伪“包装”。要知道,人们看重的不是华丽的“包装盒”,而是货真价实的“好商品”。23创新: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创意表达2425回顾上课时教学内容•“写出自己的个性”,按新课标的要求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其基本内涵就是:“自主”“真实”“创新”。•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平时的写作经验,谈谈对这三点的感受、看法。26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流,进一步理解“写出自己的个性”的内涵。•2、学习从“个性化”的角度来点评作文。27•阅读教材第2页中的例文借鉴的例文一《瞬间光芒》说说本文最能表现创新的地方是什么?28“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流•[例文一]点评:•这是一篇哲理性的散文,用科幻形式表达了作者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展现的是“美丽一次,表现一次,也就值了”这样一个主题。29•对话是这文章的主体部分。“我”认为:牺牲自我,忍受磨难,去换取转瞬即逝的辉煌,然后失去了一切自由,是不值得的;而陨石认为:“与其在宇宙中永远漆黑,不如用这多余的身躯,换成瞬间的美丽。”在这里,作者没有进行什么崇高、牺牲、奉献之类的颂扬,只是客观地叙述了这么一种壮烈的生命选择,袒露了作者对于人生目标和价值的深沉思考。30•本文以理性的对话为主,表现了作者构思时的一种创新。他借流星的口吻,用对话的方式来构架文章,避免冗长的叙述对文章中心的干扰。文章开篇就把读者带到一个奇妙的情境中来,一块陨石从天而降,“我凝视着这个天外来客”,然后“我问”“它说”,“我无语”它“沉默”,“它的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我也露出一种会心的微笑”,以这些为线索,就避免了枝枝蔓蔓的叙述带来的累赘感觉。32•[例文二]点评:•这篇文章运用“反弹琵琶”的笔法,从人们教导孩子“听话”的现象出发,进行反向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写出见解新颖独特的文章。33•文章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口头禅说起,进行条分缕析的论证。第一段是叙述,用了铺排的句式列举现象,提出问题。接着,作者进行分析,一句“为什么”“又怎样”引入分析。“固然”采用先退一步的方法,稳固一下自己的后方,避免了论述上的漏洞,然后进行攻辩就有后劲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永远是对的”,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重点分析“听话”的危害性,两个反问句之后得出正面的结论:“我们应该冲破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不受约束,独立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和个性”。34•下面的一系列事例论证,用反问句式,将自己的论点支撑起来。最后,作者又从另一个角度“不听话不等于不尊重”,来防止自己论点的偏颇,这和前面“以退为进”的方法一样,都是为了逻辑的严密。•总观本文,立论新颖,持论公允,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章法严谨,语言铺排,不失为一篇好范文。35•[例文三]点评:•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记人的文章在学生习作中比较常见。如果作者没有创新的思维、方法、技巧,一般很难写出新意。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学习:36•第一,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和加小标题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即“使人骄傲的爱”“使人厌烦的爱”“使人害怕的爱”来展开,这样一方面简洁醒目,另一方面也给人层次清晰的印象。37•第二,内容丰厚和真实。作者运用了概括叙述和具体细节相结合的手法,从生活、接送、交友、检查作业等生活琐事入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叙来,将一位疼爱女儿无微不至、对待家庭尽心尽责的父亲写得如在眼前,使人感觉有内容、有生活而且真实细致。本文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细节的真实,作者就是把生活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不虚饰,不雕琢,不矫情,有一种朴素真诚的美。38•第三,叙议结合,真情流露。作者在叙述时渗透了真挚的感情,不但真实地展现生活,还真实地袒露自我,把读者当做自己的朋友来倾诉交谈。作者这种自我心态的自然把握,是“写出自己的个性”的前提之一。这种感情有时以间接的方式,有时以议论的方式,或者直接抒情的方式随文而生,随笔点染,自然贴切39风可以穿越荆棘(高考满分作文)•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疲。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不挠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40•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nièpán),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却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sà)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回首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41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文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梵高看见了风。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弃的巨大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幸而他看见了一阵风穿过向日葵田地。那阵风被阻挡了,发出愤怒的吼叫。然而它们向前!向前
本文标题:写出自己的个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6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