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04章-中医养生文化指导思想
第四章中医养生文化的指导思想•一、养生的含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简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完整的说:养生是根据人类生命活动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保健作为医学术语,是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综合措施。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二、《黄帝内经》里的养生之道•养生的规律、理论和方法称做养生之道。•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里对养生之道就有非常明确的论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三、养生总原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是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法于阴阳,就是效法阴阳。就养生来说,是指内在的阴阳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本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和于术数”,术就是养生的方法、技术,数是方法和技术的数字符号。这四个字表面上看是要跟术数相“和”。其实术数只是天地阴阳的具体体现,真正的“和”是跟阴阳的“和”。•《黄帝内经》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和”的思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核心是阴阳和。四、“和”是中医养生文化的精髓•1、天地人和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天地,指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和谐,是获得健康和维护健康的基本条件。所以人跟自然要“和”,在能动地利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2、人与人和是获得健康的基本保障•人与人和,包含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适应。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是生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人与人要“和”。•3、形与神和是健康生命的基本标志•形与神和,包括形体的气血协调通畅,精神活动的平稳适度,以及形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之间关系协调,是形体健康的基础。气血不和运行不畅,是疾病之源。人的形和神是互相影响,不可分离的。精神健全,则能协调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维持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外环境的阴阳平衡。如果精神活动太过或不及,就会使脏腑功能失调,从而百病丛生、早衰夭折。•形神相得是健康长寿的保障,形神相失是疾病与死亡的根源。•4、中和是方法、保和是途径、太和是目标•太和、中和、保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养生文化的方法、途径和目标。•中和,就是要守中道,要不偏不倚;保和,就是把中和变成一种习惯,始终保持中和;太和就是大和,是“顺应自然,阴阳调和”的最高境界。•中医实际上就是中和的医学,把阴阳调到平衡、中和的状态,就不生病了。《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要把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放在一个中庸的状态下,不要过激也不要不及,那就达到了中和。•五、养生之道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包括:•第一,食饮有节。饮食是有规律,有节制的。•第二,起居有常。指日常的作息制度,各种生活活动的安排,都是遵守常规的。•第三,不妄作劳。就是说劳动、运动要适度,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要符合生理规律。•第四,形与神俱。形体和精神是合在一起的。讲的是形神合一,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形与神互不分离,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六、半百而衰是不良生活方式的结果•以酒为浆,喝酒像喝米浆、喝汤一样。•“以妄为常”,“妄”就是不正常,把不正常的当做正常。比如说有的人把吃饱喝足当做一种习惯,每吃必撑,每喝必醉,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当成了正常生活习惯,是最有害身体健康的。•“醉以入房”,喝醉了之后再进行男女交合,不仅不利夫妻健康,而且对受孕的孩子也是有害的。•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有了各种各样的贪欲之后,就会慢慢地耗散其精气真气。欲望是耗散真气的罪魁祸首。真气就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先天元气。保持元气是养生的关键。•“不知持满”,不知道保养精气,不知道使精气充满,而是随个人喜好,纵欲泄精,是很危险的。•“不时御神”,不按时驾驭自己的精神,违背自然的节度。按时御神,就是要顺应不同季节、不同月相、不同时辰来调节心神、调节神气。•“务快其心”,只是追求自己心里一时的痛快,不知满足,欲望膨胀,随心所欲。•“逆于生乐”,把违背养生之道的生活习惯当成生命的快乐。•起居无节,日常生活的作息、劳逸,都没有节度,没有规律。•正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身体不健康,所以过了半百就衰退了。•七、寿命与天年•寿命,是指从出生至死亡机体生存的时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人们渴望长寿。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珍惜健康,盼望长寿。以前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则有“八十不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当年,五十小弟弟”的说法。•生命是有限的,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人的“天年”是多少呢?《内经》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认为是一百岁。《尚书》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120岁。晋代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据上所述,中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年青老年人,75岁至90岁才算正式老年人。•按照生物学的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倍至7倍,人的生长期用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20至25岁)来计算,那么人的自然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75岁,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这是正常的生物规律。•事实上寿命的长短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营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各人自出生后,带着先天的遗传因素,刻上社会因素的烙印,受到生物因素的干扰,遭遇特殊意外的考验,尤其是个人习惯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各人的寿命不尽相同。•八、中医养生文化对衰老的认识•1、外观的改变是衰老的标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开始了对有关衰老现象的探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2、外在的老化是五脏衰弱的表现。•根据中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外在的老化是五脏衰弱的表现。•40岁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开始衰落。这时皮肤开始松弛,脸面的光泽开始减退,头发也开始斑白;好坐而不喜欢走动。这表示人体开始衰老。•50岁时,五脏开始衰落,先是肝气开始衰落,肝开窍于目,因而眼睛开始看不清楚。•60岁时,心气开始衰落,经常担忧、悲伤,血气也开始松懈、外散,血气不足人就“好卧”,喜欢躺着。•70岁时,脾气开始虚弱,皮肤开始枯萎。•80岁时,肺气开始衰落,因为肺是藏魄的,所以就会经常说错话。•3、阴阳失调精气亏损是衰老的根本原因•《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衰老是由阳气耗损所致,重视维护阳气,就能推迟衰老。同时又指出“阴精所奉其人寿”,衰老又是阴气日减的结果。•在中医学看来,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由于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生命的运动和变化。人到中年以后,由于阴阳亏损平衡失调,机体即可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从而疾病丛生,出现衰老。•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精,即阴精,包括肾脏所藏先后天之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基础。•精与气相互资生,是维系生命的关键。保存阳气有助于化生阴精,聚存阴精亦有益于护养阳气。•阳气和阴精的不足,是导致衰老的根本原因。•尽管人体衰老的原因繁多,表现复杂,但都伴随着精气的亏损。因此,要想长寿防老,却病保生,关键在于保养精气。•九、“治未病”的养生策略•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明确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人类的死亡,迄今为止,还主要是由疾病所引起。据统计,85%以上的死亡是疾病所致。在致死性疾病中,又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为最多,约占老年人死亡病因的90%左右,是决定人类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开展对致死性疾病的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1、《黄帝内经》的养生策略“治未病”•养生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2、未病先防的主要措施•调养精神: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疾病就不易发生。•调节生活:顺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变化规律,对日常起居合理安排和适当节制,保持阴阳平衡。•健身锻炼:经常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机体的适应调节能力,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调配营养:根据不同体质特点,选择适宜性味的饮食,合理调配加工,满足机体营养需要。•药物预防:针对不同体质和季节特点,适当应用适宜的药物纠正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3、既病防变的主要内容•有病早治,防止变重。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或传变,防止加重病情。•病根未除,防止疾病继续发展。有时症状消失,病根未除,要采取措施,预防潜伏于体内的疾病重新发作或加重。•疾病恢复期,防止旧病复发。疾病恢复期,正气尚未复元,要适当采取调养措施,巩固疗效。•传染性疾病,防止传播。对传染性疾病,除了早诊断、早治疗,还要做好隔离消毒,防止传播条件的产生。•十、根据健康人的生理特征预测疾病•1、眼睛要有神•有神是指目光明亮,视物清楚,精采内含,炯炯有神,转动灵活。•眼睛是脏腑精气汇集的地方,“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视觉功能与心神相连系,“神藏于心,外候在目”肝藏血的功能是否正常表现在目,“肝开窍于目”•眼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盛衰密切有关。•2、面色宜红润•面色是人体五脏气血的外荣,气血旺盛,则面色荣润。若气血衰减,则色泽枯槁。“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鉴别面色是否正常,主要应依据面部是否失去润泽的光彩而枯槁。•病色的出现,是内在脏腑病变的反映。肤色的深度较之平素明显变化而暴露。•面部青色,主风,主寒,主惊风,青黑为痛;•面部黄色,主湿,黄赤为热;•面部白色主虚主寒。3、呼吸应微徐•微徐,从容不迫,不疾不徐。呼吸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密切相关,是健康的重要标志。《难经》认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气体交换活动关系到呼吸道与肺,心功能与血液循环,呼吸肌与神经中枢的生理功能是否协调正常。各种心肺疾病、贫血、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常表现为呼吸困难。4、声音要洪亮•声音洪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声由气发,若语言低微,气短,说明肺气的病变。•若发不出音来,称为“失音”,有虚实之分。可见于外感风寒、风热或伤于饮食等,多属实证;•若表现为慢性过程或反复发作的,大多是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多属虚证。5、头发应润泽•头发是否润泽,反映肝的藏血功能。肝藏血,“发为血之余”。
本文标题:第04章-中医养生文化指导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38002 .html